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许许多多最美的人在埋头美着

许许多多最美的人在埋头美着

时间:2023-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活着,很不易。这就等于,无论谁的长大成人,都是他人关爱和给予的结果。作家余华有部小说就叫《活着》,可谓写透了人生的艰难和不幸。这就在于一个活着的态度。人类发展史证明,不管哪种社会制度下的人生态度,总是对多数人有益才会被公认是美的。被传颂的,都是那些肯为公众和他人奉献的人。他们差不多都是自发涌现、群众自发评定的最美的人。肯定还有许许多多最美的人在埋头美着,究竟是谁,有待我们的良心去发现。

人,活着,很不易。光是一次赤条条的诞生,就得耗去父母多少心血和爱情啊。待到长为成人,步入社会,父母的青春年华差不多就被耗光了。这就等于,无论谁的长大成人,都是他人关爱和给予的结果。所以,面对生活,谁都没有理由不怀感恩之心与回馈之责。理不出这样一个起码的人生思路,只知怨天尤人,总觉得全世界都欠着自己的,而不思自己也应为他人做点儿什么,这人会悲观厌世,活得一塌糊涂而更加不易的。

作家余华有部小说就叫《活着》,可谓写透了人生的艰难和不幸。一次次的生不如死,一次次的绝处逢生,一个极普通的人,就那么不惊不乍、不躲不避地与同胞相依为命,在国难家灾中活过漫长岁月,竟很乐观,看上去比那些家财万贯、手握重权、妻妾成群的人还幸福似的。这就在于一个活着的态度。

人生态度,看似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圣贤们常挂嘴上的真、善、美所集成的“美类”,另一类则是相对应的假、恶、丑而集成的“丑类”。人类发展史证明,不管哪种社会制度下的人生态度,总是对多数人有益才会被公认是美的。极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从没被树碑立传或通过口碑传颂过。被传颂的,都是那些肯为公众和他人奉献的人。可见,只有利他精神才有资格属于美类。而谁都希望得到美好,却又往往容易把眼盯住丑恶,抱怨世界不美好,骂人间黑暗。黑暗确实存在,疾恶如仇也没错,但看不见美就不对了,那样容易被丑围困。心灵健康美好的人,一定信奉这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能不能发现美,在于自己心里有没有美。自己的心被美鼓满了,便能时时感应到美,并能不吝啬地随时贡献自己的美,因而会被人们称为美好的人。

每个时期,人民都会发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人:解放战争时期,最美的人是宁肯粉身碎骨也要炸毁敌人碉堡的董存瑞;抗美援朝时期,最美的人是用胸膛堵机枪眼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缺油时期,最美的人是大庆铁人王进喜;大规模工业建设时期,最美的人是鞍钢老工人孟泰;以粮为纲的经济恢复时期,最美的人是大寨农民带头人陈永贵;全民学毛著为人民服务时期,最美的人是解放军战士雷锋;“文化大革命”年代,最美的人是舍身拦惊马救人的刘英俊,当然,更有宁可被割断喉管也要捍卫真理的张志新……他们不是舍己为公几十年如一日作出巨大贡献,就是为党为国感天动地、气壮山河地献出了生命,理所当然有资格在“人”字前面被冠以“最美”二字。

到了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我国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不再搞各种大规模的折腾运动了,因而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个城乡、各个极为平凡的岗位,更加频繁甚至接连不断涌现出形形色色最美的人,几乎成群结队熙熙攘攘了:8岁就开始单独照料自己瘫痪母亲的最美女儿孟佩云;不到18岁却以一条腿换得一条老人命的最美女孩刁娜;身怀双胞胎已6个半月却跳进水塘里救出邻家女孩的27岁最美孕妇彭伟平;折断一只胳膊而接救从高楼坠下女孩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公交车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年如一日的最美乘务员李素丽;高速路上被7斤重飞铁击伤胳膊,击穿肝肠,仍坚持安全停车疏散乘客,而自己却丧生的最美司机吴斌;为救学生免于车祸,自己受伤以至生命垂危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他们差不多都是自发涌现、群众自发评定的最美的人。

这些百姓自己发现的最美者,比一些媒体花样翻新的选美大赛评出的最美男女们美多了!肯定还有许许多多最美的人在埋头美着,究竟是谁,有待我们的良心去发现。

(刘兆林)

刘兆林: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省政协常委,一级作家。发表各类文学作品400多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