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人为本”,也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非常重要的追求目标。因此,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实现这一远大目标需要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近年来,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意义。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紧紧抓住物质生产劳动这一核心概念,深刻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全面地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途径,科学地论证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成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把实践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基础,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实践发展的历史产物,从而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根本变革,由此引申出唯物主义人学观念的变革[25]。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因为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人的真正自由的根本途径,也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26]。
第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有的学者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在广义上是指类和个体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在狭义上是指个体的体力、智力、心理、品德、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也有学者提出,人是反映“类”与“个体”辩证统一的概念,它既可以指全人类,也可以指个体。
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六个方面:其一,各种能力的发展。恩格斯曾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丰富的内容。因为旧社会的分工造成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分离,所以马克思强调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其二,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个性是指人与人在特性方面的差异。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每个人都成为充分自由而又各具特性的人。其三,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曾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发展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等等。其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的特殊属性。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展示,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其五,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价值的实现上,它标志着个人能够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同。其六,类特性在个体身上得到充分发展。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体现人的“类”特性,即社会性、实践性和自觉能动性。这样,人才能真正成其为人。
关于类的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类发展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其一是类特性的全面发展。这是人区别于物和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这种类特性包括类意识的能动性和类实践的能动性,实质是人类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其二是类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其三是类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类自我发展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社会生产的能力、与外界协调的能力等等。其四是类的全面解放和充分自由的实现。它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和综合反映[27]。
第三,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追求的长远目标,但这并不是说在现阶段是无能为力、难以作为的,相反,我们应该也可以通过切实的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创造条件。近年来有学者结合我国的实践,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实现条件。
其一,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个体主体同与市场经济推动的生产社会化进程相适应的“类”主体相结合,确立了人的完整的、全面的主体地位。二是它形成了人的全面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物质生活的关系突破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范围,其观念的关系超越了狭隘的传统意识和思想,在最广泛的社会范围内结成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关系,因而使得社会关系日趋丰富和全面。三是它促进了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市场经济通过普遍的交换活动,使人的能力得到互补,使人的整体能力不断增强并趋向全面。四是它提供了人的自由条件。人的自由最根本的条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恰恰能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创造适合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人的自由个性最终由可能变为现实。
其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达的生产力为人走向全面发展提供经济前提,使人们摆脱贫困状态,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人最终成为生产的主人;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才会把劳动当作自我完善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谋生的需要;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才能提供丰富的产品,人们才拥有充裕的时间,而这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没有生产的高度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空想。
其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成长开辟道路;我们要实现“双百”方针,以利于脑力劳动率先成为一种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自主劳动,让精神劳动成果各具异彩、争芳斗妍;我们要发展教育、开发智力,这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举措;要造就千百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历史地具体地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其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特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发展这种新型民主是人走向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政治前提。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建设,将加强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全面发展的人将由此而产生。
最后,建立丰富和谐的社会关系。丰富和谐的社会关系将为人走向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产物。社会关系涵盖了人们的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经济关系等各个方面。这些关系的健全与和谐,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28]。
第四,关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养。
有学者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素质的整体提高。现阶段,这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尚未实现,即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鲜有实现的。以此来看,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
有学者提出了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具体建议。首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具有较高伦理道德素质的国民。其次,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科技和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关键,要努力改变我国科技与教育落后的局面,积极促进其发展[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