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在整个世界的众多物质运动形式中,人类社会是一种最特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从人类社会的产生,还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等各个方面来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
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之前,自然界早就存在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仅仅从生物进化的理论还不足以说明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从本质上看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劳动实践既是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形成人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环节,这是一个合二为一的过程。
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对自己本质的自我证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劳动实践是人类所独有的,它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和使用工具。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为了觅食可以利用自己的躯体(主要是爪牙)获取食物。黑猩猩甚至可以利用自己修整过的树枝、草棍等钓食白蚁,但这只是偶尔为之,同人类经常的制造和使用工具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制造工具是通过特定的中介即制造工具的工具来实现的,尽管原始的石刀、石斧非常粗糙简陋,但却与动物利用自己的躯体或天然材料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二,人类劳动是一种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的自觉活动。人们在劳动之前,对于生产什么、怎样生产、达到什么样的生产效果,都有一番理性的思考,而动物的活动仅仅是受本能驱使的活动,它们不能事先在头脑中“观念地”制造出劳动结果。
第三,人类劳动具有社会性。自然界中的某些动物虽然是群居的,并具有某些类似于人类的“合作”现象,因而被有些生物学家称作“动物社会”,但它与人类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个体的组合方式是由物种决定的,是动物在长期适应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本能习惯,它属于自然的现象,服从生物学规律。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社会”的根本之点就在于,人类社会是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存在形式。
第四,人类的劳动具有创造性。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可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认识和发现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而动物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人类在劳动实践中不仅能够创造性地改造自然,而且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本没有的新的物质产品,有些动物看起来似乎是具有“创造”天分,如蜜蜂筑的巢,蜘蛛织的网都十分的精巧美观,但这一切都是本能的活动,没有丝毫的创造性,这同建筑师构建房屋的创造性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仅如此,劳动实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
第一,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源泉。要维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首先就得维系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就必须从事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衣、食、住、用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即物质生产劳动,只有在此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靠物质生产劳动来支撑和维系。如果一个社会停止了劳动,人类就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社会就会陷入崩溃的境地。正像马克思所说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1]。此外,就整个社会生活大系统而言,劳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如果没有以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构成的社会物质生活基础,就没有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劳动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之上,人们才会从事政治、科学、艺术、教育等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从本质上说是由这种社会关系所构成的大系统,在这个关系大系统中,最初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在劳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而随着劳动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有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等各种社会关系,从而构成了社会关系大系统。其中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而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关系这个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物质生产劳动决定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的本质和有规律的更替。由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劳动状况的不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同。各种社会形态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有规律的更替都可以从对劳动的考察中找到答案。以原始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劳动能力极其低下的基础上,随着劳动的发展和分工,出现了剩余产品,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和私有制的出现,这是同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又未充分发展分不开的,随着劳动的进一步发展,当生产力达到高度发展,劳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候,共产主义就必将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2]。
综上所述,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劳动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物质生产劳动是社会物质生活的主要内容,而社会物质生活又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那么社会物质生活需要哪些条件呢?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它们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谓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资源、生态环境等等,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场所,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无时无刻都必须依赖地理环境。其次,地理环境还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就得进行物质生产,获取物质生活资料,通过劳动我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第二,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一般而言,地理环境相对好一些的地方发展要相对快一些,相反,地理环境相对差一点的地方发展要相对慢一些。正是因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一方面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像我国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吸取国内外发展的教训,更要注意保护好自然环境。否则,为了获得一时的发展,破坏了自然环境,将来付出的代价将更为惨重。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但它并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首先,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内部诸因素的制约,如社会的生产力状况、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的性质、经济体制等都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如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地理环境大致相当,但由于实行了改革,经济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得改革前后的社会有了天壤之别。其次,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该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样社会形态的更替也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造成的,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不能从地理环境的状况和变化中找到答案。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不能因此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否则就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强调了地区特征,特别是气候对制定法律的影响,他认为,人类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各民族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首先是由气候的特殊性决定的。他认为,热带民族的怯懦往往使他们走向奴隶顺从的道路,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另一位地理环境决定论者是19世纪的巴克尔,他认为决定民族性格和社会制度的因素不仅有气候,而且还有土壤,食物和山水景色。在他看来,意大利和西班牙因为常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所以就盛行僧侣统治和宗教迷信,而英国和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则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科学认识和逻辑思维。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理环境决定论发展为地理政治学派,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的理论根据之一。拉采尔在其所著的《政治地理学》一书中,将国家比作机体,并最早提出了“生存空间”这一名词。这一名词后来为德国、日本法西斯所利用,成为他们侵略扩张的辩护词。德国的豪斯霍菲尔公开宣称,地缘政治学是公正地分割世界地表生存空间,呼吸空间的斗争手段。日本的井口一郎以生存空间理论为依据,要求进行扩张,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尽管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但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尤其要处理好环境问题。我们再也不能用传统的观念对待自然,在自然界面前为所欲为,而要以全新的观念对待自然,辩证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合理地开发自然,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服务,又要注重保护自然,为今后的持续、稳定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必须学会同自然界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2.人口因素
所谓人口因素,是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增长率、密度、分布等,以及这些方面的变动状态的总和。
人口是构成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一定的人口就没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3]。人口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能进行物质生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物质生产就无法进行。作为消费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要以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为支撑和前提。正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使得物质生产得以继续。
第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一般而言,人口状况比较好就可以加速社会的发展。在一些人口数量适中,人口质量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的发展就较快一些。比如说美国之所以能雄踞世界经济强国,科技强国之首,就在于其人口数量较少,加之其在世界范围内网络人才战略的实施,使得一些优秀人才云集美国,其人口素质也大大高于其他各国。反之,人口状况比较差,就会延缓社会的发展,比如在一些人口数量过多、人口质量不高的国家或地区其发展就会缓慢一些。总之,人口因素本身是由人口数量、质量、密度、分布等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这个系统的整体效应如何,对社会这个大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尽管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人口密度的大小,增长的快慢,数量的多少,既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说明某种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而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该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的。某种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则取决于该制度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人口因素也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有规律运动的结果,而不能从人口因素的变化中得到说明。
第三,人口因素也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社会革命从表面上看是由人来发动的,但其根本原因则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所造成的。
由此可见,人口因素不仅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相反,它本身要受其他社会条件的制约,如社会的物质生产,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都起着制约作用。任何夸大人口因素的作用,将人口因素说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西方一些社会学家极力宣扬人口决定论,把人口因素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企图从人口增长中找出社会发展的动因。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进步都是在人口数量增加的压力下发生的,换句话说,由于社会人口不断地增长,人们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日益增加,这就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压力,正是这种压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马尔萨斯从另一个角度宣扬人口决定论,他在其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中,杜撰出一条所谓物质生活资料赶不上人口增长的规律,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物质生活资料是按算术级数的增长,按照这条所谓的规律,物质生活资料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过剩的人口是导致劳动人民失业、贫困和饥饿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减少人口使之与生活资料相适应,并主张用饥饿、贫困、瘟疫、繁重的劳动,甚至战争来消灭过剩人口,到20世纪马尔萨斯的人口决定论发展成为新马尔萨斯主义,新马尔萨斯主义认为,人口过剩是造成现代社会一切灾难的根源,主张用发动战争,传播病菌、散布瘟疫等手段消灭过剩人口。成为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决定论不仅在理论上是荒谬的,而且在政治上是反动的。
马尔萨斯的人口决定论固然是错误的,但忽视人口对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作用的观点同样也是错误的。就当今世界而言,人口“爆炸”已成为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全世界除少数几个国家人口增长为负增长外,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我国是人口数量多的国家,研究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发展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基数大,由于我们过去片面强调人口多的好处,不重视计划生育,造成在一段时间内,人口增长过快,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从而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许多困难,当我国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合理化建议时,不仅没有得到采纳,反而被扣上“中国的马尔萨斯”的帽子,从而使我国人口数量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造成增长过快。幸运的是,我们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并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过快增长的人口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将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生产方式
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地理环境,也不是人口因素,而只能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所谓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是一个社会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具体形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物质生活资料,要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要进行生产,就必定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就必须要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形成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就构成了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变换的纽带,而且也是社会本身这个活的有机体的“骨骼”。没有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的物质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产方式就是人类社会本身。生产方式的构成以及由它所构成的社会关系,都是物质现象和物质关系,即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存在,其他的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的。
第二,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和物质前提。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决定着人类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没有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那么人类的其他一切活动,如政治的、科学实验的、艺术的等等社会活动就不可能发生。
第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体现在人类历史全过程之中。在原始社会生产方式条件下,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社会制度只能是原始公有制,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社会分裂为阶级社会,人们之间形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与之相适应才出现了私有制。一个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是什么样的社会性质和面貌,都是由该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都是根源于该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面貌,都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第四,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的社会生产永远不会停留在一定的发展水平上,它总是处在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之中。随着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旧的生产方式必然被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从而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政治变革和意识形态的更替的根本原因,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的社会形态向高级的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由于人的自觉活动的参与,而具有了与自然界不同的社会意识现象。如果要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把握社会生活,形成一种社会历史观的话,就必须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因此,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特殊体现。所谓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不依赖于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它包括我们前面所讲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以及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所谓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唯物史观在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时,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在回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时,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社会历史领域是历史唯心主义一统天下。历史唯心主义虽然表现形式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基本理论形态。一种叫做精神决定论。他们或者夸大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把这种意志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这实际上是主观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中的体现;或者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实际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中的体现。另一种可称之为自然主义,他们错误地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来解释社会历史,表面上从自然物质条件出发,而实质上又归结到人的意识要素(如精神面貌、性格、意志等上来),并把这些意识要素作为社会现象的根源,作为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虽然提出过某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命题和观点,但从整体上看,他们在社会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唯心主义虽然理论形态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即主张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的本源,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是一种根本错误的历史观,概括起来,历史唯心史观主要有两个根本缺陷;第一,否定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物质原因,没有看到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没有看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把社会历史看作是各种偶然事件的堆积,无规律可循。第二,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往的历史理论,由于看不到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必然夸大少数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把历史归结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历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因而没有找到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唯物史观产生之前,唯心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其深刻的阶级根源,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
第一,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段的偏见否定了社会历史。在剥削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剥削阶级垄断着精神活动,劳动人民担负着沉重的体力劳动,在剥削阶级思想家的代表中就产生了一种片面的看法,认为他们的活动不依赖于物质生产,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的作用,因而陷入歪曲历史的唯心史观。此外,唯心史观有利于剥削阶段的统治,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成为剥削阶级的信条。
第二,从历史根源看,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之前,封建社会生产规模狭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世界各民族处于彼此隔绝的状态,限制了人们的眼界,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还十分隐蔽,从而使人们看不到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
第三,从认识根源看,社会历史和自然界的发展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而在社会中起作用的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社会发展是通过有意识的人们的活动来实现的。社会发展的这一特点,使人们容易产生误解,认为人们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与唯心史观相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因为: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们在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活动之前,首先必须解决吃、穿、住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是生产劳动。如果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更不会有人们思想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社会存在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相反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人们不能自由地按其主观愿望来选择社会存在,而只能以既有的社会存在作为其社会意识的起点。任何脱离社会存在的意识都是不可能产生的。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及其发展。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内容是由社会存在来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会有不同的社会意识,这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存在的状况不同决定的。社会存在的变化,也带来人们社会意识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当今社会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就是这种变化的真实写照。
唯物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和发展规律。由于这种独立性是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础上的独立性,因而只具有相对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其一,是指社会意识的变化常常落后于社会存在,也就是说当社会存在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人们的思想仍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下,我们把这种情况也可以叫做社会意识的滞后性,一般而言,滞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其二,是指社会意识具有超前性,这是因为社会意识具有在反映社会存在的本质,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能预测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的特性。一般而言,超前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预见了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因而能够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当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来说的这种“滞后性”和“超前性”都是建立在从总体上来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的。第二,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社会意识水平的高低。但在某个特殊时期,经济上先进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不一定先进,反之,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就未必落后。如,18世纪末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上都超过经济上先进的英国;18、19世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分裂的德国却产生了黑格尔哲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这种情况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积极的能动过程。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既是对现实存在的反映,又同过去时代的社会意识遗产具有继承关系。这包括对以前的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继承。由于这种继承关系,社会意识才形成持续发展的链条,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但这种继承也是相对的,并不是无选择的将传统文化全部吸收,而是有选择地将仍有现实意义的精华继承下来,如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意识的每一种形式的发展变化都和其他形式有一定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体系。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社会意识之所以要反映社会存在并适应社会存在的需要而发展,就是因为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种反作用就其性质上讲有两种:对社会存在或者起促进作用,或者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的本质和规律,往往反映和代表着革命阶级和社会进步势力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则由于无视社会的规律和发展,总体上反映和代表的是反动阶级和腐朽没落势力的利益和要求,对社会存在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还表现在量的方面,即作用的大小上。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这种社会意识被人民群众的接受和掌握程度。正因为如此,要使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我们的社会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发挥较大的作用,就需要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人民群众接受和掌握。一旦一种先进的思想或观念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观念更新的缘由,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掀起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