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要求我们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认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建设幸福广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既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也要紧紧抓住作风建设。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这样的观点,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比如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就强调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当前,推进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工作,就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广东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首先要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过硬干部队伍,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胡春华书记指出,全省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不久前,省委常委会议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会加强作风建设十一项承诺》: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带头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带头开拓创新、带头务实实干、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带头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带头精兵简政、带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头廉洁自律。这“十一项承诺”,掷地有声!
“十一项承诺”同时更应该成为我省各级领导干部的纪律准则和为之努力的作风建设目标,以此对自身或者组织内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弘扬学习之风,经常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眼睛向下看”,躬身向群众学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弘扬务实之风,深入群众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是东走走、西转转,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弘扬亲民之风,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心系平民情怀,常为近民之行,多听民声民意,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尽职尽责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现实民生问题;弘扬清廉之风,简化接待,轻车简从。应当看到,“四风”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务必下大气力,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一定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持不懈抓下去,防止虎头蛇尾。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只有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保证“四风”问题的解决不会出现反弹之势,真正凝聚共识,取信于民。
全省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群众观点,解决脱离群众的各种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如同总书记视察讲话中所说,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从而在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实践中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
2013年9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