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道德论与新价值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哲学新奠基
重点在这方面的专著或专题论文集,主要是五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1957);《中国伦理思想研究》(1989);《真与善的探索》(1988);《思想、文化、道德》(1992);《文化与价值》(2004)。
《张岱年全集》最后三卷,他一生最后二十年学术思想的两大焦点问题,一是新道德论,二是新价值观。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德论与新价值论的首倡者之一。
早自20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危亡时代,青年时代张岱年就敏锐提出,中国面临两大时代课题,“一是民族生存的战斗;一是社会改造的工作”,“现代中国所需要的新道德”,“是促进为民族理想而战斗的事业的道德,是进取的、战斗的、牺牲的道德”。(《张岱年全集》,第1卷第398页,以下凡引该书,只注卷数页数)
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他鲜明地提出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话题: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体制的经济基础(第7卷第231页)。
他提出必须根本杨弃以“三纲五常”为本质特征的封建主义旧道德,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新三纲”:爱国主义原则,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原则。
在批判封建道德、弘扬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他提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九德;忠、信、慈、孝、廉、礼、勤、俭、勇(第7卷第420页)。
他把怎样处理义、利关系的义利观问题,作为确立新型伦理精神的首要本质问题,作为建设新道德的深层核心问题,因而把倡导富于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义利统一的新价值观,作为自己哲学创新的最后思想重心。
他借鉴西方近现代哲学成果,带头开拓了中国价值观、东方价值观的新领域,倡导以人为本,义利统一的新价值观。
20世纪80年代,他以中国特色的新价值观为主题,写出了一组系列性论义:《简评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的学说》(1992),《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1985),《中国哲学中的价值学说》(1989)。
90年代,他又继续写出了一组倡导新价值观的系列论文:《论价值的层次》、《论价值与价值观》、《中国哲学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等。
他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观点,就是认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部分乃是价值观,特别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是中国哲学中最有活力的生长点之一。
他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价值观,分成两大类:道义论与功利论。
中国古典价值论,较有影响的是四个学派:儒家贵仁的内在价值论;道家贵无的超越价值论;墨家贵利的功用价值论;法家贵为的唯力价值论。
他还具体考察了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十四种价值观:黄帝“重德、利用、厚生”的价值观——《春秋》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价值观——孔子以仁为贵的内在价值观——墨子公利至上的功利价值观——孟子“天爵”、“良贵”的人生价值观——老庄贵无相对主义价值观——《易传》中道义功利统一的价值观——荀子德力全尽的价值观——法家道德无用论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董仲舒重义轻利价值观——王充“德力俱足”价值观——宋明理学中讲义利之辩的价值观——王夫之“珍生务义”价值观——邓小平理论中“三个有利于”的现代新型价值观等。
他判定,义与利、德与力的关系问题,乃是中国价值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他最后以极大热忱,积极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价值观。他提出,我们今天应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体制,倡导“仁富合一”、“德力俱足”、“义利统一”的现代新型价值观。这既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发展,又是富于时代精神的现代价值观的新创造。
在哲学观念中特别重视价值观——在价值观中特别重视生命价值——在生命价值中特别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在以人为本的价值中特别重视独立人格的价值。这是张岱年探索中国新价值观独辟的地方。
“仙人执玉尺,量君多少才”。这六大哲学创新、理论创新,足以促使我们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新高度,特别是从中国文化现代化百年历程的新高度,充分估价张岱年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这是20世纪最大的一位中国哲学史家;
这是20世纪中国为数甚少的、自成体系、自成一家之言的哲学家;
这是倡导新道德观的思想旗手;
这是倡导新价值观的一位主将;
这是倡导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一代宗师、一面旗帜、一代文化巨人;
这是上下求索、呼唤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代哲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