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要加快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和平国际环境。正确把握国际格局的新变化,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是顺利实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重要一环。有鉴于此,邓小平在考虑发展问题时,始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予以高度关注。
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依据一定的规则所形成的结构和态势。国际格局由两大基本要素构成:一是实力分布,二是国家间的关系结构。一般说来,国家间的实力分布是更为基础性的因素,而国际格局往往是随着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而变化的。
就实际情况来看,以20世纪80年代末为转折点,国际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在多极化发展趋势中,美国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相对突出,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日渐增强,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组织空前活跃,这都是多极化的重要表现。但是,应当注意到,目前世界各种力量的实力对比还是很不平衡的。美国尽管受到各方面的牵制,但在现在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将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和军事等方面保持明显优势。欧盟随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经济方面日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俄罗斯虽然在经济发展中经历了重大挫折,但在军事和科技方面仍拥有相当的实力和优势。日本以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在世界舞台上也有重要地位。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其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正如邓小平所说:“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30]总之,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世界新格局的最终形成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社会繁荣进步是有益的。它使世界各大力量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世界的安全、稳定,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但是,目前的世界格局并不是那么稳定的,其间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还在横行。面对这样的格局,究竟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对此,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主张。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主张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自由世界”;西欧国家则主张建立一个由西方大国相互制约,共同主宰的世界新秩序;日本主张未来世界是多极世界,由美、日、欧主导。这些国家和集团的主张都是各自强调自己的力量和优势,希望凭借这种优势建立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而根本无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权益。这实际上都是霸权主义的主张。
对于这些主张,邓小平明确予以反对。他指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地区性霸权主义应该停止了,他们应该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代替霸权政治。不管国与国也好,还是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也好,都应该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际事务。”[31]按照这样的原则,邓小平对建立国际新秩序提出了这样一些具体的思想:
第一,各国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任何国家不得干涉别国内政,不应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国际关系新秩序的最主要的原则,应该是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办不到的。”[32]
第二,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作为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要各个国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什么问题都可以妥善解决”。[33]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即使在强大以后也绝不当“超级大国”。
第三,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争端应通过和平谈判合理解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就中国来讲,“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34]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须维护和尊重各国主权。
第四,在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求得世界发展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实现世界共同繁荣。这就要求改变发展中国家受发达国家控制和剥削的旧秩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应当平等互惠;发展中国家之间要加强“南南合作”,并同发达国家开展“南北对话”。
邓小平国际秩序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为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中国始终是一种中坚力量。中国越发展,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力量就会越强大,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会更快地确立起来。今天,在国际政治领域,新干涉主义又成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一种新形式,这对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有其严重影响。用邓小平国际新秩序思想来研究这种新情况、新变化,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