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为了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真正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还必须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在一定认识条件下和一定实践水平基础上的统一;是真理性认识、价值性目标、物质性结果三者的统一;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和条件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统一的真实基础是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意识是人在改造客观事物活动中的能动反映,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不过是活动主体与客体矛盾的观念表现。这个矛盾产生于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之中,因此既不能单纯以主观为出发点,也不能单纯以客观为出发点,只有以人的实践为出发点,才能科学地说明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关系。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一致性。这就是说人的意识必须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获得真理性认识。(2)真理性认识与认识主体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即依据真理性认识和认识主体自身的需要,再结合必要的客观条件,制定出既符合实际情况又符合认识主体需要的行动目标、计划以及活动步骤等等。(3)主观认识、价值目标的对象化。也就是实践的结果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为人类成功地改造世界。
主、客观的统一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因为:(1)被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是有层次、有现象、有本质的客观事物,反映事物时,有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过程。因此,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2)被认识和改造的客观事物又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对它的把握也必然是一个过程。(3)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还受到人的认识能力、改造能力的限制。人的认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只能是在实践中,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善而逐步提高的一个过程。
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必须反对主观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是真正的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