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与后果

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与后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要是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两个角度来加以考察、说明的。就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说,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之必然。首先,世界历史的形成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历史前提。其次,世界历史的发展不仅扩展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范围,而且加剧了劳动与资本矛盾双方的尖锐对立,进而为解决这种对立提出必然的要求。因此,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三、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与后果

总体来说,近代以来出现的世界历史实际上就是生产和资本双重作用的结果。就实际进程来看,二者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内在结合在一起的;而且,二者的作用和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其中资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前所述,世界历史的产生固然是由生产力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交往普遍发展引起的,但生产力和交往为什么只有到资本主义社会到来之时才会得到普遍发展并产生出如此重大的影响与后果呢?显然,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条件或资本的性质直接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以资本为轴心,资本支配一切,整个社会运动都是围绕资本运转的。正是在资本的驱动下,生产力与交往才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才形成特有的生产逻辑。所谓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逻辑,不过是资本的生产逻辑。因此,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实质上是由资本逻辑支配和推动的。离开了资本逻辑,无法理解生产与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事实上,马克思对二者所作的考察,形式上是分别的,而实际上是内在交融在一起的,因为二者本来就是统一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不可能完全离开一方来谈另一方。

既然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那么,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和后果又将如何?这是近年来全球化问题讨论中尤其是全球化实质的讨论中经常提到的问题。有的把全球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也有的把全球化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虽然观点各异,但都能在经典著作中找到文本依据。那么,马克思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如果系统地把握马克思有关世界历史论述的话,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一般地谈论世界历史的实质和后果,而更多的是从过程的角度,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谈论问题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从其发源和形成来看,所谓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的全球化;从其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结果来看,全球化又是指向共产主义的。对于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作过简明而深刻的论述。马克思主要是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两个角度来加以考察、说明的。

就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说,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之必然。首先,世界历史的形成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历史前提。普遍的交往和竞争,使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而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异化”的消灭不是随意的,“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33]生产力要得到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当然又必须以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为前提。因为在封闭的环境里,且不说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保存已经创造出来的生产力都相当困难。“某一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34]因此,世界历史的形成是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其次,世界历史的发展不仅扩展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范围,而且加剧了劳动与资本矛盾双方的尖锐对立,进而为解决这种对立提出必然的要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一切阶级对立和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但是,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国际性,但资本却逐渐为少数个人和集团所占有,这一世界性的矛盾只有靠共产主义的方式来解决。因此,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此外,世界历史的发展,一方面加剧了资本对世界的统治,另一方面又造就了世界性的无产阶级,以至为埋葬资本主义培养了掘墓人。随着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普遍竞争的发展,大工业必然得到快速发展;而大工业发展的结果,又必然到处造成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诚如马克思所说:“现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无论在英国或法国,无论在美国或德国,都是一样的,都使无产者失去了任何民族性。”[35]这样,“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36]同过去的一切阶级相比,无产阶级没有什么财产可保护、没有什么地位可维护,“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37]这样一来,无产阶级必然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38]

就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来说,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共产主义决不是某一阶级、某一民族的解放,而是全人类的解放。正如马克思所说,无产阶级如果不解放全人类,也就不能最后解放自己。既然共产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事业,那它就必然是一个世界历史性事业,其本身不可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39]这就是说,单个国家、民族很难谈及共产主义,只有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才有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事实上,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条件下,私有制及其影响不可能在一个国家、民族被彻底消灭,资本的剥削和压迫也不可能在一个国家、民族范围内被彻底铲除,因而共产主义不可能在孤立的国家、民族内获得最后胜利。

总的说来,共产主义与世界历史的密切关系不仅是由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而且也是由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决定的。以往的思想家在探讨世界历史问题时,无一从与共产主义的关系来提出问题,而马克思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从历史现象走向历史深处,发现并阐明了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636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8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5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51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1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0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2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2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3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0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8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1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11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60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7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115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