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如何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无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增添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因素。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向国际社会郑重阐明中国和平崛起的信心和决心,和平崛起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与国家理念。在中国展开的全方位外交中,巩固和发展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刻实质内涵是中华文

50 如何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要点分析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无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增添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因素。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中国现在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始终是中国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中国人民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新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从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将给各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世界各国应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共同努力。中国将始终不渝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案例呈现

缔造和平的手[1]

2003年,立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新使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两大国际浪潮中进行战略决策,为中国的改革发展谋篇布局,开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新局面。

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他说:中国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向国际社会郑重阐明中国和平崛起的信心和决心,和平崛起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与国家理念。中国如何崛起,已经不仅是中国自身的事情,而且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国关系仍是国际格局演变的主导力量。在中国展开的全方位外交中,巩固和发展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点。在处理大国关系中,中国与世界大国和国家集团在经济上共赢互利,共享繁荣的现实选择和美好远景,已经成为热络大国关系的主轴。

2002年尽管中美之间在不少问题上有分歧,甚至斗争,但总体上,两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在扩大,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在上升,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应邀访问美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参加了几十场活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访问取得了积极成果。此外,“9·11”事件之后,中美之间进行了比较有成效的反恐合作。

俄罗斯是我们最大的邻国,经过长期友好的谈判,中俄边界问题已经解决。2003年5月,胡锦涛主席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出访时第一站就是俄罗斯,充分表明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欧盟是国际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欧盟越来越寻求成为独立的一极,与中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已成为法德等欧洲大国的共同要求。如今,中国成为排在美国之后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队。在对华投资方面,欧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占了优势。如今的欧盟政策制定者们正渐渐意识到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意味着什么,整个欧洲正在掀起一般空前的对中国的兴趣。

中日关系发展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两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进行了协调和磋商,特别是在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上,中日都是北京六方会谈的参加方,日本也作出了努力。在经贸合作方面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最大的注资国之一。但是,围绕历史教科书、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贸易纠纷等问题,两国关系时常出现一些干扰和摩擦,有的斗争还很激烈。这使得双方的政治关系裹足不前,政治互信难有进展。

当前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还不是现代化的强国,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冷静应对严峻挑战的同时,及时抓住时机,主动出击,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加强互信、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活动。尤其是胡锦涛主席的成功出访,充分展示了元首外交的独特魅力和作用,被外电评价为“展示形象之旅”、“发展关系之旅”和“全方位外交之旅”。

2003年5月下旬至6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塔、蒙古进行了国事访问,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三次峰会、圣彼得堡举行的建市300周年庆典和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胡锦涛提出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倡导和睦相处”、“加强多边合作”、“维护世界多样性”等具体建议。中国正以一个维护世界和平、安定、发展、合作的重要成员的形象屹立在世界舞台上。

案例点评

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外部世界对中国的高速发展给予了密切关注,“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种种说法,反映了一部分人的关切甚至不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和平发展”的理念,这是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

我们说“和平发展”,是说在不扩张、不侵略、不搞强权、不谋霸权的前提下,以和平方式和途径实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复兴。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发展趋势,妥善化解各种挑战,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的社会主义大国风范,也为推动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红色链接

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华文明复兴[2]

郑必坚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刻实质内涵是中华文明的复兴,这里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和平发展”与“文明复兴”的关系。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来看,和平发展就是要以文明的方式来应对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众多难题和种种挑战,在自主创新中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三大挑战,即: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的挑战,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些话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要真正把它们变成全国范围、全体规模和深入持久的自觉行动,归根到底还有赖于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有赖于最广大人民以文明的方式去正确应对三大挑战。

第二,从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来看,和平发展就是要以文明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部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一个真正强大的民族,总是由先进文化引领,具有较高文明程度的民族。今天,国际社会认同中国的“崛起”,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连续20多年以平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发展;而国际社会有人担心中国崛起会威胁别人,既有出于意识形态偏见而把中国“妖魔化”的原因,也有我们自身文明建设不足引起的问题。后一方面,即我们自身文明建设不足的问题,很值得注意。因为,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是中华文明同世界文明相交汇的一个方面;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而使中华文明愈益向世界显现其亲和力、感召力,则是中华文明同世界文明相交汇的又一方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那就不仅要在世界树立起“和平中国”的形象,而且要树立起“文明中国”的形象。

第三,从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来看,和平发展就是要实现中国人100多年来的强国梦,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只是近代以来落伍了,并为此遭受了深重的屈辱和苦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做着强国富民之梦。“强国梦”逐步实现的进程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既不能是全盘西化的过程,也不能是复活旧学占统治地位的过程,而只能是在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过程,是一个中华文明在自主创新中实现复兴的过程。

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文明的复兴。而和平发展和文明复兴的过程,将贯穿着“四个结合”:一是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二是吸收世界优秀文明同立足本国实际相结合;三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四是对外和平与对内和谐相结合。

【注释】

[1]摘编自《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3月9日。

[2]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4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