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桑新梅
【内容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关乎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大事,文艺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应该承担重要的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也难在建设。文艺和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担,就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本质、形成过程、形成依据和丰富内涵有深入理解。从文艺的社会功能出发,文艺工作者应立足本职工作,克服困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进行创作,多出精品,繁荣先进文化,为培育健康的国民精神作出贡献。
【关键词】
文艺 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其重要性在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胡锦涛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又再次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文艺作为对社会现实的生动、形象的反映,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文艺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细无声中影响着全体国民的精神,因此文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胡锦涛在第八次文代会上指出:“在当代中国,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方面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自觉投身亿万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伟大实践,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努力生产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力作,积极推进我国文艺创新和繁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党和人民的期待,也是时代的召唤。”[2]文艺和文艺工作者要真正承载起自己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使命,就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形成过程和建设依据。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立足本职工作,克服困难,多出精品,唱响主旋律,才能真正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按照马克思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可以对物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的原理,任何一个社会、国家、民族能够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必要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精神上的支撑。一个有序的社会必定有全民认可的行为准则,这套准则存在于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社会存在,它拥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决定社会成员的精神风貌,可以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阻碍作用。要把握这种存在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即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的概念。更要了解其产生的过程、分析其产生的重要依据,认识它对于社会、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1.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价值”是来自人类生活实践的一种理论抽象。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
价值观是一种价值意识,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的价值意识。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其反映的对象不是一般客体,而是客体属性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价值关系。价值观不与政治、法律、艺术、道德、科学这些社会意识形式相并列,而是渗透在一切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表现出来的更深层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价值意识。价值观是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在深层上表现为人生处世哲学,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的目的、意义、使命、态度,而在表层上则表现为对利弊、得失、真假、善恶、美丑、义利、理欲等的权衡和取舍。价值观反映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以及主体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精神目标系统,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核心价值观就是反映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时代本质的价值观,每个时代、每种社会形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复杂多元的,会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但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社会的进退治乱。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过程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的社会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弘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的文明成果,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需要物质动力,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那么,我们的精神动力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毫无疑问,它是中国人在追求理想目标中形成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美好社会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艰苦创建新中国,在革命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和观念。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在为《新华月报》1949年创刊好题词时,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作为“国民公德”明确提了出来。同期的《新华月报》还刊登了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并获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纲领第42条也将“五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社会公德是特定社会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五爱”日后成了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公民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道德观中的五个基本方面。此后30多年,“五爱”一直在中国人民的价值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1982年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五爱”做了新的规定:把“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人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成为时代潮流。与之相适应,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也不断进行新的丰富与概括。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括为两大方面(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六大建设(理想、道德、民主法制、文化、理论和党的自身建设),勾画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强调马克思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初步形成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系框架。《决议》指出,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社会主义价值观从内容到体系都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在传承中进一步发展。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它以人的生存、尊严、全面发展为价值尺度,明确提出了新的基本道德规范。《纲要》指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鲜明的时代精神”作出系统论述,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2004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委员会联组讨论时,根据新时期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进一步强调一定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特别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3]这里明确提出了“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阐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有了这些积累和提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才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完整表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4]中共十七大上胡锦涛在讲话中再次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重要内容“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从天而降凭空产生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多元化现实上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表现,更是世界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中国革命和建设要取得胜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能顺利前进,一旦背离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会遭遇挫折。当前形势下,能否构建起科学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完善、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它规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目标任务,反映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趋势。应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确立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确立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同,确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思想空前活跃、观念激烈碰撞、文化相互交融,只有构建起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将中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必将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人类距离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就更近一步。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多元化现实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凸显了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把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繁变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的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在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一些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遵循,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有利于团结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以史为鉴”。世界发展史上的所有帝国,其兴起与没落无不与思想文化有关。道理很简单,失去精神支撑的经济繁荣,一个时期可以,长期不行,因为精神追求的虚无,价值观的扭曲,最终要反映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来。为什么丘吉尔扬言,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因为在英国成为大帝国的过程中,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其国民的人文精神。为什么法国那个安葬了七十二位包括政治家、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在内的先贤祠,法国人要在正门上镌刻着:“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那是因为这里是法国人心目中的思想与精神圣地,是他们成就了法国精神和文化。因此,中华民族要实现崛起,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来提升全民族的人文精神,十分重要。
二、充分发挥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生动的反映,它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上,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又能反作用于社会现实生活。文艺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最终受着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同时又积极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它源于社会生活并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同时又是“生活的教科书”,通过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从而影响实际生活并改造社会生活。文艺的这一根本性质,便决定了它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认为文艺有三大功能: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文艺的认识作用历来受到革命导师的重视,马克思说过狄更斯等“现代的英国产生了一批杰出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反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5]毛泽东也多次谈到过《红楼梦》可以当作历史来读,它能使我们认识什么是封建社会。因此,俄国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才把文艺称为“人的生活教科书”。[6]文艺的教育作用主要是指渗透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的或革命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对人们思想的一种启发、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以它所塑造的正面形象,为人们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人热爱、敬仰、仿效;总是以它所塑造的反面形象,为人们提供一个鄙弃的反面教员,让人痛恨、厌恶、唾骂。作者通过这些形象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美学观点、政治理想,往往成为人们生活的指南、做人的准则、行动的方向,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向欣赏者提供了一幅幅真实可信的生活图画,而且要告诉人们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生活图景中,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值得肯定赞扬,什么应该批评反对,从而激励和鼓舞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斗争,起着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文艺的审美作用是指文艺作品通过富有美感意志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不但作用于人的理智,也作用于人的感情,不但能使人知真假、懂善恶,也能使人辨美丑,分好坏,这种能帮助人们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美好事物的作用,就是文艺的审美作用。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爱美、追求美的意愿和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7]的,艺术家总是按照美的规律、美的观念、美的形象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并以此去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能在人们的精神上引起一种愉悦的情感——美感,引导着人们去欣赏、热爱、追求美的事物,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调节精神,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获得美的享受。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就是指文艺的审美作用而言的。
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历来重视文艺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反作用,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根据时代的要求对文艺和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张文艺为政治服务,突出强调文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政治功能,这完全是基于时代的必然选择和现实斗争的迫切需要。因为在1942年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在那种虎狼成群、风沙扑面的严峻形势下,要求我们的文艺发挥其政治功能,为政治中心工作服务,为急风暴雨式政治斗争呐喊助阵,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应该的。再从当时的文艺现状来说,那时不仅有解放区的无产阶级文艺和国统区的进步文艺,还存在大量的封建文艺、反动文艺和汉奸文艺。这种多种文艺并存的状态,也要求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文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端正科学的政治理论导向,首先区分政治上正确与否,然后才去考虑艺术方面的审美感染力。因而,毛泽东特别重视文艺的政治功能,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从硝烟烽火的战场转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社会的中心工作也由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改革开放为标志,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时候,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已成为新的时代主题。于是,邓小平提出的文艺功能观也随之有了新的内容,他把“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功能,正是基于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针对理论界有关文艺与政治关系的争论,邓小平于1980年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我们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同时又说:“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肩负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强调文艺要弘扬时代主旋律,以积极审美的方式培育四有新人,振奋民族精神,要求文艺创作“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完全是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的必然要求,他在全国第六次文代会、第五次作代会的讲话中提出:“植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反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新生活的进程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立身之本。”进入新世纪,为了不断地把我们伟大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认为文艺要“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因此要求“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方面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自觉投身亿万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伟大实践,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努力生产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力作,积极推进我国文艺创新和繁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党和人民的期待,也是时代的召唤。”
根据党在不同时期对文艺提出的不同要求,我们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从社会现实出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近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和舞台剧作品已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电影《我的长征》、《云水谣》、《东京审判》、《三峡好人》等,如电视剧《插树岭》、《西圣地》、《诺尔曼·白求恩》、《雄关漫道》、《长征》、《乔家大院》、《激情燃烧的岁月》、《成吉思汗》、《士兵突击》等,如话剧《立秋》、《我在天堂等你》,戏曲《迟开的玫瑰》、《村官李天成》等,舞剧《风中少林》、《红河谷》、《红梅赞》等,音乐剧《大三峡》、《星》等……这些作品,或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洞察本质、明确方向;或坚持着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努力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楷模和全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或坚持着凝聚、激励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的时代精神,为我们正从事的伟大事业提供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或坚持着我们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引导全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崇高的道德风尚……
虽然我们文艺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商品化经济大潮的冲击,西方腐朽思想的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沉渣泛起,文艺和文艺工作者仍然面临极大的挑战。文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经济全面而深入的渗透,金钱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文艺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价值多元化,尤其是审美娱乐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泛娱乐化倾向,表现出媚俗化、庸俗化、低俗化乃至恶俗化的趋势,形成某种不健康或有害的价值导向;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的“告别革命”、“毁灭理想”、“躲避崇高”、“游戏人生”、“回归自我”,文艺评论中宣扬“融化信仰”、“削平价值”、“终止判断”、“消解深度”,都是缺乏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对有些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文艺的精神价值可言,之所以操弄文艺,要么把它作为私情表达或欲望宣泄的工具,什么个人隐私都可以借文艺来贩卖;要么把它当作谋利捞钱的手段,只要能谋取一己私利,便可以放弃人格尊严,专门瞄准人性的弱点赚钱,不惜迎合低级趣味,无所顾忌地忽悠、搞笑乃至恶搞。有人甚至公然宣称:法无禁止即自由,只要不犯法,就有表现的自由和炒作赚钱的权利。这些不良倾向严重危害了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面对众声喧哗,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急需引领、必须引领。毋庸置疑文艺要真正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必须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来进行创作。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8]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文艺发展的灵魂。有了这个灵魂,文艺的发展才不至于走上歧路,迷失方向。
2.守护共同理想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康庄大道,中国特色是它的一大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打造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作为重要内容,让民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体验中逐步地建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逐步形成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的文艺作品就是要讴歌为这个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社会实践和典型人物,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然,文艺为打造共同理想而实践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最迫切需要重视的是如何解决以正压邪问题、社会公正公平问题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有的写反腐败的作品,写官员怎样被腐蚀写得淋漓尽致,但却写不出更多的反腐措施,一味依赖清官的写法并不能鼓舞民众;有的写反黑的作品,则是邪气太重,正义之力显得孱弱,让人感到压抑;有的写人性的丑恶与堕落,体现不了社会提供的公正机制给予保障的希望,还有的写改革写建设顾不上绿色社会与和谐氛围的引导等等。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应将共同理想时刻挂在心上,严肃认真地检查自己的作品是否有与共同理想相悖的地方;作为文学评论工作者更应该有勇气对那些动摇共同理想的作品大声说“不”。
3.弘扬民族与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对几千年来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和提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对近30年来改革开放与大胆创新实践的总结和升华,作为文化自觉的表征,虽然前者重在传统而后者重在现实,但二者的共同坐标都指向未来。继承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力提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是为中华民族迈向未来并实现伟大复兴打造重要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爱国主义的文化传统。国家在统一与分裂的历史更迭当中,爱国主义对民族的影响力根深蒂固不可改变。爱国主义精神经过文学艺术这一载体的传播而使其更为深入人心,如屈原、杜甫、李白、辛弃疾、文天祥、岳飞、黄遵宪等,他们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然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神圣不可侵犯,这在红色经典的改编争论之中已经得到证明,在一些优秀电影电视剧如《亮剑》、《八路军》等被观众热捧之中也已得到证明。我们还可看到,前苏联文学所形成的二战文学模式,其中反法西斯与爱国主义传统至今依然在俄罗斯的当代文学中闪烁着光芒。文艺通过形象对人的精神与心灵发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改造作用。缺乏它,人类的心灵会干涸;扭曲它,民族的精神也会受损害。当代文艺学在弘扬爱国主义方面应不遗余力,并且大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与塑造是当代文艺面临的新课题。改革开放初期产生过一批歌颂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创新的作品,那时候的人物创造主要表现在如何发掘他们的求实敢闯精神、高尚的情操以及推动改革事业向前发展的积极进取精神。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与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如何是创新也越来越难以把握,文艺工作者在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也越来越少,文艺作品如何准确地把握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了新考验。面对此种情况,文艺工作者也要以创新的精神鼓励自己,迎难而上,做探索与钻研的有心人,立于时代的潮流之上,写出改革的艰难与成果、创造与创新的艰辛与欣喜,为创新型国家的实现和时代精神的弘扬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引领社会风尚
中国社会历来就是一个最讲伦理道德的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正是中国文化中最有闪光点的东西,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仁、义、礼、智、信”再到“忠、孝、节、义”,中国社会很早就建立起了一套以仁爱、人本、讲理言信、尽忠尽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同时将个人的伦理守则与为国家效力的伦理守则和程序规则结合起来。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在继承与弘扬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根据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的新的伦理观和道德价值标准,它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任务相一致的。当代文艺要自觉维护和宣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创作风尚,让读者从作品中找到辨别是非善恶、判断行为得失的镜子,正人正己,从而为全社会形成新的良好的道德氛围和伦理标杆尽到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要通过一个个阶段、一步步措施来逐渐积淀而形成的,文艺工作者在为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的过程中,来不得半点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想法与做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说到底,也是一个培养公民的现代人格、培育与时代节拍相符合的新人文精神的过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人的心灵与精神园地上培养出一套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积极但不能急于求成的心态和扎实有效的措施。文艺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文艺的大方向,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创作,使我们的文艺能够于润物细无声之中,培育全体国民的高尚的理想情操和价值观念,鼓舞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希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也必将实现伟大的复兴!
【注释】
[1]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3]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第3页。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5]《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96页。
[6]《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99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
[8]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