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开始了党的扶贫事业的新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构想,就是在新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同志到湖南湘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他说:“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鹜远的目标。”[1]从现有公开文献看,这是习近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工作要提高精准性。
2014年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3月5日,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这表明精准扶贫的构想开始进入全国性、机制化探索实践阶段。
进入2015年,党中央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实践,对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习近平同志先后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明确提出和阐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他强调要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扎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这样,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初步确立,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全面展开。
2015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11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份重要文件表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提到新的高度,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扶贫脱贫的决心。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当然不是凭空而来的。
首先,它是针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长期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比如,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万户住户调查得出的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出来的,这对于研究贫困人口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对于具体扶贫工作而言,意味着这么多贫困人口究竟是谁、具体分布在什么地方,说不大清楚。习近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这些问题。他说,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找准问题、聚焦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精准扶贫的提出,就是要弄清楚“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性帮扶”等问题。
其次,它是对我们党“真扶贫、扶真贫”思想的拓展和升华。20世纪90年代,针对扶贫开发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些具体贫困人口脱离于扶贫之外的现象,党中央及时提出“真扶贫、扶真贫”的思想。强调扶贫攻坚“要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户为对象,把扶贫任务分解到村,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3]。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要因地制宜进行整村推进,将瞄准目标拓展到贫困村,并对贫困村内的贫困户进行了初步的建档立卡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的提出,进一步把扶贫对象下移到具体的贫困户、贫困人,从机制上确保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这就拓展了扶贫内涵,体现出党的扶贫理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最后,它反映了中国扶贫开发事业新阶段的客观要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扶贫开发事业也呈现出新特征。例如,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特别是实现2020年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总的来看,脱贫攻坚既面临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习近平同志对此做出判断,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4]。那么,如何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呢?显然,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地干,难以按期完成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