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一脉相承
吴立云
【摘 要】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表述,它的核心与本质是“以人为本”,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里的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我们要关注现实生活中民众的需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民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切实做好民生工作。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民生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无论是从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看,我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二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GDP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1979年,我国的国内经济生产总值为4038亿元,到2004年,我国的GDP已经达到14000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实现了几十倍的飞跃。可是令我们不解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了,而人们的幸福指数却降低了,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到3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社会可能会出现两种趋势:一种是乘势而上,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不进则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1)为了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难题,解决人们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惑,妥善应对这个关键时期可能遭遇的风险和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了二十五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吸取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每一时代的人们只能解决那个时代已经提出的历史课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21世纪,新的环境和新的实践再次提出历史性课题,呼吁理论创新,呼吁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为解决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而提供了指导,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它是党对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的自觉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表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思想
自文艺复兴以来,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欧洲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关注的中心。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其关于人的思想特点是将个人利益纳入人类和社会的普遍利益,把“为人类的幸福”效劳视为“自我完善”的保证。他说:“不能想象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2)马克思转向黑格尔以后,自然接受了黑格尔关于人性的理解,也主张人的本质是理性,是自我意识。然而,现实生活又使青年马克思深深感到,现代社会并非理想的社会,而是一个“被分裂的人类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某一独特利益的天下,而是许许多多利益的天下,私人利益把自己看做“世界的最终目的”。(3)现实生活的冲突,使马克思关于“人”的传统观念发生迅速的改变,马克思关于人性的抽象观点也开始发生了动摇,正是这些动摇和怀疑推动马克思通过一条新的途径,去探索关于人的问题的科学答案。19世纪40年代初,在马克思、恩格斯还处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时期,就已在反对中世纪的专制和宗教统治的斗争过程中提出了人的解放问题。马克思在1843年发表的《论犹太人的问题》中指出:政治解放在其现实性是“类解放的最后形式”(4)“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5)。1844年,随着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完成,马克思摈弃了黑格尔的理性的人,开始对人作唯物主义的考察。诚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要使我们的‘人’成为某种真实的东西”,就是说,要真正科学地认识“人”,既不能囿于黑格尔的抽象理性,也不能停留于费尔巴哈的“人自身”,不能用抽象的东西去规定具体的人,而应通过研究现实人的实际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去揭示人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将“抽象的人”转变为“现实的人”。恩格斯在1844年的《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把宗教夺去的内容,不是什么神的内容——归还给人,所谓归还就是唤起他的自觉”(6),“为了认识人类本质的伟大,了解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残酷而又顺利的斗争,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直觉,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统一,自有地独立地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为了了解这一切,我们没有必要首先求助于什么‘神’的抽象概念,把一切美好的、伟大的、崇高的、真正的人的事物归在它的名下”(7)。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的现实的生成,是人的本质对人说来的真正的实现;是人的本质作为某种现实的东西的实现”(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人与动物的比较,通过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确定,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以人为本”思想,即主张人的全面发展。
到了思想成熟时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时仍然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终极目标,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一切实体性东西的本质。”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说,人是现实世界的根据和根本,历史是依靠人并且是为了人的人类创造活动过程。这样,马克思就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供了合法性证明,奠定了真正的人本学基础。同时,他还针对资本统治的王国奉行“钱本主义”,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服从于资产阶级获取利润的狭隘目的,从而导致人的本质的高度异化,人被肢解和片面化、畸形化发展的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提出了建立“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
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人的理解和研究,非常重视将其放在一定的具体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并非将人视为空洞与虚无的人,例如,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个体的、现实的,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变化的人类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人的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具体展开与充实,因而人的价值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体现,通过人的各种现实活动表现出来。马克思同时还认为,人类的价值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在他看来,人的价值的突出特征是人在对象化劳动中的创造性。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通过对人的价值问题的研究,把人的价值的实现纳入到社会历史进程中来把握。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性发展是现实的实践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更新他们自身”。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们结合社会现实及其条件变化,在对传统人学理论性反思的基础上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等方面,系统地开展了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人学景象,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人学理论。
三、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思想,它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不仅要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这里的“人”,绝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机械的人,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和活动的人、现实的人,是生产的人、社会的人、能动的人、发展的人、经验的人。这里的“本”也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原”,而是在价值论意义上使用的,相当于“判断依据”、“评价标准”。“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尊严、主体地位、利益和需求,作为科学发展观本质的“以人为本”不能把它仅仅看作以简单的个人为本,看作以抽象的人为本,看作以社会中的强者或有贡献者为本,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否则都会背离“以人为本”的真谛。一切关于人的问题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都是发生在这现实的时代、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的问题。一切以“人”的名义出现的问题,无论是教育、就业,还是医疗住房,都是与现实的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内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也是如此,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的,对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生活在一定发展阶段、处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起着不同作用、有着不同的要求的人,解决人的问题的办法和手段也受现实条件制约,不能脱离具体条件和现实可能性而漫无边际地谈以人为本。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把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落到实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发展。不能离开现实条件提出问题,也不能离开现实条件要求解决问题。我们坚持马克思人学思想,只有正确地认识并理解“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才能以它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当前中国的建设事业,才能使我们的发展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人民谋福利。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当代的全新演绎。
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伟大的思想传统,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质和核心就是以现实的人为中心,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首先,“以人为本”是解决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的迫切需要和关键所在。当今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的确不可否认,但在这一过程中又出现了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与实施中重物轻人,甚至于见物不见人;过分追求经济速度与数量,忽视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的片面政绩观;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与失衡等,这些问题都源于对“以人为本”的背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发展中牢固坚持和实践“以人为本”。
其次,“以人为本”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秉承。“以人为本”不仅是原则,更重要的是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虽然古代社会也有“以人为本”的主张,但它只是统治者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手段,带有明显的工具特征。而近代以来的“以人为本”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它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前提的,在实践中必然导致“钱本主义”,因而只是抽象的人本主义。当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就为“以人为本”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创造了前提,然而,探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二者的真正统一,这又是摆在无产阶级政党面前的崭新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仅第一次明确将“以人为本”提升为党的执政理念,而且还高扬“以人为本”的人民性,把发展看作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因而从根本上破解了这个课题,从而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秉承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改造社会,造福人民”的理想与责任,并为之而不断地奋斗,使人民真正成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它其中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毛泽东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能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毋庸置疑,邓小平理论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并且它同时也证实了必须在实践中证实,在实践中将理论化为现实。在新旧世纪更替的时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江泽民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1)。而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是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2)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都蕴藏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突出贡献则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用以研究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强调所有发展,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等等,都一定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这就不仅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更是抓住了解决当前发展问题的根本,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我们的发展仍然可能出现背离“以人为本”的现象,这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性质不相容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仅第一次明确将“以人为本”提升为党的执政理念,而且还高扬“以人为本”的人民性,把发展看作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因而从根本上破解了这个课题,从而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秉承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我们的发展观结合起来,这就决定了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与发展目的,将“以人为本”确立为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关注“现实人”的各方面需求,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给“现实人”带来的困扰与问题,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最后,“以人为本”弘扬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崇高的价值目标和追求。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消除异化,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本质要求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因为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提出并为之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形态。科学发展观在价值目标和追求上,同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人学价值目标和追求是高度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既自觉地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和追求,又切实推进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胡锦涛同志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明确指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和追求,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社会作为人的集合体,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形式与条件。社会的发展表现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但它最终体现为人的发展,归结为人的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和促进着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和追求,不努力提高人的素质、生活水平、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发展本身也会受到重大影响。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动规律认识不深,把社会看作是发展的主体,经常把社会凌驾于人之上,过多地强调人是社会的人,却忽视了社会是人的社会。因而在发展问题上,片面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人的发展重视不够,不仅影响了人的发展,最终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和追求,表明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识的深化和对人的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
五、立足现实 改善民生
目前,我国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2005年,安排30亿元建设资金,支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遏制房地产投资热,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等;陆续提高(主要针对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2006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义务教育全部免费。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在民生建设方面支出超过11974亿元,比上年增加2567亿元。2009年,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更是做了很大的努力:农民也拿保险金,2009年,全国10%的县(市、区、族)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启动,财政将新增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3300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8.3亿农民,报销最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中央提出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制度限制;明年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再次提高,全国人均增加120元左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本药物价格降幅在10%左右……
坚持“以人为本”并不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就是为解决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而提出的,指导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关注人民的现实利益,以帮助人民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一直都太过于强调“人是社会的人”,而未很注重对人的关切,忽视了“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集中表现在人的发展,经济发展只是手段,人的发展才是发展的真正目的和归宿所在。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制度的演进和改变,是为人的发展创造一种更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倘若不能转化为人的发展,那就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所以我们的发展时刻得牢记“以人为本”这一本质,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中说,“我们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是为了改善民生”。诚然,我们的民生建设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现实依然存在着许多民生问题。2009年,房价快速上升,一线城市房价均有较大涨幅,“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更是凸显了房屋质量问题;农村养老保险实施不够好,老百姓生活质量不高,饮水不安全,一些地方的拆迁缺乏人性化;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我国已成为全球上班族路途花费时间最长国家之一……“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看病贵”、“住房难”等这些民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符合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理念,因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需要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健康是民生之福,分配是民生之源,保障是民生之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民生问题处理不好,坚持“以人为本”也难以有现实的说服力,我们只有立足于现实,将民众最为关心最为头疼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真正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事实上,解决民生问题与促进经济发展是一致的,因为只有将民生问题解决好,广大群众才会“有钱可赚”、“有钱可花”、“有钱要花”、“有钱敢花”,才会有更大的热情投身到经济发展中,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3)这就是说,一方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进一步激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生产更快发展,社会更加稳定,国家更加强盛,发展如果不以人为目的,不但失去了它的最终归宿,也会失去其最主要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服务,即通过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双向互动的,并且社会的全面进步只有在作为主体的人身上体现出来才能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人们常说,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仅为了活着,同样,我们的发展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发展,而并非是为发展而发展,如果我们的发展不能改善人民生活,而却使一部分人的生活更加贫困,那这样的发展意义又何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马克思经典作家们的理想是追求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14),“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的社会各方面发展这两个方面。人的发展包括三个层次内容:一是满足人的基本的合理需要;二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三是人的潜力和能力的发挥。在现阶段,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就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创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表述,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说:“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各种问题。”(16)坚持以人为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胡锦涛总书记还强调:“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解地努力奋斗。”(17)我们相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搞好民生,调动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作者简介】 吴立云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 浙江 杭州310028
【注释】
(1)肖巍.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补卷第1卷)[M].柏林:迪茨出版社,1974:59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2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49—650.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3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9.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1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3—384.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62.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73.
(1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09.
(1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