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形式,是国家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一时期国有资本急剧扩大,国有制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元所有制结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此,你该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性质?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案例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

【案例呈现】

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形式,是国家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除了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外,还发展国有经济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私有垄断资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战”后直至70年代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国有资本急剧扩大,国有制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元所有制结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下列图表集中反映了这一变化。

197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重要经济部门中的比重(%)

img11

——资料来源:英国《经济学家》,1978年12月30日

【案例讨论】

1.为什么国有经济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有制结构的组成部分?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国有经济大发展又转向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高潮。对此,你该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性质?

3.比较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作用的异同点?

【案例点评】

1.各国国有企业比例较高部门首先集中在社会公共设施部门。例如,邮电、广播通信、电力以及铁路运输部门。公共产品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公共产品却是私有垄断资本不愿生产或无法生产的。因此,这些部门几乎全由政府直接投资创办国有企业来承担。其次,在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如航空、钢铁、汽车等领域国有企业的比例也相当高。国有资本在这些部门可以发挥规模大、成本低的优势,从而增强本国在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比例不断扩大与当时宏观经济背景有一定的关联。1973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着一次最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受到较大的扼制。对此,各国政府只能通过扩大国有企业的途径加大对经济的调节力度。例如英国于1946年到1951年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掀起了第一次国有化浪潮。自1974年至1979年整整5年美国掀起了第二次国有化浪潮。各国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协调社会再生产。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国有企业固定资本投资占全国投资的40%以上,雇用人员占总数的15.4%;联邦德国国有企业投资占全国投资的31%,就业人数超过250万;法国国有资本占全国总投资的38%,职工人数占全雇员人数的30%;美国国有资本总数额为2086亿美元(1976年),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6%;日本国有企业固定资本占全国固定资本的19.6%,就业人数为全国就业人数的8%。

3.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是国家作为“总资本家”维护全体垄断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一种手段,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临高额的财政赤字、福利支出以及国有企业严重亏损情况时又出现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高潮。

【教学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第二节的辅助教学。

2.本案例适宜于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第二节时作为导入环节使用。

3.本案例使用时最好结合PPT课件一起使用。

(作者:洪修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