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管理要义:创新的源泉。
天下人都说“我”发现的规律很大、很多,似乎是不会消减的。其实只有不断地将它变大才似乎不会消减,如果消减了,时间久了,就自然变得细小了。“我”有三件宝贝,是长期保持着的: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人之先。
有了慈爱就能有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的不惜性命的勇气;有了节俭所以能够积累涓涓细流而不断增多、增广;不敢为先就能为我赢得打造新武器所需的更长的时间。现在如果让“我”舍弃掉慈,保留现在的勇气;舍弃掉俭,保留现在的广泛的资源;舍弃掉后,保留现在的先后次序,那我死定了!慈,用来往前作战才会取得胜利,用来退守才会很牢固。凭着自然的感觉如果想要救他,必定要像慈母爱护孩子般的保卫他。
逸评感悟:
为什么我对你的爱是这样的炽热,不惜献出我宝贵的生命?为什么我对你的付出是这样的慷慨,不惜自己节衣缩食?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我都能够亮出救命的武器?我在等候最佳的时机!这是老子的生命绝唱。
据《庄子》记载,有一天孔子去向老子求取治国之道。孔子问,我用“道”来治国家可以吗?老子摇头;孔子问,我用“德”来治理国家可以吗?老子摇头;孔子又问,我用“仁”来治理国家可以吗?老子摇头;孔子又问,我用“义”来治理国家可以吗?老子摇头;孔子再问,我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以吗?老子摇头;孔子再问,我用“信”来治理国家可以吗?老子摇头;我用“智”来治理国家可以了吧?孔子再次问道。老子还是摇着头,嘴里嘟囔着三个字“为、不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是谁的“功劳”,老子如此宏大的思想体系变成“无为而治”。一个偏向于没有智慧、没有延续性的低能的概括。
如果把“为”当作1,把“不为”当作0,那么1和0的结合,就是完整的二进制体系,通过它能够形成计算机语言。但是,当我们单独地把0和1从这个语言体系中拿出来,它们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一点都不能代表体系的本身。看来,人们对于老子思想体系的误读已经很久远了。
在老子看来,只要有慈爱、有勤俭、有耐心而不为先,就能够有勇气面对任何困难并找到解决它们的办法。而且采用的这些解决办法不能一成不变。该“为”的时候为,该停止、该“不为”的时候就不为。在这样简单而又宏伟的思维体系之下,单独地以道、德、仁、义、礼、信、智之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来进行管理又如何能够管理好一个团队呢?在某个时期,道、德、仁、义、礼、信、智中总有一款适合管理应用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我们的管理。但这种应用要根据发展目标,随时地、有机地在用和不用、为和不为间作调整。就像一辆汽车,方向盘在左右间随机调整才能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一样。汽车的方向盘,如果只往左,死定;如果只往右,死定;如果按照编排的程序来操作,还是死定了。只有根据实际的情况,才能带我们驶向胜利。
慈、俭、不为先,是老子奉献给人类的不可拆分的三大宝贝。将它们组合起来应用,我们就能够找到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老子还说,如果用没有慈的勇、没有俭的广、没有不为的先去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性命攸关的问题,那么,最终可能都是死路一条。
慈爱,是原发于所有动物体上的、誓死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保护的爱,是自发的、不用动员的、大量投入的爱。母鸡在带小鸡的时候,看到它们身边有不速之客时,都会勇敢地迎上前用尖利的嘴去啄;母狗在哺育小雏狗时很凶猛;蛇在孵化小蛇的时候最有毒。
用这样的慈爱来战斗则可以取得胜利;用这样的慈爱来防守,就能固若金汤。如果要对某些事物进行救助,最好以慈爱的方式来保卫它们。
在重庆,有一对老年夫妇出于自然的爱,他们开始收养流浪狗。他们对狗的慈爱一发而不可收拾,越收养越多,不惜将他们的房子卖掉,将所有的储蓄用尽,甚至顾不上他们的儿子成家……这就是慈爱的、义无反顾的力量,且不说这对夫妇的慈爱首先应该用在他们的孩子身上,但现在体现在他们对待动物的慈爱,就足够震撼。
慈,是最真实的爱、最热烈的爱、是视死如归的爱,在这样的大爱之下产生的思路本来是不容置疑的,但老子并不提倡我们仅凭此就加以应用,而是要求人们加入效能评估,即要“俭”,要有成本意识。有了慈、俭,还不能盲目行动,如果天下还没有这样的应用要耐心地等候,看还有没有更好的已经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这样,我们的发现、思想、行动方案才能成为很有成效的应用。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我们可以谋划、储备更多的方案,只有这样我们的智慧才不会竭尽。
一个小孩如果有点发烧,我们可以提出到医院去看医生的建议;可以提出用姜、葱煮水,在他们的食指到虎口处,向心脏方向推动36下为一个回合,共三个回合的建议;但不会提出,包机飞往美国,请最好的儿科专家医治的建议。为什么?慈、俭、不为天下先,在指导着我们哩!
创新的源泉,就是慈、俭、不为天下先,这么简单的三点,有没有搞错?其实,就我们的管理体系来说,完全足够了。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每一次向前发展一点、向前推进一点,不断地重复这样的过程,我们就会得到奇迹般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