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认识经过了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在生产和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唯物主义者只能凭直观或猜测,认为水、火、土、“元气”、“原子”等“原初物质”构成世界的本原。古代中国的元气说认为,一切有形的物体都由客观的元气所生成,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古代希腊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坚持从自然界自身去解释自然,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这同当时用神解释自然的神学自然观和用理念、精神解释自然的唯心主义自然观相比,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缺乏科学依据;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问题简单化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在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唯物主义哲学家依据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从而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并得出原子是世界本原的结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和朴素性,突破了把物质等同于具体实物的局限,这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它仍然存在很大缺陷: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层次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它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发展新成就的基础上,对物质范畴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规定。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1]这说明,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物质概念是一种哲学的抽象。列宁总结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给哲学物质范畴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这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它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个层面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这个定义还表明,意识不过是物质这个世界唯一本原的产物和特殊的表现,决不像二元论所说的那样可以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个本原。
第二,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说明物质虽然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但它不是不可以认识的“自在之物”,而是可以被人所认识。当然,物质世界的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许多东西是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物质手段感知它,进而通过理性思维反映它。尽管目前世界上还有许多难以感知的事物,但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
第三,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列宁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把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地统一起来,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的缺陷。20世纪以来的科学进展在不断揭示物质的新的形态、属性和结构的同时,进一步证实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还揭示了人的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而造成的“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缺陷,从而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那么,什么是运动呢?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3]这就是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是说,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世界上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马克思说:“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4]这就是说,任何运动都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实体作为它的主体、承担者、载体。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宇宙天体、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粒子和场等,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生命运动的主体是各种生物体以及蛋白质、核酸等,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思维和精神运动的主体是人脑,等等。与此相反,唯心主义则认为只存在精神的运动,或者是精神产生了物质的运动,因而运动的主体是精神。主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作是自我感觉、表象等主观意识的活动。例如,中国古代的佛教理论家惠能,他在听到两个僧人争论是风吹幡动还是幡自在动时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就把风吹幡动这种自然现象完全说成是心的一种幻觉,是心自身产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作是“天命”、“道”、“理”、“绝对观念”等所谓客观精神的活动。例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都是先在的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的结果和表现。历史上唯心主义哲学家们的这类主张早已被近现代科学成就证明是根本错误的。但是,现代唯心主义却歪曲科学新成就,制造无物质的运动的“科学论据”。例如,现代物理学发现了负电子与正电子相遇“湮灭”的现象,唯心主义者声称这便是“非物质化”的纯粹运动的证据。其实,正负电子相撞转化为光子是物质运动形态的相互转化,并不是什么“物质消失了”。光子虽然没有静止质量,但有运动质量,是正负电子的能量转化为光子的能量,是物质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实物粒子的电磁场的存在形式。由此可见,现代科学不是否定了而恰恰是进一步证实了任何运动都必须有物质载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论断。
另一方面是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当然,它也不是否认物质的任何运动,问题在于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而又把机械运动归结为外力推动的结果。这种观点是和近代牛顿力学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科学状况相适应的。牛顿在说明天体运动时指出,只是由于“精通力学和几何学的上帝”所给予的切线力的推动使星球具有初始速度后,才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沿着固定轨迹运动。他最终由形而上学运动观滑向了唯心主义。与牛顿不同,19世纪6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的“宇宙热寂说”则是从终点上否认物质的运动。他认为,虽然宇宙的能量是个常数,是守恒的,但一切运动形式的能量最终必然都转化为热,而热的传导只能从高温传到低温,具有不可逆性,结果是热均匀散布于整个宇宙,达到完全平衡,这样运动就失去了进一步转化的可能,宇宙将处于永恒死寂的状态。克劳修斯的理论,无论在逻辑上还是科学上都是不正确的。早在1875年恩格斯就针对这种观点指出:“运动的不灭不能仅仅从数量上去把握,而且还必须从质量上去理解”。“转化是运动着的物质本来具有的,从而转化的条件也必然要被物质再生产出来”。“放射到太空中去的热一定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指明这一途径,将是以后自然科学的课题)转变为一种运动形式,在这种运动形式中,它能够重新集结和活动起来。”[5]恩格斯关于运动不灭原理的科学论断已为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实。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表明,宇宙不是克劳修斯所设想的孤立系统,宇宙不会越来越趋于单一、无序、完全平衡和绝对静止。物理世界是一个非稳定性和有涨落的世界,整个宇宙及其所包含的各种物质形态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宇宙的运动不可能只有一个方向,而是有不同的方向,同时总是无序和有序的辩证统一。因此,宇宙永远处在运动、演化过程中,它的历史不可能有终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揭示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并不否认物质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所谓静止是指没有发生某一特定形式的运动而言的,例如,一个物体没有位移,一个细胞没有分裂,一种社会形态没有变革,等等。相对于未出现的变化而言,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应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强调静止的作用。静止是运动的量度,是事物分化的前提和条件。正是由于事物“动中有静”,才能形成无限多样的事物。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就会使一切都变成不可捉摸、无法认识的东西,从而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表现为:一事物存在和运动过程进行的久暂,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种运动过程和另一种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它们之间间隔的长短。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这是指时间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它的流逝总是沿着单向前进,去而不返,不可逆转。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这种广延性表现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通常又把时间和空间联结起来,称之为四维时空。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人们是靠天体在空间的运动来确定年、月、日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测定时间的方法也离不开物质在空间中运动。自古以来测定时间的方法,如日规、钟表等等,无一不是如此。空间同样也是以物质在时间上的运动来度量的。测定宇宙中天体之间的相互距离,要靠光在时间上的运动;对普通长度的精确测量和对微观世界极小长度的测定,则必须用电磁波和其他基本粒子的物质波的运动。上述事实,既说明了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也说明了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物质运动总要经历时间,如果设想不经历时间的物质运动,那么这种物质运动的速度就是无限的,或者说它是不需要时间的。但是,现代科学证明,物质运动的速度是有限的,即使是物质运动最大速度的光运动也经历着时间;根本不需要时间的无限大速度的物质运动,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同样,物质运动也总是同空间相联系的,不同空间相联系的物质运动也是没有的。任何物体必然有空间的一定的位置,有一定的体积和形态。现代科学不仅证明微观粒子有体积,而且能够测出它们的半径。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一方面同唯心主义相对立,认为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又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相区别,认为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形态、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唯心主义从世界本原是精神的基本前提出发,把时空与物质和运动一样看成是意识的产物,从而否认时空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者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人借助于这两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时,便赋予事物以时间和空间特征。马赫断言,时间和空间是“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是用以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则认为,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以后出现空间,再进一步外化为人类社会后才出现时间。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宇宙发展史是物质演化的历史,物质及其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从来就存在着,并且无限地延续着。否认时空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同唯心主义否认时空客观性的观点相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割裂时空同运动着的物质的联系,把时空的客观性夸大为时空本身是物质之外的一种独立存在,认为时空具有不受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变化影响的绝对不变的特性。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这种观点的典型。在牛顿看来,“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这就是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现代科学证明,“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不存在的。物理学上所说的真空,并不是真正的空虚无物,而是以各种场的形式存在的特殊的物质,场也有广延性和持续性。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不仅进一步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而且更深刻地揭示出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联系,即物质的运动和质量制约着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及其变化形式。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用光速不变重新审定了时间的概念。按照狭义相对论,某一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是确定的、不可逆的,如炮弹总是先发射后落地,发射和落地不可能同时发生,更不可能先落地后发射。但是,两个事件的“同时”性却不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同时”或“不同时”只有和运动着的物质体系联系起来才能确定。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如果在地面上看来是同时发生的,那么处在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状态的观察者看来则不是同时发生的。这就是说,“同时”的概念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不变的时间,没有绝对不变的同时性。狭义相对论还揭示出,物质客体尽管有其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但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中,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间隔性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按照狭义相对论,尺子的长度在不同的运动着的物质体系中是不一样的,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缩短,即空间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样,同一个时钟的时间间隔性在不同的物质体系中也是不一样的,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慢,运动的速度越快,指针的速率就变得越慢,即时间的间隔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出时间和空间的特性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但还没有深入到时间和空间同场这种物质形态的关系。广义相对论揭示出有引力场存在的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没有引力场存在或引力场很弱的时空则是平直的时空,而且物质质量愈大,分布愈密,引力场愈强,时空也愈弯曲。这样,广义相对论就揭示了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并表明了一个重要的哲学结论,即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可见,现代科学发现从根本上否定了形而上学的时空观,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正确性。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它集中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恩格斯指出:“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词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是向前还是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6]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既有开始又有终结,在空间上是有边界的。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物质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是由无数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运动构成的,无限不在有限之外,无限就存在于有限之中。
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实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空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的观点。科学的发展对时空无限性的证实有两个根据:一是科学已经证实物质不灭、质量和能量守恒与转化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二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扩展的。古代人所认识的宇宙限于肉眼直接观察所及的地球表面和日月星辰,而现代人借助各种科学观测实验工具,对宇宙的认识已从地球、太阳系、银河系而达到了河外星系、总星系,认识的范围仍在扩展。这说明,人类对宇宙物质运动和时空的认识是不可能有止境的。有人认为,现代科学“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对建立在经典科学基础上的传统宇宙无限论的一个打击。“宇宙大爆炸”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宇宙论,其基本思想是:迄今我们观测到的宇宙起源于150亿年以前;那时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聚集成一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原始原子”;经过一系列的放射性蜕变而发生大爆炸之后,“原始原子”四散飞去,体积膨胀,温度下降;当温度下降速度慢到一定程度,膨胀后飞向各方面的物质逐渐冷却、收缩演化成各种元素,便相继出现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等。“宇宙大爆炸”理论能较好地解释许多重要的观测事实,因而被认为是关于宇宙起源的“标准模型”。由大爆炸模型可知,宇宙时间上有起源,而空间尺度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是否因此而放弃宇宙无限论呢?应该指出,“宇宙大爆炸”理论仍然是一个假说,在这一假说之外还存在一些关于宇宙起源的其他学说,它们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退一步说,即使大爆炸模型终究被公认为独一无二的宇宙起源理论,它也不一定等同于“自然本相”。这是因为,对时空无限性的把握单凭科学事实材料及其结论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辩证逻辑。虽然现代宇宙学可以证明“我们的宇宙”是有限的,却没有理由断定“我们的宇宙”之外什么都没有,也许还存在着“无限多的宇宙”,只是我们尚未觉察它们,相信科学的发展将不是否定而是证实时空的无限性。
四、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的物质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社会的物质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以往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却陷入了唯心主义。除了社会历史条件局限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复杂得多。自然现象是无任何目的的自然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类社会所有现象的发生都同人的活动相关,人的活动又总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因为如此,以往的人们总是把社会现象的发生归之于人的思想、精神和意识,把精神、意识当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是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认识根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社会历史观结合起来,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到哲学中来,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一,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是由数千万年前的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实践是由猿到人进化的决定性环节,也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其根本标志是工具的生产和使用。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而生产实践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把自己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第二,人类世界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统一的物质世界本无自然界与人类世界之分,只是出现了人及其实践活动之后,“自然之网”才出现了缺口并一分为二,即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人类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尽管人类世界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的烙印,但人们并不是在自在世界之外创造人类世界,而是在自在世界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建造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人类世界。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乃至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但它不可能消除天然自然或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相反,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人的实践延伸到人类世界之中,并构成了人类世界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第三,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它是一种社会性的物质活动,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因此,一切观念、思想、法律、宗教等,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原因引起的,也应从社会的物质关系中得到解释和说明。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它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精神的产物,而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存在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