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中国语境下艺术的社会功能
曹骏扬
【内容提要】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其他文化形态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面对中西艺术融合的困境和现代社会生活的挑战,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矛盾和困难,其社会功能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和弱化,亟须得到中国艺术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和有效改善。
【关键词】
艺术 当代中国 社会功能
艺术作为精神文化的一种形式,其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环境,艺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激进的艺术家是如何的敏感与反对,艺术产生于社会又给予社会以影响确实是不争的事实。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非常重视艺术的这种影响,他认为“如果与建筑、小说、戏剧给人带来的影响相比,那么所有反省式的说教,在道德方面所造成的效果之和也是不足取的”。[1]怎样让艺术对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生尽可能大的积极作用,一直是人们思考和探寻的永恒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物质、精神方面的巨大变化和种种挑战,发挥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强大功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
从艺术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深深打上了人类社会的烙印。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发展。它源于社会生活,又反作用于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反过来又给予经济基础以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复杂的精神活动,一种社会现象,艺术又对于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起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谈到艺术对社会的影响,艺术社会学家阿诺德·豪则尔对此评价道:“社会对艺术的影响常常不是那么清晰可见的,但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不管这种影响如何微不足道,都常常是引人注目的。”[2]
对于这种巨大的社会功能,人类早已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古希腊艺术就在希腊人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古老的神话和各种各样的史诗、戏剧、音乐,都是希腊教育的重要教材。在中国,艺术对社会的重要影响更是被众多智者贤人所认识并加以论述。孔子就以“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3]来概括诗歌这一艺术形式的社会功能。在这里,“兴”指感染、暗示、启发人们的意志;“观”指人民可以通过诗歌来认识社会现象,考察实践的成败;“群”是说诗歌可以帮助人们互相切磋交流,提高彼此素养;“怨”则是说人们可以用诗歌来批评和讽刺社会的不良现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在当代,人们把艺术的这些社会功能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认识、评价功能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再现现实生活的图景,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给人以不同程度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如电视艺术可以充分调动先进手段和艺术手法,将大致宇宙天体、小到纤尘细胞的广博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广大观众,使人们在欣赏电视画面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科学知识。除了对自然的认识,艺术更有助于人们对社会、历史和人生有更广泛而深入地认识。优秀的艺术作品会集中地表现一个时期的历史背景、生活状况,并体现出这一时代、这些人们的思想情感,给人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从而认识人生的真谛。马克思指出,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等人“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4]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作“俄国革命的镜子。”毛泽东更曾经告诫人们至少要读三遍《红楼梦》,才能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真实状况。
在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历史的同时,艺术的表现和反映并不是完全如镜子一般被动、呆板地单纯反射。人们通过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和现实,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评价。艺术家按照自己对历史、现实生活的价值判断,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告诉人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需要赞颂、什么应该批判。这种作用有的时候是十分巨大的。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揭露了美国南方蓄奴制度的野蛮和残酷,这就激发了人们酝酿已久的反蓄奴制度的情绪。林肯总统曾称赞作者是“写了一部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虽然是比较幽默而夸张的赞许之辞,但不可否认,这部小说在解放黑奴的运动中,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教育、沟通功能
在帮助人们认识、评价的基础上,艺术还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表现在艺术作品能使人们对社会和人生采取正确的观点和态度。我们把优秀的艺术作品称作“生活的教科书”,它既教人们认识什么是生活,又教人们如何对待生活,怎样去生活。荀子曾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5]在他看来,礼要求人们在行动上、诗要求人们在思想志向上、音乐要求人们在调和性情上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鲁迅先生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深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6]当然,不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能有非常强烈的教育作用,但一切艺术都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具有其一定的教育作用。
在艺术的传播过程中,还对人们起着沟通、协调的作用。艺术是超出我们个人的命运界限、增加我们的经验和扩大我们与同类交往的一个模式。托尔斯泰曾多次指出:“艺术……将变成是人类走向团结和进步的手段。”[7]“只有传达出把人们诱导到兄弟般团结的感情的作品,或者传达出把所有的人联合起来的那种普遍的感情的作品,才能算是艺术。”[8]艺术反映社会生活,但又是超越了民族、语言界限的隔绝。比如舞蹈,就能超越国家、种族、地域和语言文字的限制,以形象的肢体语言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使人们增加了解,增进友谊。人们在艺术中达到人类在情感生活上的相通和一致,通过艺术使个体理解他人的内心活动,从而使自我和他人达到沟通和理解。这种自然而然的沟通效果,是通过其他意识形态方式很难达到的。
3.审美、娱乐功能
在艺术具有的众多社会功能中,审美是最基本的一项。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具有培养人的审美兴趣、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增进人的审美素养和端正人的审美观等方面的功能。恩格斯在《德国民间故事书》中写道:“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农民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傍晚疲惫地回到家里时消遣解闷,振奋精神,得到慰藉,使他忘却劳累,把他那块贫瘠的田地变成芳香馥郁的花园;它的使命是把工匠的作坊和可怜的徒工的简陋阁楼变换成诗的世界和金碧辉煌的宫殿,把他那身体粗壮的情人变成体态优美的公主。”[9]这正生动地说明了民间文学可以而且应该帮助劳动人民暂时忘却劳累和艰辛,获得精神上美的享受。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家也非常重视艺术的审美功能,如宗炳的“畅神说”,姚最的“悦情说”,张彦远的“怡悦情性”说,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艺术的审美功能。
当然,艺术不是科学,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首先是建立在其独特的娱乐功能上的。特别是审美和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的。艺术的娱乐功能主要体现在艺术活动中人们通过审美,在精神上得到享受和愉悦。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的目的应被规定为: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情欲,使他们再活跃起来,把心填满;使一切有教养的人或是无教养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凡是人在内心最深处和最隐秘处所能体验和创造的东西……在赏心悦目的关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10]在欣赏和创作艺术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摆脱日常生活的许多外部限制和拘束,自由而本真地享受生活,追求美的真谛。通过这样的体验,人们还可以在身心上得到放松和调节,并得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特别对于忙碌而沉重的现代社会生活,艺术具有更明显的现实作用。
二、艺术的社会功能随时代变迁发生着变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结构可以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类。上层建筑就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制度和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综合。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治、法律制度;二是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艺术等。显然,艺术是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被人或人的群体生产出来的,因此,它也就如社会意识形态的所有形式一样,是受各种物质条件影响的。随着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艺术这一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形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在审美、认识、教育等基本功能保持一贯的基础上,艺术的地位和功能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1.前现代社会艺术的功能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在科学、宗教、法律等理性色彩浓厚的意识形态尚未诞生或尚未成熟的原始社会阶段,艺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关于原始艺术的价值,格罗塞指出:“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民族,艺术都是一种社会的表现,假使我们简单地拿它当作个人的现象,就立刻会不能理解它原来的性质和意义……古代的著作者,总是把艺术看作公共事业的。”[11]
无论是原始的舞蹈、音乐还是绘画,这些艺术形式都体现了生活在原始时代的人们面对无情的大自然,积极、勇敢、团结的精神面貌,记录了他们在恶劣条件下不断斗争以求生存的生活状态。比如,以模仿自然和劳动场面为主的原始舞蹈,在语言比较简单贫乏的条件下,起到了组织和激励人群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格罗塞指出:“舞蹈和诗歌它们的根本特性好像生来就是去加强和扩张社会的团结。”[12]但是,由于受到物质生产水平和文明程度极其低下的限制,艺术的地位和功能往往被限制在巫术或类似巫术的范围内,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进入古代文明社会阶段,随着物质生产水平地快速提高,人类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科学等各方面都得到大幅度地提升,艺术逐渐脱离巫术,成为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的形式。艺术的社会功能得以更大地发挥,反过来对社会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人类艺术在漫长的古代文明社会中,其社会功能仍不能得到独立的体现,往往是结合于古代社会两种最基本的精神形态——宗教(以西方社会为代表)与伦理(以中国社会为代表)中的。在这种处境下,艺术往往容易沦为统治阶级集权统治的思想工具,政治企图、国家权力过多地渗透甚至侵占艺术,使其独立性和追求“真、善、美”的本质特征遭到弱化。
2.现代社会艺术的功能
艺术获得真正的独立是在现代社会。也可以说,艺术逐渐具有了鲜明的“现代性”色彩。关于现代性,理论界有很多说法,但至少都包含三层意思:第一,从精神发展的历程上说,它是人的主体性确立的表征;第二,从社会运行原则来说,现代性是合理性的产物,是人按照自身的理性所建造的自己的世界;第三,从知识学的意义上来说,现代性给定了不同的知识模式以相对的独立性。[13]
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不断寻求人自身的独立、自由和尊严,力图从神的手中夺回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另外,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不断对自然现象取得成功的解释,更加深了对自身存在和价值的认识和肯定。然而,在人的自信和控制欲空前高涨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发现科技文明虽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但同时,它也为资本主义的精神文化(尤其是古典传统)和生存条件(主要是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性的后果。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永远存在着科学和技术推动的文明进程与价值和理想引导的审美生存方式的矛盾冲突。作为现代性重要形式的现代艺术,也同样充斥着这种矛盾的意味。一方面,现代艺术必然受到现代文明社会种种物质条件的影响,带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理性色彩;另一方面,它又不断地对现代社会种种“非人”性进行着批判、反抗和叛离。
18世纪末兴起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首先倡导反对墨守成规,主张标新立异,认为艺术并不存在统一的、不变的法则,艺术应该是创新的、自由的、表现人性的。如奥古斯都就认为文艺批评不应该有统一的客观标准,他说:“我们不仅是作为人,而且是作为个人,被一部艺术作品所感动,……绝对没有什么科学教导我们纯客观地、普遍有效地进行判断。”[14]这之后的现代派(或称先锋派、现代主义)艺术进一步向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对人类情感、道德、信仰等一系列精神层面的破坏举起了批判的大旗。这种批判一方面给逐渐进入成熟、稳定阶段的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改变,但同时也对社会,包括文艺发展本身带来一些消极因素。比如,不少现代派艺术家的批判并不是直接针对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针对艺术传统和规范的。现代派作家把资本主义的危机看作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危机,在他们的作品里充满了孤独、绝望、荒谬、抑郁等消极的情绪。而一些比较极端的艺术理论家和实践家,甚至否认一切艺术固有的传统和规范,把艺术形式领域里的“造反”都视为“革命”。一些人则将艺术逐渐私人化,反对艺术家与社会广泛接触,宣称艺术是个人的事情。进入20世纪,现代大众文化艺术兴起。它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其传播、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以往各种艺术思潮无法相比的。关于大众文化艺术的利与弊,现在还是人们不断讨论的热点。这些现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也使传统的艺术功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三、中国当代艺术社会功能的缺失
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并且越来越与世界接轨、同步了。其中,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重要形式的中国当代艺术,也势必在具有时代共性的同时,还具有当代中国社会的特性。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挑战和困境,这使得其社会功能没有得到足够的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和弱化,形成缺失。
1.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和困境
(1)在“中西融合”中面临的困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呼声越来越高,“全球化”已不仅仅发生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方面了。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也必然要进入相互交流与合作的阶段。但是,艺术的融合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面临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艺术家或艺术理论家常常陷入文化碰撞和审美冲突的困境。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经历了殖民、后殖民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强势文化的挤压,导致在艺术上往往缺乏主体性和自信心。
在这种中西文化严重失衡的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观念和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现代观念的冲击。如今,西方艺术观念和艺术批评理论逐渐成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主体话语,西方价值标准成了品评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依据。传统美学理论不管是糟粕还是精华则全都很容易被划入“陈腐”的行列。另外,一些西方国家把文化艺术也作为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作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开发内容,并为推行其价值观采取了一系列文化策略。在这种强势文化和艺术理念的冲击、挤压下,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由于缺乏传统优秀审美基因的良好继承,在日益国际化的世界文化舞台上,丧失了来自文明古国应该具有的审美自信和文化姿态。到最后,甚至出现了只有在西方得到认可的艺术作品才是成功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这样吊诡的状况。有些人甚至为了得到西方的认同而按照西方“愿意看”和“喜欢看”的标准任意扭曲现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艳俗文化”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他们套用西方的艺术语言方式,掺杂中国的政治和民俗符号,展现出一个西方人愿意看到,而实际上和现实的中国市民阶层无关的“中国”。这样的做法显然已经违背了艺术追求“真”的初衷,不可能对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挑战
“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使人对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有了空前的认识和自信。但是,“现代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以往从未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这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和空前繁荣,中国现代社会也迅速步入了“消费时代”。消费社会是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降临而出现的。后工业社会,指科技理性摧毁人的生活理性,激发、诱导、塑造人的感性欲望的社会。科技理性成功地塑造着、满足着人们的爱好、需求和生活风格。它使每个人都变成了消费者,每件物都变成了商品。消费是最显眼的社会活动,并且几乎成了所有其他社会活动的共同目标。在这种境况下,商品绝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所需的物质实体,如食品、服装、日用品等,还包括为充分“享受”生活和精神满足而生产的符号、影像。因此,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角色和功能上的转换。比如在一定程度上,艺术的自主创作跟从于文化的市场生产,艺术欣赏转化为文化消费,艺术的小众传播转变为艺术的大众接受。
工业文明让人们遵从利益至上的目标,艺术的氛围被最快制造的方式改变,便捷的方式可以将自己推到商业价值的高端。也正因为对这种快捷的、功利的利益的过度追求,我们实际走进了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文化艺术产品及其文化艺术活动主要由官方提供给公众,并借以进行意识形态控制,重视的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化的逻辑已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艺术品完全成了“商品”,艺术创作事业也成为一种“产业”。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已经失去了它传统的功能,“现在几乎每个人的手指尖都能有出色的艺术作品,只要他转动电视机旋钮,或走进杂货店就行,这点是好事。然而在这种扩散中,人们变成了复制艺术品的文化机器上的齿轮。”[15]这种趋势在艺术界的泛滥,导致独立的艺术精神的不断消解,艺术家的作品被资本炒作包装,为创造商业利益而存在。世俗化、庸俗化的感官宣泄和寻求市场价值的强烈愿望,削弱了艺术家追求人文价值的热情,弱化了当代艺术应有的锋芒和精神力量。艺术家原本被本雅明称为“抒情诗人”所特有的社会责任和情怀也不断被消解、异化。市场的喧嚣带来了社会的整体性浮躁,人们思考的更多的是个体自身、个体权益,而较少站在社会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回避崇高、不谈理想,仅仅关心自我、当下的情境,或是满足于在虚拟的玄幻、戏说情境下的轻松惬意。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为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提供巨大支持的同时,也与艺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受现代科技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实用”、“合目的性”成了一种重要的审美标准,对人感性方面的满足成为人们评判艺术品的主要尺度。显然,这与艺术的本质和功能是相悖的。黑格尔说过:“在艺术里,这些感性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是为着他们本身或是他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呼唤起反应和回响。这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16]
正如著名美学家叶朗在其《现代美学体系》中说的:“科学技术的反审美性质,主要表现在技术统治的反个性、强制性和破坏性三方面。”[17]讲求高效、统一的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已经深入骨髓,而且无远弗届了。在这种境遇下,人的个性容易被消解,感觉趋于麻木,而这些正是艺术创作最致命的大忌。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先进的传媒手段,而其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图像文化的空前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文字文化和抽象艺术形式逐渐走向边缘,而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便捷更使传统艺术的存在、传播方式濒临消亡。现代工业社会的结构、城市生活机械的规律性,个人对于公共行为方式不可避免的适应性,使人们倾向于群体的思想方式,并且通过报纸、电视、电脑、广告牌,实际上是通过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一切东西,使得这种倾向不断地强化。所有要记录下来的事实,要决定的事情,要被人接受的解答,都事先安排就绪以便让人们囫囵吞下。一般说来,人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且对此他们也感到心满意足。这样的环境,使文化艺术的革命性冲动耗尽,反叛精神衰竭,我们的思想、情感、习惯、审美在耳濡目染中日渐改变。这也是近些年来,有创新意识和深刻内涵,能够唤醒、激励和教育人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2.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功能存在弱化和缺失
在现代社会矛盾和中西文化冲突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在许多方面,其社会功能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弱化和缺失。
(1)认识、评价功能的缺失
认识和评价是艺术社会功能中的重要方面之一,而这种认识和评价,首先应该是建立在坚持艺术真实性的基础上的。在中国当代,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真诚地反映中国当代现实和当代中国人的情感及精神,并加以评价的。但是,在中国当代语境中,受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被很多当代艺术家所不齿。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有不少艺术家不再关心和反映中国当代人民的生活和精神,而是以追求无序、荒诞为创作理念,为获得轰动效应,制造一些新鲜刺激、甚至惊世骇俗的“前卫”艺术作品。这样的作品,不仅不能让外国人认识真实的中国社会,甚至连中国人自身都无法理解和接受,又何谈“认识”?在此基础上的“评价”也就很难让人信服了。
(2)教育、沟通功能的缺失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正确反映生活的基础上,会通过艺术家的选择、加工和改造,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获得陶冶,在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方面得到提高。但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受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种“去道德”、“去文化”,甚至是“反道德”、“反文化”的倾向。一些艺术家把一切规则、秩序甚至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作为革命的对象,消解善恶的边缘,片面强调“人性”、“自由”。如前些时间热映的电影《色戒》,就是因其将所谓“人性”凌驾于社会道德和民族大义之上而引起了众多争议。还有不少艺术家将艺术创作完全作为一种私人的活动,不关心社会、不关心他人,而只沉湎于自己当下的个体情感和体验。这样出来的作品也就往往表现出艰涩奇诡、不知所云的效果,完全无法与受众达到互动和沟通。因此,在当代艺术出现粗俗化、低端化的一个极端的同时,还存在脱离群众,“曲高和寡”的另一个极端。
(3)审美、娱乐功能的缺失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艺术主体美感体验升华、外化凝结的结果。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受到艺术美魅力的作用,不仅在此过程中得到娱乐和享受,而且可以提高对美的欣赏水平,提升人格。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模仿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一些人将反人道的行为作为创新、把艺术的审美变为审丑,解构“美”的本质含义。不少当代艺术作品弥漫着消极、颓废、病态的气息,充满荒诞、发泄,乃至污秽和血腥。这些作品往往贴着“个性”、“现代”的标签,为争夺商业利益或社会关注,多为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之物。如此的“艺术”不仅不能给人带来思想上的教化和精神上的陶冶,反而会混淆视听,让人对善恶、美丑失去应有的辨别能力,已经完全背离了艺术“审美”的最基本功能。
四、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功能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中国艺术也正随着社会的转型而不断实现自我转变。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着进一步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契机。因此,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功能更亟待重新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针对近些年中国当代艺术社会功能的弱化和缺失,在正确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成熟面对现代生活挑战以及提高艺术工作者个人素质和责任感等各方面,中国艺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付出。
21世纪是一个沟通越来越频繁且深入的时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必然也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作为重要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式的艺术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与世界,特别是西方文化艺术展开更多的对话和交流。但是在进行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中国艺术必须始终保有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令世界瞩目,那种一味模仿、依附、讨好西方的“侏儒式的文化形象”是与中国崛起中大国的形象决然不相匹配的。在这种境遇下,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重新梳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挖掘传统艺术中具有普遍意义、进步意义的部分和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将其与当代艺术相衔接,并敞开胸襟主动接受西方艺术的冲击,积极借鉴西方艺术发展的成功经验。这样才能营造出平等和平衡的中西艺术对话、融合的条件,不仅有利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艺术尤其是进入“现代”进程相对被动和滞后的中国艺术,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是现实的,也是无可回避的。面对现代社会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矛盾以及中国当代社会特有的问题,我们必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慎重地对待。在市场经济制度不断成熟的现今,文化艺术不能随波逐流地完全沦为以经济利益衡量的“商品”。艺术始终要担负起它固有的社会功能和责任,必须具有高尚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中国当代艺术应当担负起关切当代中国人生活现状和精神世界的使命。艺术家可以批判人性和社会现实,但对最真实的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活动的关心和反映,始终是进行艺术活动的前提。对于这一点,政府和一些社会机构应该对艺术的健康发展给予应有的保障和扶持。要让艺术不沦为物质利益的牺牲品,就需要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政策制度。这在保障艺术家的基本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当代艺术的非理性无序发展。
在社会、文化、制度等大环境改善的同时,提高当代艺术工作者自身素质和责任感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务之急。自身素质包括了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首先应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习,提高艺术工作者的文化综合素质,掌握充足的哲学、历史、法律等知识储备。这些不仅对于优秀艺术品的创作非常必要,而且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抵御不良诱惑影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艺术工作者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人文领域,而应该更多接触、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知识、扩大眼界,并寻找到现代社会中艺术与科技紧张关系的合理调和、相互促进之道。最后,艺术创作绝不能仅仅作为艺术家的私人活动,艺术工作者素质的提高还要落实到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检验自己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体现出艺术追求“真善美”的一贯宗旨,发挥出艺术应有的社会功能。
【注释】
[1]转引自桑原武夫:《文学序说》,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1页。
[2]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3]《论语·阳货》。
[4]马克思:《英国资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686页。
[5]《荀子·儒教》。
[6]鲁迅:《鲁迅论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7]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83页。
[8]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83页。
[9]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14页。
[10]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中文版,第57页。
[11]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9页。
[12]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39页。
[13]参阅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4]伍蠡甫:《欧洲文论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57页。
[1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5页。
[16]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6页。
[17]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