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析高校校园的审美文化建设

浅析高校校园的审美文化建设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校园的审美文化建设,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和光彩诠释着大学精神的内涵。培育高雅和谐的校园审美文化,遭遇的第一个挑战即来自社会这个大环境。因此,如何有效地引领高雅和谐的校园审美文化,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建设高校校园审美文化所要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浅析高校校园的审美文化建设

吕 品

【内容摘要】

高校校园的审美文化建设,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和光彩诠释着大学精神的内涵。在当前,高校的审美文化建设正面临着三大挑战,既有来自社会外部的挑战因素,也有来自校园内部的挑战因素,还有来自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挑战因素。如何迎接这些挑战,构建高雅和谐的校园审美文化?本文试从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些经验,尝试探讨建设新时期高校校园审美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

高雅艺术 审美文化 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

高校校园的审美文化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和光彩诠释着大学精神的内涵。而审美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对高雅艺术的认可、推动和弘扬。对于大学生来讲,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宽厚的胸襟、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真挚的爱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基础,那么审美文化教育正是以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用其自由、超越的审美情趣使人的欲望受到规范、节制、净化,从而陶冶和塑造一种超越人生的境界,赋予人们一种超脱精神和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校园审美文化的这种功效落实在学生个体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上,将会使学生个人素质在夯实的道德素质基础上走向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如果落实到学生群体素质的陶冶与塑造上,那将会使整个学校和谐有序地发展,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

一、高校校园审美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1.来自社会变革和转型的挑战

培育高雅和谐的校园审美文化,遭遇的第一个挑战即来自社会这个大环境。当前,我国的各项改革事业正逐步深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走向完善,但随即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这是个高度物化又充满浮躁的年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快速运转,人们的思维认识往往跟不上商业高速运转的脚步。高校作为社会的前沿,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也往往最敏锐,这就不可避免的最早感知社会的这种变化,影响校园的审美文化建设。一方面,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才市场的空前活跃,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为高校带来了活力。但另一方面,转型期的社会尚不成熟,许多社会关系尚未得到理顺,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师生的思想认知带来了困扰和迷惑。

因此,如何有效地引领高雅和谐的校园审美文化,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建设高校校园审美文化所要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2.来自校园文化自身发展的挑战

改革开放使文化领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东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与文化现象,都展示在师生的面前,给校园文化带来了空前的活跃和繁荣。首先,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带来了全方位文化在校园的交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缩小了各种不同文化间的距离。当先进的科技、智理知识流入校园时,其文化的渗透也显得更为迅速。面对卫星、电视、电子信息网络,校园里接收的是跨越国家和民族的全球文化。其次,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新技术相适应的新的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消费方式得以确立和强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现代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使工作、学习、生活的频率加快,也带来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观念和意识。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校园里同时并存,但尚未达到和谐统一的状况下,其相互碰撞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近几年来,大量西方文化以多种形式涌入,和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的冲击,造成了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在一些师生中被冷落和疏远。传统文化被简单地当成与现代化不适应的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和荡涤。一些师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贬低民族文化,这严重地影响着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我们有必要和有义务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本民族文化,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其做出科学梳理、现代诠释,同时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使之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

3.来自现当代文艺审美心理异化的挑战

进入21世纪,“娱乐”在诸多领域成为至高无上的准则,社会形态的转型变迁折射在文学艺术领域则表现为主导文艺领域的艺术观念、审美理想、欣赏情趣等发生大规模移位。文艺的审美理想出现了一些“异化”的不和谐音符。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状态:

消解神圣,逃避崇高。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思想解放、体制转型与观念更新,全球化带来的经济一体化、文化资本化,以及技术浪潮下信息传播的媒介革命,使得艺术作品中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颠覆神圣的态度常有发生。表现在互联网上尤为突出。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媒介支持了这种价值选择,在网络文化活动中,网络玩家们纷纷质疑生活的终极意义,享受当下,娱乐眼前,把玩感觉,轻松心态,这成为网络生活中很普遍的精神生态。他们把神圣化作笑谈,将崇高演绎为游戏,用喜剧冲淡忧患,以笑料对抗生活的沉重,用这样一种态度来抒写网络文化产品,作家们不是在沉重生活中挖掘真善美,而是消解真善美。这种对神圣东西的消解,根本不分辨神圣的东西的真伪和是非,而是将一切神圣的东西一律庸俗化。

“渴望堕落”,追求快感。前几年,中国文坛出现了一股“身体写作”的风潮。木子美、九歌等一系列女作家,她们纷纷以暴露自己的隐私及夸张的身体描写吸引了一些读者,这也被认为是迎合市场的一种策略。当大众的审美需求的是寻求堕落的快感,这些以身体为写作素材的作家便会层出不穷。正如学者钱中文所认为的,在消费主义时代,人体本身也变成了消费,于是文学从世俗走向了粗俗,从原来的形而上走向了形而下,从头脑的写作走向了下半身的写作,然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物质丰富,精神却匮乏的一个象征”。

从审“美”到审“丑”的发展。人们都生活在向往着真善美的伊甸园,美是大多数人们潜意识中所认可、肯定和追求的价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也在营造着“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高尚的道德塑造人,以美好的情操陶冶人,以优美的艺术感染人”的向上氛围。然而,商品经济也孕育了一个喜欢哗众取宠的媒介。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看“作秀”,喜欢“去审美化”,喜欢看“丑”,似乎屏幕上语不惊人便不能休。于是中国出现了诸如芙蓉姐姐之流的“以丑为美”的大众明星,而他们也正契合了大众从审美到审丑的审美过渡。电视屏幕上,充斥着过度娱乐化的综艺节目,报纸杂志上,更以噱头、假新闻吸引读者,至于网络,那更是以“博出位”为荣。

从这三方面来看,校园的审美文化建设需要合适的形式,合适的载体,合适的方式方法,需要正面高扬和谐、高雅、向上的旗帜。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二、构建高雅和谐的校园审美文化

1.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核心,在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引领下,建设高校校园的审美文化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已经被检验的真理,是中国人民从百年的斗争自发、自觉选择的道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核心来指导来进行审美文化建设,可以帮助人们在纷繁万千的现象把握本质。尤其是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当前,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和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高校校园里充斥着各种思潮的影响,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高校审美文化,就首先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核心来指导校园审美文化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观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教育师生,用先进科学的文化思想和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引导广大师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1]

从另一角度来说,高校的审美文化建设还离不开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引领。审美理想的发展受制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水平、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是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的折射,凝聚着民族的阶级的情感和愿望。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理想是社会主义时代意识形态性质及其审美价值追求对艺术评价标准和艺术创造尺度的感性形式的理性渗透。社会主义审美理想和当前高校校园的审美文化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校园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对广大青年学生影响重大。[2]

因此,构建高雅和谐的校园审美文化,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核心,坚持在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具体引领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审思、吸收中外古今的各类文化营养,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不断推动自身得到丰富和发展。

2.从理念形态、实践形态、外观形态三组概念入手,建设高校校园的审美文化

校园审美文化现象的呈现形态是多样性的,既有理念形态的,也有实践形态的,还有外观形态的。通过对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梳理,我们可以理清思路,从整体上把握对高校校园审美文化的构建。

所谓观念形态的校园审美文化,集中表现为校园审美意识的传播、交流、碰撞与接受,属于形而上层面,其中既包括课堂讲授的传播方式,更包括课外交流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校园的人际关系交流。

观念形态的审美文化是高校审美文化的基础,具有指导意义。一种良好的观念形态的审美文化,代表着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同时这种审美文化又要在校园审美实践中接受检验,求得深化,其生命力就存在于渐趋深入的校园审美实践中。

所谓实践形态的校园审美文化,集中表现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文化景观。当前大学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大学生们纷纷加入各类社团组织,在社团活动大显身手。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为大学生表达审美感悟、体现审美创造、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机会和舞台,也为校园审美文化发挥育人功能提供了现实基础。正是在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中,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得以校正、发展、强化。

所谓外观形态的校园审美文化,主要表现在校园的建筑景观、园林景观以及教室、宿舍的美化等方面。大学的审美文化离不开环境文化的提升作用。整洁的宿舍环境,浓郁的海报文化,宜人的校园环境,都可以从实际的生活中给大学生以灵感、以启示、以训诫。可以说,在外观形态中,校园审美文化是另一个重要的侧面,可以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校风特色和整体风貌,进而也能以特殊的方式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

三、不断创新校园审美文化模式——为上海戏剧学院为例

大学的审美文化模式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话题,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和各所大学自身不同的特点,校园审美模式呈现出多样性。但毋庸置疑的是,大学的文化和精神总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之一,大学生和大学的审美文化,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和人口素质。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校园审美文化建设模式,以应对时代发展对大学办学水平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

上海戏剧学院在构建高校校园审美文化时,就紧密联合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积极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弘扬高雅艺术,繁荣校园文化。

1.以深化艺术教育为抓手,努力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欣赏与创作能力

上海戏剧学院自成立以来,就充分体现出艺术院校的办学特色,即在60多年中外合璧的戏剧教育传统、上海城市文化海纳百川的独特背景、学校综合艺术学科的专业环境、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共同作用下,植树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人才。各院系每年都会举办活动,或引进专业院团演出,以深化戏剧艺术教育为抓手,努力提高本校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例如,2009年4月,在上戏校园里上演的戏剧演出多达30多场,平均每晚都有一场艺术盛宴在等待学生观看,戏曲、话剧、音乐剧、东方的、西方的……演出层出不穷,样式繁多。在这样一种文化熏陶下,上戏学生的文化品位不断得到提高,专业创作能力也日益精进。近年来,学生原创作品不断呈现。例如05级学生原创话剧《你悲伤的说我有病》、《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等,这两部大戏完全由学生自行选择剧本,筹建剧组,学生导演二度创作完成,在思想上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创新,体现了学生原创作品的特点。再例如,深受师生好评的原创话剧《绝杀》,即是由戏文系牵头,联合导演系、表演系和舞美系多个年级、多个专业的优秀同学共同打造完成。在这部话剧中,编剧朱舫是戏文系04级学生,2008年获得上海市文艺人才创新奖;导演马玥更是校园中耳熟能详的优秀学生,在本科期间已经独立导演完成多部小剧场话剧,部部作品皆有良好的口碑;制作人陈珊珊是戏文系06级艺术管理专业学生,曾参与制作多部小剧场话剧,积累了相当的话剧制作经验……多元而强大的制作班底是话剧《绝杀》在宣传上的一大亮点,同时也体现了鲜明的学生原创色彩,《绝杀》拥有了更为完整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上海戏剧学院还把视角投向了全上海,利用大学生戏剧艺术实践基地这个载体,吸引各高校大学生前来接受与戏剧艺术相关的课程培训。迄今为止,基地已经举办了8次培训班,内容包括了“戏剧编剧技法”、“表演导演元素训练”、“演讲与主持人训练”等。通过举办培训班,上戏的艺术特色得到了普及和推广,有更多的大学生为之得益,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一并得到了提高,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和专业素质,为戏剧艺术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接班人。

2.以艺术特色活动为载体,努力扩大校园文化的审美内涵

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仅需要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活动来体现,更需要学生们用热情积极的态度来参与,通过实践来感知、体味高雅艺术的品位。而学生也必然是校园审美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师生结合,共同实践,共同探索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以艺术特色活动为载体,不断地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审美内涵,是近年来上海戏剧学院一直为之孜孜不倦探索的道路。例如,2006年6月,我校围绕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技巧,展开了四次全天培训。来自全市20多所高校的40名大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随后,我校举办了上海市大学生“学习十七大精神演讲比赛”。来自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等全市26个高校的学生参加比赛。在参加比赛的选手中,不乏曾参加基地“演讲与口才”培训的学生。

这次演讲比赛,不仅让大家充分领略了语言表达上的魅力,理解了演讲对于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意义,同时站在这个舞台上,不仅是一个对他人表演的场所,更是一个锤炼和升华自己的地方。大家所做的不仅是一个展示,更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语言的锻炼和提高。不少参赛的选手表示,这次演讲比赛不但让大家得到了交流和锻炼,同时也让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微观来说,大学生要积极建设和谐校园,走出校门,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军,应该更要积极地加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新时期的大学生要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为踏入社会、服务社会作充分的准备。

显然,以艺术为抓手,在欣赏中注重实践,通过实践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教化和熏陶,为探索高校审美文化的培养塑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这也是校园审美文化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一种有效方式。

3.以普及校园高雅艺术为背景,不断扩大校园审美文化的社会辐射效应

近年来,上戏不断发挥艺术院校优势,带着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小品、舞蹈逐渐走出校园,走进兄弟院校,走向社区,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回馈给市民,不断扩大校园审美文化的社会辐射效应。

如2007年国际天天演活动,上海戏剧学院承担了首日开幕式和单日专场的演出,派出了以舞蹈和戏曲为主的节目,学生们用精彩纷呈的演出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好评,也同样把上戏的文化内涵和精华传递到观众心里。

与此同时,学生们还不断发掘审美文化创作的源头。他们走向社会,走进社区,积极发现生活的细节,把表演创作的源头深深植根于社会。2007年正值上戏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10周年,作为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志愿者在暑期开展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艺术培训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话剧《成长进行时》就是以此培训活动为素材,由学校的文化志愿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同排演,全面反映上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汇报作品。该戏讲述了三名文化志愿者在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作为一群孩子的戏剧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将一群来沪务工人员子女们引入了童话般的戏剧殿堂,而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每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学生所要面临的成长考验的故事。《成长进行时》首演的反响强烈,演出始终剧场的气氛都非常热烈,表演精彩时笑声不断,掌声热烈。观众们都认为这出戏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诸如《成长进行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上海戏剧学院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题材“请”进来,进行艺术创作,在把作品“送”出去,在观众中接受考验,这一来一往,赋予了作品无比鲜活和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沟通,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共鸣。校园文化不应该仅仅只是“阳春白雪”,应该要积极融入社会中去经受锻炼。而艺术,本体也是发源于社会生活,校园的文化艺术演出更应该去呼应这种本源的呼唤,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去争取更多的观众,拓宽更广的演出观众面,去关爱更多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因此,通过送戏上门,进社区、进机构,通过普及校园高雅艺术,校园审美文化的社会效应大幅提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到:“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毋庸置疑,在这样一个要求下,进行校园的审美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大学生艺术人文修养的需要。这不仅仅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职能部门的落实、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同样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把课堂审美文化、课外审美文化实践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多维度地进行审美文化教育,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审美文化建设新模式。

【注释】

[1]王君:《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刊。

[2]张鹏、曹迎、李青合:《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审美文化建设新模式》,《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