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要点分析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从社会性质上讲,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已经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因此,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已具备社会主义的属性,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第二,从发展程度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没有最终摆脱贫穷落后和不发达的状态,生产力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生产力落后,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不成熟不完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不能充分显示出来。要进入发达的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长时期的努力。这样的社会主义,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三大曾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经过10年的认识和实践,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分析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呈现的新的阶段特征。强调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没有变。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照抄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或别国的模式,才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重大损失。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就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之上。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
其次,初级阶段理论是制定正确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也就是准确把握现实的国情,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现实的国情。邓小平说,“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和根本任务,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和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据。
再次,初级阶段理论是解决矛盾,澄清种种疑惑的关键。我们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复杂课题,引发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和争论,如所有制结构问题,公有制地位问题,国有经济作用问题,国企改革的组织形式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问题等等。这一切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儿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开拓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至少需要上百年。我国之所以要经历这样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决定的。
1.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由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的,这是中国历史和革命发展的显著特点。新中国成立时,我们所继承的历史遗产是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在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老祖宗,从清朝末期算起,包括张之洞和蒋委员长交给我们的遗产,钢只有90万吨,机床只有8万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现代工业只占国民经济的10%左右,而农业和手工业占90%。绝大部分是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现代商品生产和交通运输微乎其微,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科学技术几乎是一张白纸,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文盲占绝大多数。因此,我国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时,就生产力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还没有获得自身应有的物质技术基础。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这一社会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只能在人民革命胜利后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来建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段很长历史时期去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是由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最重要内容。判断我国现在是否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客观依据是我国比较落后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有无根本改变,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是否实现,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在生产关系方面和上层建筑领域,是不是改变了不完善不成熟的特征。
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从根本上说,我国还没有摆脱生产力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生产力的落后和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我国目前不仅存在多种形式的公有制,而且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还不发达,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上述种种状况表明,我国社会今天仍然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这些分析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是比较中肯的。应该看到,“至少”两字表示一百年只是一个下限,初级阶段可能更长,我们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牢固树立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克服超越阶段的各种错误观念和政策。
案例呈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辉煌,但尚未摆脱不发达状况[1]
经过新中国50年的建设,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提前实现了“翻两番”。国内生产总值在1987年提前3年实现比1980年翻一番目标的基础上,到1995年,又提前5年实现了再翻一番的目标。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到1998年达到了7955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7.7%,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年平均增长3%左右的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缩小了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据世界银行估算,1997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7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之后。
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大豆、甘蔗居第三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产量居第一位,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居第二位,糖、原油产量分居第四、五位。其他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
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52的50.5%、20.9%和28.6%调整为1998年的18.0%、49.2%和32.8%,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8.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使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产业,如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等的紧张状况得到基本缓解。
二、三大产业全面发展,社会商品极大丰富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产品供应充足。农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343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1429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5倍,平均每年增长3.3%。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1998年,粮食产量达49000万吨以上,比1949年增长3.3倍,人均产量比1949年增长1倍;棉花产量达450万吨,增长9.1倍,人均产量增长3倍;油料产量达2314万吨,比1949年增长8.0倍,人均产量增长2.9倍。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人类作出了极大贡献。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大部分工业品供大于求。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9.8亿元增加至1998年的3354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57.7倍,平均每年增长11.6%。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998年与1949年相比,纱产量由32.7万吨增加到542万吨,增长15.6倍;布由18.9亿米增加到241亿米,增长11.8倍;糖由20万吨增加到826万吨,增长40.3倍;原煤由0.32亿吨增长到12.5亿吨,增长38倍。电视机、电冰箱、照相机、洗衣机、计算机、空调器等一大批新兴电子产品产量也呈迅猛扩张之势。
第三产业长足发展,社会服务方式多样、能力大为增强。运输邮电业增加值讯1952年的29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5029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2.5倍,平均每年增长8.6%。在交通运输方面,货运量由1949年的1.61亿吨增至1998年的126.44亿吨,增长78倍,其中,公路运量增长最快,为121.6倍,铁路运量增长27.8倍,水运增长42.1倍,管道运输增长57.4倍。客运量由1949年的1.37亿人增至1998年的137.73亿人,相当于平均每人旅行11次,比1949年的0.25次提高了43倍。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大大增强,由1952年的1440万吨增至1998年的92237万吨,增长63倍。邮件处理手段逐步机械化,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金融保险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4017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8.3倍,年均增长10.1%。与此同时,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1950年以来,我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99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72125亿元,更新改造完成投资32516亿元,建成投产基本建设项目130多万个,其中大中型项目约6200个。在工业方面,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部门残余不全、分布极不合理的状况,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独立的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大为增强。在农田水利方面,我国大力发展农村水利事业,农田灌溉条件大大改善。在交通运输方面,已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邮电通讯方面,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
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城乡居民生活也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998年的每人每年2973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53408亿元。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多少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大大提高。居民家庭对现代化的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且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大大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五、对外经济关系日趋密切,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5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从仅对苏联和东欧等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到逐步扩展为包括日本、欧盟、美国等在内的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过程。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至1998年的3239亿美元,增长286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2.5%。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已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第11位,其中,出口总额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排名居第9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外汇储备由改革开放之初的8.4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45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1952年,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高达83.4%,1998年,机电产品、轻纺产品等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比重高达88.8%,初级产品的比重则下降为11.2%。
六、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成就辉煌。建立了一支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职工队伍和科学研究队伍,培养出了一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队伍,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科技队伍稳步壮大,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较快发展,科研活动硕果累累;文化事业成果丰硕,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事业机构大幅增加,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几倍、几十倍增长,文艺创作走向更大繁荣;体育事业“遍地开花”,运动队伍不断扩大,竞技体育成绩显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增幅较大,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卫生机构和队伍已具规模,医学教育、科研水平大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案例点评
经过新中国50年的建设,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7%,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并未摆脱不发达状况。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位居世界的后列。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实际。
红色链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文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进行了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工作,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否定,对建国以后十七年的一些历史问题重新评价,党内和党外有些同志就对社会主义和我们党产生了一些疑惑,对毛泽东的一生功绩和思想的正确性也有种种不正确的想法。所以,如何看待建国以后党的历史,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成为当时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起草的。
《决议》的起草
《决议》的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主持进行的。起草小组由胡乔木负责。在《决议》的起草过程中,从1980年3月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邓小平多次谈过对决议稿的起草和修改的意见。这些意见成为起草决议的“总的原则,总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三条:
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争取在决议通过以后,党内、人民中间思想得到明确,认识得到一致,历史上重大问题的议论到此基本结束。
邓小平认为,《决议》的中心是两个问题,一是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还是错误是第一位?第二,建国三十二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前十年,成绩是主要的,还是错误是主要的?是漆黑一团,还是光明是主要的?并且指出:“决议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党内党外、国内国外需要我们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证,加以阐述,加以概括。”
《决议》的起草过程中,曾经过全党高级干部四千人的讨论、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议的讨论等多次讨论和修改,反复征求、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最后定稿。
中共中央通过《决议》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共分8个部分:(1)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2)建国三十二年历史的基本估计;(3)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4)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5)“文化大革命”的十年;(6)伟大的历史转折;(7)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8)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其中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部分,集中表述了党的指导思想。
《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建国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注释】
[1]摘编自国家统计局1999年9月13日,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一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xzgwsnxlfxbg/t20020605_21418.htm
[2]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994.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