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旅行准备:自我宣传造势
导 航 身世之谜 梦笔生花 江油 大唐 蜀中游
一、李白成长记:崇文尚武的“侠客”
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身世也是扑朔迷离“仙踪难考”。由于李白的出生地在西域,不入正统中原人士之眼,所以对于一心要在关内扬名的李白来说,他需要一个更主流的出身。
身世迷离:帝王之后?将门之后?
经过李白的努力追溯,他说自己的祖籍在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自称陇西李氏,是五胡十六国时西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代玄孙,与大唐皇帝属同一支系,也就是皇族出身。另一种说法是李白系汉代将军李广后人,将门之后,先世因事逃往西域。后来也有人由李白的姓氏猜测,李白祖上可能是对李唐王朝有功,蒙赐姓“李”。
李白5岁的时候,随父亲迁居到四川江油县青莲乡,至此他的出生地碎叶城成了一个模糊的记忆,他终生没有再回过那个出生地。只是后人从他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李白所思的故乡是碎叶城。收藏家马未都考证,李白所说的“床”指的是“胡床”即胡人常用的马扎。胡在唐朝代指西域,坐在马扎上所思的故乡或为碎叶城。
梦笔生花:五岁习文 “十岁观百家”
身世不太可考,但李白的家境确实是富裕的。成长在江油的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他有两大爱好: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剑术。
我们都知道李白熟读百家,这个有共识。他这个本领是自小练就的,他自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少年李白被称赞说:“广之以学,可与相如比肩也。”但学富五车的李白对自己的评价更高,他自称“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超过了才子司马相如。少年李白的天才来自何处?据说,李白少年时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才华横溢。少年李白有着儒家的经世志向,胸怀大志。他试图通过熟读经典用知识改变命运,以实现“济苍生”和“安社稷”的崇高理想。有理想的人有动力,因此他学习起来特别卖力,“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少年李白经常在匡山读书,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康乡境内的大匡山。这里的自然山水一下子吸引住了他,这使他在读书之余,渐渐认可了“访道寻仙”不失为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此后,他一直喜欢登山,“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与山有关的思潮也在他的内心涌动——视功名如浮云,视钱财如粪土,隐逸山林得道的新思维悄悄萌芽。正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交汇,导致李白既渴望事业成功,又向往隐逸成仙,这种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二者兼顾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辞亲远游:仗剑去国 “志在解世纷”
与诗人阮籍饰演“乱世痴儿”一角不同,李白一生分饰三角:一是儒生,一是仙翁,还有一个更加生动的角色——侠客。对于李白来说,当一个光有文才的儒生和当一个隐逸求仙的道士都不是最好的,他想当一个既熟读百家又精通剑术,文武全才的“儒侠”,最后功成名就再隐退寻仙,这才是他最想扮演的角色。
李白的审美受当时的社会背景影响,唐代与西域交往频繁,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织形成了游侠之风,关陇一带尤其喜剑术、尚任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侠客一道,是中国文化自远古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基因。这个文化基因的作用是,对于体制的强权保持一种个人的挑战,无论是真正武力上的,还是思想上的,使得体制的强权无法控制一切,使得这个文化不会完全丧失活力。“侠文化”培养出了有别于一般文人、充满张力的李白。
李白15岁开始从空灵法师学习剑术,“十五好剑术”,后面他紧跟着一句是“遍干诸侯”,反映出他酷爱剑术和行侠仗义的背后是对成名的诉求——通过行侠仗义,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从而获得社会的普遍赞誉。李白一生写了许多歌颂侠士的诗,赞美那些在国家危急关头,勇于舍身赴难而不居功、不贪恋爵禄的豪侠,这反映了他的性格、抱负和理想。
李白在匡山边读书边练剑,他将剑术练得更好之后,便开始想着和侠客们一样要有用武之地。由于侠客多是讲义气的,所以李白也尝学着和当时的侠客一样为人打抱不平,“壮士怀远略,志在解世纷”。但这个小天地又怎能满足得了心怀天下的他?这一天,他写下了《别匡山》,表明了“莫谓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少年气盛的他觉得是时候离开匡山了,他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发展。
二、旅行背景:唐朝文人爱南北大漫游
李白真是一个幸运儿,他生活的唐朝是物质和精神双重丰富的时代。当时的大唐举国上下充满了积极的精神和浪漫的气息。这种局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唐知识分子们共同营造出来的,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其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往往更为集中、典型地蕴涵着时代文化精神的内核和本质”。大唐盛世造就了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弘气度,文人纷纷打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格局,走出家门展开了自由奔放的南北大漫游。
大唐社会:政局稳定 百姓富足 交通发达
唐朝是一个思想兼容并包、文化中外融合的时代,这创造了对文化发展极为有利的环境。唐朝出现了一股文人南北漫游长年不息的洪流,成为盛极一时的社会主流。另外,也有人偏不在中原地区漫游,走向了边塞,甚至直接投身军旅,在大漠风光中写下一首首边塞诗,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什么唐代文人可以如此自由地进行全国旅游呢?
根据李松先生研究分析,首先,客观上是因为唐代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即使统治集团内部屡有杀戮,但没影响到举国上下蓬勃的朝气。在这种杜甫所说的“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可以周游江南塞北,而不必担心兵火匪患,这为旅游活动的兴起提供了安全保证。同时,祖国疆域极其辽阔,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丰富,为文人们的出行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去处。
其次,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旅游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大唐帝国国运昌隆,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此外,官方的馆驿,私营的客舍、旅店等沿途皆是,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这些与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的完善为人们外出游玩解决了后顾之忧。
大唐文人:精神丰富 乐观进取 胸怀豪情
从唐代文人主观上来说,在歌舞升平的大唐盛世,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了乐观进取的朝气,面对万象更新的生活,他们乐于将旅游当成抒发豪情、体验生活、开阔视野的最好途径。
他们带着杜甫《望岳》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或与刘长卿如《寻南溪常山人山居》徜徉于山水园林,“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或如王维《少年行》般“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以多姿多彩的形式纵游天下。他们或有意功名而游天下,或失意官场而寄情山水,或本身只想寻求一片诗意的天地而眷恋田园……他们以追求自身的人生价值、陶冶自己的情操为出发点,放怀于山水天地间。这种热衷于山水田园的普遍心态和放怀自然的社会心理使旅游成为唐代文人经久不衰的活动。
这股全国大漫游之风极大地开阔了文人的视野和提高了其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各种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争相比美,最终成就了“唐诗”的永垂不朽——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它可以说是一代文学的标志。漫游风也鲜明地体现了唐朝生机勃勃、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
三、旅行准备:宣传造势与短途预热
唐代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疆域辽阔,为文人漫游提供了必需的社会条件和活动空间。所以,李白的出行显得合理又简单。但他在出行之前还是先做足了功课,一是自我宣传,二是从周边游预热。
宣传造势:山中饲养奇禽异鸟
成年之后,李白没有和其他四川同龄人一样跑去招收人才的考试点参加考试,也没有心急火燎地跑出去旅游扬名。前面说过,身在蜀地的他对昔日蜀相诸葛亮的成名方式十分欣赏,在李白看来自己就是诸葛亮再世。所以,他最开始学着诸葛亮找了一座山隐居,在隐居期间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为自己宣传造势。
李白选择了四川岷山,与一位隐者东岩子共同隐于山中,潜心学习。他们多年不进城市,在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鸟儿饲养惯了,经常定时飞来找李白他们求食。据说,李白一声呼唤,这些鸟儿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
搁今天这不就是个“驯鸟高手”么,但这件事在古代却被远近相传,当成奇闻。最后竟引来了当时的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李白他们能指挥鸟类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两人去参加道科考试。可是,两人都婉言拒绝了。你想李白的志向多大,他要等的是“周文王”,一个刺史的邀请他当然看不上。
旅行预热:展开蜀中周边游
转眼到了20岁,这个年龄对于当代人来说大学还没有毕业,也不急于找工作。但对于十来岁就结婚的古人来说,这个年龄已不小,已到了要外出打拼的时候了。李白也开始有意识地在周边短途游,为今后的全国漫游作预热。
721年,刚满20周岁的李白跑去附近的成都旅游,登上散花楼,瞻仰司马相如琴台、扬雄故宅。此后几年,他在蜀中的名胜之间四处游走,过剑门登青城山。在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和雄伟壮丽的山川之后,李白的胸襟日益开阔,性格渐趋豪放。这些周边旅游的顺利完成为他日后远旅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随身物品:衣物、书、笔墨、酒、剑
经过数年的蜀中周边试水游,李白感觉应该走得更远了,“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他喊出了最有名的旅游口号:“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是的,他要开始离开家乡进行全国大漫游。
此时的李白虽算不上社会名流,但家境富裕的他也不必担忧盘缠问题。但他会带什么东西出门呢?儒生、仙翁与侠客,是李白的三种身份,所以我猜想他所带的东西必定也定符合他身上的这三种象征。
首先,他会带着衣物等旅途日常用品,当然这是废话,正常人出行都带。其次,他会带上书和笔墨,这是儒生们肯定会带的东西。不过书在唐代价格较高,并非人人皆可承受,如唐人徐汇甚至要卖掉渔船才买得起书。李白有仙翁的一面,那么他必然要带酒,一醉忘红尘。何况在唐代文人的日常饮食消费中,最重要的不是食物,而是酒。举凡送别、登第、会友、赠礼皆需酒,贫寒举子即便典当物品也要去买酒,否则无从开展正常的社交生活。
最后,他是剑不离手的侠客,自应佩剑。过去五品及以上官阶的官员方有资格佩剑,所以佩剑也有追逐贵族时尚的心理因素,加之路途遥远,佩剑亦可防身。李白出门是“仗剑去国”,路途中,“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总之他一生都离不开剑,“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