良知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
这四句话就是王阳明的闻名天下的四句教。第一句是说,心的本体没有善恶之分;第二句是说,当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第三句是说,能分辨善恶就是良知;第四句是说,做善事去除恶念是对人行为的纠正。
王阳明这四句话的本意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之本体中的至善乃超出境界的,它所代表的并非是具体的善的行为。当面对有所为而为时所做出来的善乃一种方法,而在无所为而为的善,才能称得上至善。因此,存在于人们内心之中的至善,远在人世所反映出来的具体的善恶之上,反映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善行也仅仅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表现。基于此种理解,王阳明指出,在理解人心之善恶时,不可过度地对具体的善行执着,而应当从认识自己的本心入手。
其实,王阳明所说的无善无恶,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无心无情,对任何事情都不存在先入之见。只有保持这种心境,才能更好地致良知。为了更好地让自己的弟子理解无善无恶,王阳明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子,母亲生了重病,他是个孝子,为了让母亲喝上一碗热汤,三思之后,决定去绑架一个有钱人。他把一名富商的幼子骗到家中,然后叫人给富商送去一封信,要其拿一百两银子来赎儿子,这名富商表面上答应了他的要求,但随后报了官。结果这名男子在取银子的时候,被衙役抓住,关入大牢。在坐牢期间,他的母亲病逝。
通过这个故事,王阳明意在向学生说明,每个人所做出的行为之善恶,与其在当时情形下的一念之差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无法通过一念,来断定某个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这也是王阳明所主张的“从每个人的本性来看,是不存在善与恶之分的”观点,也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为善的人,或许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会因为一念之差而做出坏事;相反,一个处处为恶之人,也有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善事。
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九月,王阳明被朝廷起用,第二次讨伐思恩(今广西武鸣县北)和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北)农民起义,并很快就要起程。那天,钱德洪和王汝中一起探讨学问。王汝中据引先生的话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钱德洪说:“你认为这几句话怎样?”王汝中说:“这句话大概还没有说完全。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意也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若认为意有善恶,在心体上终究还有善恶存在。”钱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人有受到沾染的心,在意念上就有善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其正是要恢复那性体的功夫。若意本无善恶,那么,功夫也就不消再说了。”
这天夜晚,钱德洪和王汝中陪王阳明坐在天泉桥上,各人谈了自己对学问的见解,特向先生请教。
王阳明说:“如今,我就要远征,正想给你们来说破这一点。两位的见解,恰好可以互为补充,不可偏执一方。我开导人的技巧,原本有两种:资质特高的人,让他直接从本源上体悟,人心原本是晶莹无滞的,原本是一个未发之中。资质特高的人,只要稍悟本体,也就是功夫了,他人和自我、内和外一切都透彻了。另外一种人,资质较差,心不免受到沾染,本体遭蒙蔽,因此就教导他从意念上实实在在为善除恶,待功夫纯熟后,污秽彻底荡涤,本体也就明净了。汝中的见解,是我用来开导资质特高的人的;德洪的见解,是我用来教导资质较差的人使用的方法。两位若互为补充借用,那么,资质居中的人都可被导入坦途。若两位各执一词,在你们面前就会有人不能步入正轨,就不能穷尽道体。”
王阳明接着说:“今后和朋友讲学,千万不可抛弃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育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要根据我的话因人施教,自然不会出问题,这原本是上下贯通的功夫。资质特高的人世上很难发现。对本体功夫一悟全透,就是颜回、程颢这样的人也不敢妄自尊大,岂敢随便指望他人?人有受到污染的心,若不教导他在良知上切实用为善除恶的功夫,只去悬空思索一个本体,所有事都不切实加以处理,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了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这个毛病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不能不提前向你们讲清楚。”
听了王阳明的一番话,钱德洪与王汝中二人顿时省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