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是一个政党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政治目标的理论政策宣示。它通常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个部分:最高纲领是党的终极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理想,最低纲领是党在近期的奋斗目标,又称为基本纲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1921年7月,党的一大就明确提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7月党的二大上,又明确提出了党在当时的现实奋斗目标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并“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应用马克思主义原则,正确解决和处理中国革命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典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透彻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把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明确区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部分。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关于社会制度的主张,共产党是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的。在现在,新民主主义,在将来,社会主义,这是有机构成的两部分,而为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指导的。”[13]毛泽东还正确地阐明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区别和联系,指明了两者的发展趋势。正是在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旗帜下,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人心,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逐步提出和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纲领,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回顾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取得,是与我们党在新时期始终不忘自己的最高纲领,同时适时地提出并切实落实、完成相应的阶段性具体奋斗目标分不开的。现时代我们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就是一个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最低纲领或基本纲领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在为实现最终目标即最高纲领积累必需的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要真正把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就必须着眼于实现最高纲领的未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最低纲领。在当前,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纲领就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坚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社会理想和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但是必须看到,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而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江泽民指出:“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14]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形成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过程中,对于在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作出过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在理论观点上实现了一些新的突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上作出了一些新的概括,从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本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共同奋斗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
三、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六大联系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科学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这10条经验是: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5.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6.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7.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着眼于打得赢、不变质,注重科技强军,全面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8.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做好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侨务工作,坚持“一国两制”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9.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尊重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10.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
这10条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它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加深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以上10条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党的基本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一道,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思考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是什么?
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
3.如何理解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79页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页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8页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2页
[7]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7页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2页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1页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0页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页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页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6页
[1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