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在校内进行了一次征询推选活动,题为:人类纪元的第二个千年,谁是“千年第一学人”?投票结果显示,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位居第二。此后,英国广播公司也将此命题公布于互联网,开展公开征询,一个月后的投票结果显示,位居榜首的依然是马克思。
那么,马克思究竟是怎样的人?他何以得到如此殊荣与敬重呢?下面就让我们近距离地认识一下这位历史上灿若繁星的思想大师。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父亲是一名律师。受其影响,马克思在1835年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次年又转入柏林大学。尽管他的专业是法学,但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哲学和历史上。大学期间,他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1841年,马克思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此时的他,依然坚持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
自1842年起,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同年迁居科伦,并担任该报的主编。在政治上,他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在《莱茵报》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对农民的压迫,捍卫农民的利益。结果,《莱茵报》在1843年遭到了普鲁士当局的封杀。为了不向当局者妥协,马克思果断退出了编辑部,并迁居法国巴黎。
在巴黎,马克思加入了法国工人集会,了解了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此时,他的哲学思想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他也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主义者。不久,他结识了流亡在法国的各国革命家,并在巴黎第二次会见了恩格斯,此后两人并肩齐驱,合写了第一本著作《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
法国政府不可能容纳马克思这样的“危险分子”,不久他就被驱逐出境,迁居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那里建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起草了《共产党宣言》。二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重返巴黎,后又回到普鲁士。他主编的《新莱茵报》在科伦发行,因打击封建势力,结果再次被驱逐出境。此后,他在英国伦敦定居。
19世纪50年代对马克思来说,是其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生活贫困,形形色色的敌人对他进行攻击诽谤,所有的报刊都对他关上了大门,可他并未被现实击垮,而是选择继续战斗。他在大英博物馆攻读政治经济文献,致力于经济学研究,为无产阶级锻造理论武器。在他撰写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日子里,恩格斯在经济上无条件地支持着他。
反动政府的迫害,艰难的物质生活,繁重的工作和紧张的战斗,消耗了马克思巨大的精力和体力,他的身体状况也愈来愈差。晚年时期,他饱受病痛的折磨。1883年,这个伟大的思想家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与妻子燕妮合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