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要想在社会上得到实施,单纯依靠国家政权的强制力是不够的,单纯依靠立法使其在文本意义上成为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是不够的。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在社会上得以实施,还必须解决一个合法性即得到老百姓从内心接受的问题,这就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活动。
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活动,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新理论成果被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思想意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思想意识之后,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便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新理论成果,处理和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实践是无止境的,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这些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有一部分经过提炼,会上升为理论。从历史的经验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大致有这么两个渠道:第一,领袖人物的思想;第二,专家学者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民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者,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后,在无止境的实践中,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推动历史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淘汰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与时代要求不相符的东西,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正所谓“实践无止境,真理无穷尽”。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活动,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就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效果不理想,或者长期得不到接受,如此以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最新理论成果的真理性就得不到检验,就有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理论建设停滞不前。
另外,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活动是主体间的传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主体间性的实践活动,必然使这种实践活动带有超越的性质,这种超越性,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具有面向未来的发展性。第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人员,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引导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神圣使命,有着很强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其在传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候,在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进行思想交往时,总是有着自己的理性思考,总是会把人民群众不乐意接受的元素通过党的反馈机制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反馈,以促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建设。
再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候,总是会发挥其接受的主体性,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并不是不加考虑,而是从自身需要出发的:那些代表时代要求、能够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的思想就容易被接受,而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思想则抱一种排斥的态度,想让他们接受是很难的。而长期得不到接受的思想,必然会随着实践的发展遭到淘汰,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理论建设。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来看,凡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轨道的左的或“右”的思想,都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抵触,最终都会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科学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以及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更是得到张扬。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选择性将更加明显,这必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理论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