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体性探索的不同思路

主体性探索的不同思路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讨论中,西方哲学有关主体性的思想受到高度关注并成为重要的理论参照。康德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主要归结为思维范畴的主体性、理性认识的主体性、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其代表主要有克尔凯戈尔、海德格尔、萨特等。这种非理性主义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注重人的个体性问题,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命运,有其不可否认的合理因素。

二、主体性探索的不同思路

对于主体性问题,我国哲学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中,西方哲学有关主体性的思想受到高度关注并成为重要的理论参照。从西方哲学史来看,主体性的观念早已产生并有较多的论述,但真正对主体性思想引以高度重视并加以深入研究的,还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从17世纪初到现在,西方哲学先后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主体性理论,大体说来,主要有这样几种代表性的类型:

1.以抽象的精神能动性原则为特点的主体性理论。笛卡尔为反对中世纪的蒙昧独断,率先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观点。这一观点的真实意蕴,就在于把理性思维作为主体存在的根据,把“我思”作为主体性的集中表现,用高扬“我思”的主体性,重新审视世界的一切。康德以“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自诩,进一步从哲学高度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原则。“人为自然立法”,是其主体性学说的典型命题,它把人的主体性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康德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主要归结为思维范畴的主体性、理性认识的主体性、自我意识的主体性。费希特的“自我设定非我”,将“自我”加以无限膨胀,以致世界一切事物均是“自我”的创造物,人的主体性成了不受任何限制的“自我”的特性。黑格尔从绝对理念出发,将精神的实体看作主体,“实体即主体”,把人的主体性强调到了本原的程度。虽然黑格尔也讲客观性,但其实质和灵魂却是精神的主体性,“理性是世界的灵魂”[1]就代表了这一思想倾向。

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一些哲学流派和哲学家虽然对主体性问题的论述方式不同,但其思想实质与上述观点并无二致。像新康德主义把康德“自在之物”论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完全予以抛弃,而将其思维范畴论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极致:一是把哲学方向归结为主体化的纯粹逻辑学、纯粹认识论,以“摒弃一切形而上学”为旗号,完全否认哲学有存在论、本体论、世界观的功能;二是把认识论归结为主体化方向,认为“心灵创造自己的对象,创造自己的世界”,主体性被归结为主观性。20世纪前期出现的胡塞尔现象学也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先验纯粹主体性理论。胡塞尔认为,崇尚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实际上瓦解了欧洲传统的精神支柱,因而造成了欧洲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危机。面对物欲主义、实证主义的发展,他提出了人的主体性失落的尖锐问题:“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2]他为此开出的药方,是通过纯粹现象学,向人的纯粹的先验的主体性还原,尽管后期又补充了“生活世界”、“主体间性”两大概念。

2.以抽象的、孤立的个人为研究重点的主体性理论。其代表主要有克尔凯戈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克尔凯戈尔认为,黑格尔体系是一个“无人城堡”,因而他用自己的个人存在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相对立。在他看来,哲学应该是沉思个体存在的学问,真正的存在是孤独的个体,主观的运思者;存在具有个体性、时间性、有限性,真理就是主观性;传统哲学是我怎样认识世界的沉思,人真正需要的则是我要做什么的沉思。海德格尔的旨向是扭转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倾向,建构一种全新的主体性存在哲学,这就是从一般世界的存在转向人的存在,尤其是每个人的时间性的此在、亲在、在世;从追思存在的本质转向探索存在的意义;从人的存在转向人的存在之家、语言存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人的自为存在看作世界存在的核心,又把主观性的我思作为自为存在的核心,即真正的自我是反思前的我思。在他看来,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因为存在的深层是人的主体自我意识,人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地自由选择,自由选择自己的价值,自由选择自己的未来。总之,从克尔凯戈尔、海德格尔到萨特,基本的思路就是强调人作为主体的个体性、孤立性和主观性。这既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全面异化、压抑个人的抗争,又反映了西方个人主义在新形势下的膨胀。

3.以非理性为内核的主体性理论。作为对理性主义的反叛,叔本华率先树起非理性主义的旗帜,用唯意志论来否定以往哲学崇尚理性的传统。他认为崇尚理性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谬误,而人的本质则是生存意志,意志是世界的基础,意志高于理性。尼采和柏格森进一步推进了叔本华所开创的非理性主义。尼采在“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下,用强力意志与超人哲学理论同传统理性主义相对抗,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强力意志,“超人”是强力意志的最高体现。柏格森则认为,世界以及人的真正本质是“生命冲动”,而“生命冲动”是一种非理性的、生生不息的永恒的运动,理性难以完全把握世界上一切生命现象,因为生命现象是个体性的存在形式,要把握生命的真谛,必须依靠非理性的、神秘的直觉。这种非理性主义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注重人的个体性问题,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命运,有其不可否认的合理因素。但是,它把非理性夸大到极端的程度,从非理性出发看待世界与人生,将人看作非理性的存在物,将人的主体性归结为意志、生命冲动这样的非理性,进而用非理性贬低人的社会性,这是非常片面和错误的。

4.以心理、本能为关注焦点的主体性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性本能看作人的欲求的深层结构,按照“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和“本我——自我——超我”的框架,来解释人的活动和历史发展。在其解释中,人的性欲、性本能被视为人性和主体性的本质内容和深层基础,相应地,这些因素也就成了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在阐述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时,其基本做法就是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相结合,认为人的生存状况,决定了人有性欲与爱欲等特殊需求,而这种需求是人性中最重要的部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病态社会,造成了人性的压抑,其表现是文化异化、精神异化、心理异化;要解除这些异化,必须通过文化革命,即通过心理净化、道德调整来解决。他们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精神危机的新特点,试图改变人性被压抑的局面,但其解决的手段又是软弱无力的。

5.以“理解”为特点的主体性理论。理解不仅是人的认识方式,而且是主体性的存在方式,这是解释学的基本看法。这种看法主要出自对语言符号的解释。按照解释学观点,人对世界的把握,必须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语言符号一方面是指称,一方面是意义,因而在这一中介过程中世界对人具有二重化,符号的功能也相应具有二重化:指称指向对象世界,意义指向文化世界。现代各种释义学基本上都把研究的重心转到“理解”上,即指向人的“意义世界”、“文化世界”。释义学的基本思想是:理解不只是人的一种认知方式,去问“我们怎么知道”,而且是主体性的独特存在方式,要问“只有在理解中才存在的那个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是什么”[3];理解不单单是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信息传递方式,而且也是“生命把握生命”的生命活动方式、文化创造方式,通过作者与读者、文本与解释的“视界融合”,人类文化不断创造、延续;而且,参与文化创造的不只是作者,每一个读者都以解释活动的特殊方式参与了文化的创造与再创造。这种人文主义思潮显然走着不同于科学主义的道路。

6.以“交往”为提升手段的主体性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认为人的主体性必须在交往活动中生成,人的主体性必然走向交互主体性。自20世纪初胡塞尔为解决科学危机与人的危机提出“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理论以来,人的交往问题便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由此产生了不同的交往理论,如以马林诺夫斯基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人类学中的交换行为、交换功能理论,以桑戴克、华生为代表的现代心理学中的交换行为、交换规范理论,以列维─施特劳斯和齐美尔为代表的社会学中的交换形式、交换网络理论,以霍曼斯和布劳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交往结构、交往系统理论等。20世纪后期,哈贝马斯又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出发,吸收多学科的交往研究成果,提出了一般交往活动理论,试图用交往活动来理解历史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各种交往理论实际上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交往活动与主体性的关系问题,如交往活动和人的主体性生成的内在关联问题,交往活动和主体互动问题,从主体性上升到主体间性、从个人活动主体性上升到社会交往系统主体性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主体性研究的新课题。

综上所述,西方主体性理论尽管形形色色,甚至相互抵牾,但其基本倾向还是比较一致的,这就是更多强调的是人的精神能动性、思维的建构性、人的个体存在、非理性和意义世界等。虽然这些主体性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值得考虑的东西或合理的因素,但在总体上还是以偏概全的。要真正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