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近的人就是最亲的人

最近的人就是最亲的人

时间:2023-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5岁的姜英先是召集人,他在大家眼里是“灵魂人物”,德高望重。一路相伴走来,在生活的点点琐事中,每一家记忆最深的就是别人的帮助。罗岩的感觉就是冰冷。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大家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帮助,最近的人就会变成最亲的人。置身其间,笔者分明感到,他们是最近的人,也是最亲的人。

时间:2012年4月21日晚6时40分

地点:沈阳万科四季花城7区8号楼2单元张雪莹家

人物:姜英先、吕兴翔、张雪莹、罗岩、邢延峰等10多位居民

一个单元,9层楼,18户,48口人,相处6年,像一家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里找到了鲜活的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一点在住房上尤为明显。然而,住得宽敞了,我们的心胸就开阔了吗?房子更好了,我们的邻里关系也更好了吗?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人相处?我们应该怎样做邻居?带着这些问号,笔者来到沈阳万科四季花城7区8号楼2单元,一个社区的“文明单元”,走进居民中间,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门铃响过,在女主人张雪莹打开房门的那一刻,单是从房间里溢出的笑声,就足以让人直观地领悟到什么是幸福与和谐。此时,来自各家各户的“代表”已经把客厅占满。他们中有企业员工、高校教师、医生、公务员、个体经营者,从入住新楼时算起,他们处邻居已有6年的光景。

65岁的姜英先是召集人,他在大家眼里是“灵魂人物”,德高望重。他说:“我们这个单元被社区命名为‘文明单元’,还要建‘幸福单元’。幸福的含义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现在楼越建越高,房子越住越大,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但邻里之间却似乎越来越陌生。其实,尽管家家都有自己的隐私,但彼此信任、沟通和关爱,既是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姜英先曾住过10多年平房,那时住房东头的包饺子,房西头的都能吃到。住进楼房,他最怕的是孤单、寂寞,就和老伴商量如何跟邻居们走动起来,结果与大家一接触,发现彼此都有同感,于是他们通过搞“好邻居是一家”等主题活动,凝聚在一起。 “现在大家越处感情越深,我的干女儿也越来越多。”他老伴在一旁抢过话茬。

一路相伴走来,在生活的点点琐事中,每一家记忆最深的就是别人的帮助。1楼住户孙超说:“我刚搬来不久,家人外出忘锁门了,罗岩路过发现后,就找到物业通知我们。”姜英先说:“我老伴高血压,罗岩就常上门给测量。”3楼住户赵晔说:“赶上我们忙,孩子就上对门的雪莹家,赶上午饭吃午饭,赶上晚饭吃晚饭。”罗岩说:“我孩子和赵晔的孩子在一个学校上学,我们轮流接送,省了不少事。”他们还讲了很多事,笔者听得出,他们既可能是一件事的助人者,也可能是另一件事的受助者,但无论是助人还是受助,他们的感受都是幸福和快乐。

住在1楼的邢延峰搬来最晚,是2009年8月。“我买的是二手房,卖主当时特别强调这个单元邻居非常好,我一听,就冲这,房子也买定了。”

邢延峰是个检察官,他在办理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案子时发现,很多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环境影响有关。他的儿子念小学,他觉得与好邻居相处对儿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邻里融洽,家庭和睦,会对孩子有深刻影响,他就会宽容、大度,与人为善,他的精神家园里就会有真、善、美的种子扎根。”在邢延峰看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邻居们也是。

罗岩从小在一家大企业的家属区生活了20年,留下了“轻松、舒心”的记忆。而当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到现在已经7次搬家。“搬家的原因既在于不断改善居住环境,也希望能处到好邻居。”

罗岩没搬到这里之前,对邻里关系的记忆并不愉快。她去敲门问事,邻居只开个门缝,冷冷地问“什么事”,爱搭不理地说完,“啪”地关上门。罗岩的感觉就是冰冷。现在,她和吕兴翔住对门,称吕兴翔老两口“吕叔” “吕婶”,两家处得像一家人,出差时钥匙就放在吕家,请吕叔、吕婶过来帮忙浇花。罗岩给笔者复述了吕婶最让她感到温暖的一句话:“孩子,你别外道,咱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才能互相牵挂、互相照顾。”

吕兴翔接过话茬:“单元门一关,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管你上班干啥、当多大的官,下班回来了就都是我的孩子,彼此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每天,吕兴翔很享用大大小小的邻居们叫他 “爷爷” “大爷”“吕叔”,他觉得那就是幸福,就是天伦之乐。

大家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习惯、生活圈子不一样,连家境、情趣也有差别,但关上单元门却找到了归属感,宛若生活在一个家。究其原因,姜英先认为,就是大家在精神层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内心渴望幸福,希望得到尊重、关爱。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大家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帮助,最近的人就会变成最亲的人。

现在,他们还要一起走出单元门,搞社会公益活动,打算“六一”到省孤儿学校,重阳节去敬老院,播撒爱的种子,与更多的人分享幸福、共建和谐。

夜色阑珊,大家却毫无倦意,话题接二连三,笑声此起彼伏。置身其间,笔者分明感到,他们是最近的人,也是最亲的人。

小物件 大寄托 老战友的来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