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23-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活动中软件的作用和效益已超过了硬件。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这是科学技术日益成熟的标志。创造性是科学技术的灵魂。但科学技术一经形成,又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科学技术含量成为衡量社会生产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第四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1.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统称。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是人类智能的结晶。科学的本质决定着它的基本任务是,以概念、原理、定律等知识形式,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以及科学实验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大,科学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加,学科不断分化综合,当今学科按照大的门类进行划分,可归结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广义的技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狭义的技术专指生产技术,表现为生产过程中活动方式的控制操作手段、程序与方法。“技术”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义是指个人的技能、技艺和技巧。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技术活动的领域大大拓宽。技术不再是单纯经验的产物,而主要是科学物化的结果。技术活动中软件的作用和效益已超过了硬件。

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科学所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所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提供可能,技术变可能为现实;科学活动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技术活动则是从一般到个别、由理论到实践、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科学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而技术的成果主要是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设备、装置等;科学的职能在于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技术的职能则是利用世界、改造世界。

在过去人类社会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科学和技术基本上是分道扬镳,各自循着不同路径独立发展。现代社会条件下,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导致了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以及科学技术一体化,使得二者密不可分。这是科学技术日益成熟的标志。正因为如此,现在我们常把科学和技术这两个词语联用,统称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因此,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

2.科学技术的特征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创造性。创造性是科学技术的灵魂。这种创造性表现在基础研究中,就是发现新事实,创造新概念,提出新理论,揭示新规律;在应用和开发研究中,就是创造新工艺,寻找新方法,制造新产品。

第二,探索性。科学探索要把认识过程中的未知变为已知,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探求“为什么”。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异常复杂,而且有些事物变化无穷,因而给科学探索活动带来很大风险,包含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

第三,连续性。任何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与同时代人协作,并且经过艰难的探索之后才获得的。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除上述一般特征外,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现代科学技术又逐步显示出若干新的特征,如科学技术的不同学科之间互相融合和渗透,形成一系列边缘学科或综合性学科,出现高度综合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化的科技组织形式日益被普遍采用,使得科学技术社会化的趋势更加突出;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步伐加快,新知识和新技术呈指数上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高速化趋势。

科学技术的上述特征彼此不是孤立的。探索性在于发现,创造性在于突破,连续性在于继承和发展。没有探索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连续。创造性、探索性、连续性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描绘出了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中社会需要是科技发明与创造的“实际的支点和刺激”。但科学技术一经形成,又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社会生产的发展关键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虽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但它一旦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去,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在古代和近代,由于科学领域、技术领域以及生产领域都相对狭窄,因而科学和技术、科学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脱节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常常落后于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以至在科学理论上尚未搞清楚的问题,在技术和生产上却可能首先实现它。比如蒸汽机,它在热力学理论出台以前已经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了。另一方面,科学虽然有时因其自身的矛盾运动而出现新理论,但却迟迟不能转化为生产技术,应用于物质生产。例如,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创立到电力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就间隔很长的时间。

二战以来,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出现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与同步化趋势,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据有关资料统计,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5%~20%是靠科学技术取得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60%~80%靠科学技术,许多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增长几乎是完全依靠科学技术。其中,美国和日本的科技进步在工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就分别高达82%和97%。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科学技术含量成为衡量社会生产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有代表性的产品是钢铁,每千克不到1元;20世纪60年代有代表性的产品是汽车、洗衣机、电冰箱,每千克是30~100元;20世纪70年代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微电脑,每千克是1000多元;20世纪80年代有代表性的产品是计算机软件,其重量微乎其微,但知识密度、科技含量极高,每千克产品的价值比20世纪70年代产品提高百倍、千倍、万倍。

2.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及生产结构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而生产力提高的结果,会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根本变化。所以,科学技术不仅是改造自然的手段,而且是改造社会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曾这样评价中国古代发明的意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11]马克思还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12],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关系的密切联系。1856年,马克思在一次演说中,还高度评价了蒸汽机、电力和自动纺机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他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13]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引起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的重大变革。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光纤通信、电视和传真、程控电话、激光照排、办公自动化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为生产和协作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条件。跨国公司、跨国生产、跨国就业应运而生。例如,一架波音747飞机,零部件就有450万个,其生产与组装由6个发达国家的一万多个大、中、小企业共同分工协作完成。这种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促进了世界各地生产技术的优势组合,达到集约化生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3.科学技术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首先,科学技术与宗教迷信是尖锐对立的。恩格斯说:“上帝在信仰他的自然科学家那里所得到的待遇,比在任何地方所得到的都更坏”。[14]从历史上看,科学技术每一新成果的出现,都直接冲击并动摇着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地心说”的冲击;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神创论”的冲击。

科学技术还是反对伪科学的有力武器。伪科学是披着科学外衣的现代封建迷信,它们往往借用现代科技的一些名词概念,以超自然、超科学的神秘主义为手段,蛊惑人们放弃对科学、知识的信仰,放弃理性思维,放弃生活的理想与信念,最终把人变成失去判断能力的精神奴隶。显然,科学精神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伪科学以及一切封建迷信的克星。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是揭露伪科学,打击形形色色邪教组织的有效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善人们的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从而推动社会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思想的变革,进而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消费观念以及婚丧嫁娶等观念不断更新。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活动,其作用是巨大的。从经济发展上讲它是生产力;从政治上讲它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上讲它是推动力。科学技术正以一种空前的威力,向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全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不仅深刻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而且推动社会观念形态的变革。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当然,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但这决不同于西方“科学主义”、“技术决定论”、“技术统治论”的思想观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加速发展的“有力的杠杆”,但不是唯一动力。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整体性的综合效应。如果撇开社会需要与社会生产,撇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作用,仅仅强调科学技术的决定作用,就很难说明这样的历史事实: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代以前的一千多年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封建制度的成熟程度也远远高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社会,但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因此首先在中国确立。相反,中国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经阿拉伯人和蒙古人传到西欧后成为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四大发明”的故乡中国,罗盘针沦为风水先生的牺牲品,火药则在爆竹、烟花迎神送鬼的“毕剥”声中了却了使命。这个反差充分说明,科技本身是不能独立形成气候的,它只能在适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环境中才会脱颖而出。显然,西欧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市场的机制为这些技术发挥作用提供了用武之地。所以,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加速发展的巨大杠杆,而不是唯一动力。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应包括科学”。[15]邓小平同志根据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6]的论断,从哲学高度解决了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现代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灵魂。科学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它作为生产力的灵魂,一旦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去,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改善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能够使劳动工具得到革新和创造,从而发挥改造自然的更大功能。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而劳动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的每次重大进步,都使劳动工具发生革命性变革,进而使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机器人、微电脑、激光刀、数控机床、磁悬浮列车等等这些先进的生产工具,无一不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物化和结晶。科学技术能够使人类不断开辟新的劳动对象,扩大劳动范围。自然界中的许多东西能否进入人们的实践领域而成为劳动对象,同样取决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如海洋资源、地下矿产资源、核能资源、太空资源、南极资源等等,虽然早就客观存在着,但过去人们只能望而生叹。特别是随着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以及通信网络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愈益密切,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灵魂,在现代生产力中占第一位决定性作用。

第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力变革的先导,成为新的生产力的生长点。19世纪以前新的生产力,无论是劳动者素质,还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管理,都依赖于工匠的技艺经验的积累及其基础上的改进,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没有真正意义上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这时的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诞生,科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产生和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20世纪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管理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产生倍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21世纪,随着光纤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时代,高新科技使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产生指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高科技。按法国社会学家格·普·阿波斯托尔的估计,当今物质生产力3年内的变化,相当于20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3000年内的变化。可见,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的作用何其巨大。

第三,科学技术研究愈来愈成为第一生产过程,并正在形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产业。以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是分离的,人们所要做的只是将外在的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科技研究日益与生产结合起来,成为生产过程内在的一部分。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前进的。国内外众多大企业都设有自己庞大的科研机构,每年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科学技术研究成为第一生产过程,它的成果直接在企业内转化为产品,成为企业竞争的根本保证。随着企业生产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研究,随着企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无论从投资、规模和人员的质与量,科学技术研究都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生产过程,企业的性质也随之在发生变化,更多的具有了科研性质。同时,大量的独立的科研机构也越来越企业化、产业化。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将在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美国的“硅谷”、北京的“中关村”现象,以及我国各地正在崛起的“高科技园”、“工业园”,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信号。此外,还有大量作为联系社会各方面(中介)的从事软科学研究的咨询产业也应运而生。可见,科学技术研究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产业。

当今世界范围内,一场新科技革命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席卷全球。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认真研究对策,调整发展战略,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挑战,追赶世界潮流。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都把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看作提升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对我国来说,有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特殊的意义。这场挑战,对我国不仅是技术和经济上的,同时也是政治上的。它关系到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历史命运。因此,党的“十六大”依据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谓“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全面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经济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当然,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未来建设者,应当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振兴和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