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摆脱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最重要原则之一。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强调指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增加生产力总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更全面、更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资本主义之所以必然灭亡,就在于其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社会主义之所以取代资本主义,就在于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能够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是较之以往任何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作为物质基础,就建不成真正的社会主义。忽视生产力的发展,不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在要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有自己特定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全体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才能保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
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的需要。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都必须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物质基础,它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建立的初期是不完善、不成熟、不巩固的。因此,必须通过迅速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更需要发达的生产力作为物质基础。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以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在现阶段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我国之所以必须经过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因而需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我们如果不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不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示不出来,而且在世界上也没有我们应有的地位。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要解决它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除此之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社会全面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基础自行发展的,需要有一系列物质条件作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还比较落后,适应社会主义需要的高度政治文明还不可能很快地建成立起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很不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