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文化建设理念的全面转型
其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一直是文化自觉的追求者,也是文化自觉的实践者。每一次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都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的转型。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江泽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再到胡锦涛文化“软实力”思想,党逐步把党的本质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联系起来,标志着党对文化的本质、结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趋于成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建设的理念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型:
(一)摆脱了冷战思维,从革命的意识形态建设向执政党的文化建设转变
中国社会处于变革与转型的阶段,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执政党的理念看待今天党的文化建设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源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执政党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以执政绩效推动国家和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获得充裕的物质利益,才能产生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服从。执政党建设从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建党这些政党建设的基本形态上升到文化建设的较高形态,是政党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政党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也是政党的生命力所在。执政党要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与认同,必须将政权意识转化成为政权力量,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来使自己的宗旨、理想、纲领、政策得以体现和实现。通过执政党的文化建设,将执政的核心价值理念有效“嵌入”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调动社会资源、调和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取得社会和谐,赢得民众的心理认同。
(二)摆脱了本土思维,站在新的国际秩序语境下探讨文化问题,并上升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
近代以来,中国遭遇了很大的文化危机,从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挑战到遭受冷战的对立,中国的文化主体位置一直被相对化、特殊化和对立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崛起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关系中重要的变量,如何积极积累和调动国家战略的软实力资源,以提高和拓展中国在世界权力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中国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与其对抗,不如主动融入,只有积极参与到影响全球化客观进程的实践中,才能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新秩序的组成部分,才能以世界历史主体的身份去探寻全球化的可能的、合理的走向。中国只有通过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形象的现代元素和核心元素,塑造国家文化形象,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以应对众多挑战,才能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三)摆脱“两张皮”的思维,站在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语境下探讨文化发展问题
过去人们一度认为: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了,文化才能得到发展,两者是先后承继的关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要素,经济生产中的文化附加值正在增长,文化产业也成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柱之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国、各地区综合国力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经济与文化呈现出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态势。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