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基础、历史进程与推进方法
韩金梅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相互交流、碰撞、融合、选择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批判继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也不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取代传统文化,而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相互交流、碰撞、融合、选择和发展的过程,也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提升的同时,要不断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自身在内容上得到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气派和风格,才能真正为中国广大民众理解和接受。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有不同之处,但这并不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相斥、不相容。相反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斗争的思想武器,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融相通之处。
1.唯物论与辩证法。中国朴素唯物论源远流长,如《尚书·洪范》中概括出了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相应的属性,战国时期形成了“五行说”,到宋明理学,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物两体”、“物必有对” 、“天人合一”等辩证法思想,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立统一规律认为,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其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果。可见,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辩证法思想在科学性上无法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但在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具有内在的相通性。
2. 实践观。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用来指导新的实践,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注重实践的传统,《尚书·说命中》就明确提出了“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朴素知行观,强调“行”即实践的重要性。后来一些思想家也提出类似观点,荀况的“知之必行”、墨子的“取实予名”强调了“行”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王阳明则力主知行合一。明清之际所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则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点更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国传统文化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间的诸多相似点为实现二者的结合以及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3.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有着相类似之处。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大家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在追求和向往理想社会,如儒家的“大同”理想、道家的“太平”理想、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天朝田亩制度》中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中的“人人相爱,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两者相结合满足了近代以来深受压迫剥削、急欲翻身解放的中国民众的根本需求,也为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实现复兴找到了正确方向和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相伴随的。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党的领导人,面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锲而不舍地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借鉴和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思想武器。这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既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民族文化形式,又是超越了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1. 传统文化在毛泽东思想中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和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但他并不因此而固守传统,思想僵化,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总结。毛泽东思想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结合,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形式。例如,用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概念表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用“矛盾论”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实事求是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河间献王传》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发扬光大。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思想成为具有鲜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理论形态上是马克思主义的,而在文化特质上则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土壤中。例如,邓小平升华了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德治”思想,提出共产党员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选拔干部时,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又如,邓小平明确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源自秦汉典籍《礼记礼运》,它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对生活温饱有余的通俗表达。邓小平沿用中国古代的“小康”概念,创造性地把“小康”理想运用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邓小平说:“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又如,邓小平对于这种和而不同的朴素辩证法加以吸取和重新改造,形成 “一国两制”构想。此外,邓小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将传统民本思想加以现代改造,使之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融为一体,形成以“得民心”、“取信于民”、“能够向人民交代”,以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核心内容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等……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精华的整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强调仁民、忧民、爱民、取信于民,例如,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渊源和基础,先进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此外,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继承了中国历史上德法兼治的思想。
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发展观是在吸收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社会发展观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其赋予现代意义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古代朴素的社会发展观是由以“仁”为核心的“修”、“齐”、“平”、“治”的社会观和以“天”为中心的“胜天”、“顺天”和“天人合一”、“与天地参”的自然观组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主题出发,不断追求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与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在继承和发扬中实现了两种文化精神的价值统一同时,在吸收中国传统谐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相融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渊源是儒家和谐思想,包括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与群己和谐。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推向了新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推进方法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自身的发展决定的。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场和方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批判的、革命的,这种对待一切事物的批判的革命的精神也包括对待它自身。因此,批判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场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标准对中国传统文进行批判和取舍,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去。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既不是单纯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结论去套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完全用中国传统文化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双方在互相渗透、互相改造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落后的糟粕会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走向消亡。同时,人们对作为结合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认识也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已经过时,有的把它看成是“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的绝对真理,还有的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这些错误的认识与态度,也必须予以分析批判。
2. 开展争鸣和自由讨论。开展争鸣和自由讨论,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五四”以后,正是通过百家争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促使马克思主义逐步中国化从而取得了重大发展。今天,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结合,不能不考虑到西方文化和哲学的影响,不能不注意吸收西方文化和哲学中优秀的东西,展开争鸣和讨论,来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水准。[1]
3.紧扣时代脉搏,结合发展现实。任何一种理论只有立足于指导实践才会有其现实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尤其如此。马克思主义虽然揭示了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它本身没有也不可能指出每个民族的具体发展道路,并不能自动解决中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是落根在中国传统的一般文化的躯体上,而是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这个最大的现实。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将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1. 方君诚.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兼与王锐生先生商榷[J].哲学动态,2007年第6期,P9—11;
2. 王军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内在机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P34—36;
3. 李冬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文化背景、历史进程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P77—79;
4. 康来云.三代领导集体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7期,P14—18;
5. 李翠兰.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差异及其互补性[J]. 船山学刊,2007年第3期,P185—187。
(作者简介:江西师范大学2008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注释】
[1]方君诚.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兼与王锐生先生商榷[J].哲学动态,2007年第6期,P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