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当代中国如何焕发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

在当代中国如何焕发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现在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创的基本理论已过时?他们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截然对立起来。中国共产党认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做到“两个坚信”: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一)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又坚持其基本原理

我们现在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创的基本理论已过时?

实际上,这是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但到了一些人那里却变得复杂起来了。他们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截然对立起来。中国共产党认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做到“两个坚信”: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这“两个坚信”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四个分清”(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的要求,最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所要进行理论创新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对其他什么“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去进行创新,那结果必然是“制造马克思”而不是“发展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元素”。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小康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从不标榜自己是永恒真理,而是从发展着的世界中不断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成果完善自己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内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形态中,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科学性的理论品格和本真精神,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绝不会轻易过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放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既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身认识的需要,更是反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迫切需要。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更要高度重视,清醒认识,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它与各种实践活动、各项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有效地转换为我们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当代中国切实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的威力,体现出其强大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