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原意是指风度品格,在文艺上指作家、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表现为一个时代、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气派。理论宣讲风格,就是在宣讲的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的统一体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化的风度和格调。它渗透在宣讲的诸要素中,通过宣讲主题思想的概括、结构层次的安排、表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等各个环节表现出来。
一、宣讲风格的运用
理论宣讲风格是理论宣讲艺术的核心因素,是理论工作者在宣讲实践中积累、总结、升华形成的宣讲艺术特色,是在宣讲实践中所体现的格调和气派。理论宣讲风格在宣讲实践中的运用,应根据宣讲的主题内容、宣讲对象和宣讲场合的不同具体确定。但在共性上应注重三化:既理性化、大众化和知识化。
理性化。理性化是指思想性和理论性。理论宣讲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同于文艺表演和一般的演讲,必须突出其思想理论性。因此,在理论宣讲中,无论采取何种宣讲形式,表现为何种格调和气派,首先都要体现出理性化。
理论宣讲风格的运用,要具有思想的深度,这是理论宣讲风格的核心要素。思想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思想蕴含在事实之中,是客观存在的。生活本身就隐含着思想,一个人的生活中隐含着他的价值观,一个民族的生活中隐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价值观的系统总结,包括观念、逻辑、思考和判断。理论宣讲是对一种理念和精神的传播,也是一种思想观念的传播,理论宣讲要给人一个正确的观念,用科学的思想来影响对象,扩大干部群众的眼界和心胸,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和科学理论素质。缺乏思想性的宣讲毫无生气,令人生厌。有了思想性的宣讲就生动鲜活些,使人信服,宣讲风格所体现的思想性会极大地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理论宣讲风格的运用,要注重理性化。一是要具有基本理论观点的阐释,这是理论宣讲的最基本的要求。理论宣讲是在确定一定主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理论观点的阐述和解答,比较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要求理论宣讲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不能浮光掠影,只是堆砌华丽的词藻。二是要具有逻辑的力量,这是体现理论宣讲风格的重要因素。理论就是论理,是通过讨论说明事物的原理根据。理论宣讲通过对基本理论观点的阐述,抓住人心、让人信服,依靠的就是逻辑的力量。任何一种没有逻辑力量的思想观念、任何一种缺乏逻辑力量的宣讲形式,都无法实现对人心的征服。那种只注重宣讲形式、忽视宣讲内容的宣讲,表面光彩夺目,实质空洞无物,是不会让干部群众信服的。
大众化。理论宣讲风格的运用,要注重大众化,一是要坚持大众的立场。理论宣讲要坚持以人为本,站在大众的立场上,依据理论观点的实质和要求,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考虑大众的所思所想,关注大众的所愿所求,置身大众的所忧所患,回答涉及大众自身利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二是要运用通俗的语言。通俗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显著特征,通俗易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理论宣讲大众化要坚持运用“大众话语”,用大实话诠释大道理,要追求喜闻乐见,贴近群众需求,激发思想共鸣,增强感染力、吸引力。要体现形式多样,增强直观性、体验性、互动性。三是要具有需求的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紧密适应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对德国工人阶级善于运用马克思理论武器所评价的那样,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走入大众的精神或心灵世界,必须切合大众的心理或精神需求,把握大众的“心”情,解决大众精神世界的心灵问题。因此,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针对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等不同对象的理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
知识化。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理论宣讲具有传播知识的性质与功能,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是系统的传播知识,理论宣讲亦是通过宣讲这种形式传播知识。理论宣讲中风格的运用要注重突出知识化。
从广义上说,凡是干部群众不知或欲知的新鲜事,对他们来说就是知识。列宁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从狭义上说,理论宣讲的知识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主要有三类:一是基本理论性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二是时事政治知识,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历史知识。三是相关社会知识,如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
理论宣讲风格的运用,要注重知识化,一是要充分表达理论所体现的知识。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身就是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集成体现。理论宣讲要体现出独特的风格,最重要的是体现出对所宣讲的理论观点蕴涵的知识的深刻理解和阐述。《朱子语类·论知行》篇中说:“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也就是让干部群众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理论的本质亦即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上加深理解。二是要具有充足的信息量。这里讲的信息是指广义的各类知识和消息。理论宣讲要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就要围绕宣讲的主题,根据基本理论观点的内涵,结合多方面的知识加以阐释、解答。一些成功的宣讲,常常被人称赞为信息量大、收获大,就是因为有充足的信息量,多给人几桶水。理论宣讲重点当然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宣传党的历史,但在宣讲这些内容时,一定要贯穿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三是要具有深刻的启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对成功的宣讲,人们常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来褒奖,说的就是对人有深刻的启迪。启迪是开导、启发。“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尚书·太甲上》)理论宣讲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做启蒙工作。启迪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理论宣讲内容的深度和风格的独特,使干部群众听了理论宣讲后顿开茅塞,反之,如果干部群众听完理论宣讲后仍然“昏昏”,不能“昭昭”,就失去了意义。
理性化、大众化和知识化是理论宣讲风格运用的主要着力点。在宣讲实践中,既要把握好三者的内涵、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又要在理论宣讲实践中探索理论宣讲风格的新特点、新要求,促进理论宣讲风格运用的成熟和完善。
二、宣讲风格的类别
理论宣讲风格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宣讲风格是宣讲者世界观、品德修养、兴趣爱好等各种内在素质的综合反映,由于宣讲者自身素质各不相同,不同的宣讲者就有不同的宣讲风格,因此,宣讲者的宣讲风格自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分类上看,大致有三种,即激情型、理智型和综合型。
激情型,表现为高亢——燃烧激情、慷慨激昂。激情的本义是指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理论宣讲风格的激情型,主要是指在理论宣讲过程中保持一种高亢的方式,始终是燃烧激情、慷慨激昂。
激情型宣讲风格的特点是,注重调动对象的情绪,保持节奏的连续性,通过对理论观点的激情阐述,打动对象的心灵,达到自觉接受教育的目的。具有激情型宣讲风格的典型,就是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方永刚。听过方永刚讲课的人都说,方教授讲每一堂课都满怀激情、慷慨陈词,如大河奔流,气势磅礴。“哪怕是五分钟的课,我也充满激情。我热爱这个事业,我就会有激情,我讲课两分钟就进入情节。”激情为他赢得了“方大炮”的美誉。不照本宣科,只需一壶水、一条毛巾,就能像说评书那样激情四溢、感染力十足地讲上两三个小时,这也是方永刚授课的一大特色。虽然在讲课前花费大量精力写教案、做调研,方永刚在讲课时却大多是脱稿的。由于他每次讲课时声音洪亮、充满激情,需要不停地喝水润喉,经常讲了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所以必备一条毛巾擦汗。有时一场报告做完后,毛巾都能拧出水来了。常有人问,你的激情从哪里来?方永刚说,激情来自热爱。“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传递给我的学生和听众,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他对事业不仅“知之”,而且“好之、乐之”,就像一把火,燃烧起来就无法熄灭。
可见,激情的风格来自热爱,来自对党的理论宣讲事业的忠诚,也来自对科学理论的信仰,来自对自身理论素养的自信。唯如此,才能在宣讲过程中高亢激情。
理智型,表现为深沉——潺潺流水、娓娓道来。理智是指一个人用以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或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理智型特征表现在思维方面主要是敏捷、独创、全面、深刻。理智型的人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能用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理论宣讲风格的理智型是指在理论宣讲过程中保持一种深沉的方式,对宣讲的内容如潺潺流水,娓娓道来。
理智型宣讲风格是宣讲中最常见的一种,这种风格也称科学型或思维型。其特点是:知识内容的交流性强,教师善于概括和推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言语表达逻辑性强,教学态度冷静,追求一种理智的力量和科学的力量。主要表现为,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情感的抒发,既有直截了当的定论,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似潺潺的小河流水,慢慢地流进人们的心田。通过理论的阐述,与听众交流思想,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大多数专家学者都持有这种风格。典型的是白岩松的演讲和主持风格。有人写道,白岩松的主持,面部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气,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提出完全代表自己意愿的希望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他藏在一副眼镜后的明亮目光显然告诉我们:他的思想更深邃,更沉稳。
由此可知,理智的风格在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理论宣讲者的理论修养和由此积淀的文化基础,养成的思维方式、内在气质,奠定了理智型宣讲风格的外在形象。
综合型,表现为睿智——成熟厚重、轻松自如。综合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理论宣讲风格的综合型是指在理论宣讲过程中把多种风格糅在一起,保持一种睿智的方式,宣讲体现出成熟厚重、轻松自如。
综合型宣讲风格的特点是,既有高山流水、娓娓动听、幽默风趣,又有波涛汹涌、慷慨激昂、暴风骤雨;既体现睿智深邃、见识广博、富有远见,又体现轻松自如、平易近人、温和稳重,通过几种宣讲风格的交叉运用,使听众在多彩的宣讲方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教育。综合型宣讲风格适合理论素养层次较高,且实践经验又比较丰富的理论工作者。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作过无数次宣讲,他的宣讲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超凡的魅力:满怀理想,旗帜鲜明;激情四射,豪气冲天;准确简洁,切实精当;平易近人,自然流畅;说理严密,形象生动;幽默风趣,让人在笑声中得到教育和启迪;熟练地运用大众化的口语;援引中国历史、文化的有关知识;采撷古今成语典故等。他的宣讲集中体现了崭新的民族风格——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深入研究、认真学习。
在理论宣讲实践中采用何种风格,要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是内容需要。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风格进行宣讲,都是为了更好地为表现内容服务,为主题服务。只有明确具体的内容,深刻理解要宣讲的理论观点的实质,才知道哪种风格更适合一些。二是听众成分。宣讲风格要照顾到听众的素质,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干部有区别,机关干部和基层群众有区别,城市人群和乡镇人群有区别,只有根据不同听众的素质和需求确定宣讲风格,才能针对性强,赢得听众。三是自身特点。宣讲选用何种风格,与宣讲者个人所具备的特点也是息息相关的,在考虑了内容需要之后,也可以参考一下宣讲员自身的特点,包括性别、声音、语速、语言特点等,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平时说话就慢声细语的人,最好选择理智型,深思平稳、潺潺流水式宣讲。平时说话语速较快、声音也较洪亮的人就可以选择激情型,慷慨激昂、燃烧激情,这样,在需要快的时候,语音节奏才能跟得上去,不给人嘶哑的感觉。
理论宣讲是为了阐明理论,使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宣讲者阐述的观点与看法。因此,只要能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无论是什么样的风格,都是可以的,都是成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宣讲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种风格。我们应该提倡理论宣讲风格的多样性。
三、宣讲风格的培育
理论宣讲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理论工作者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宣讲风格,需要在长期的理论宣讲实践中逐步探索、培育和养成。理论宣讲风格的培育主要应该注重三个方面:
第一,政治立场的坚定。理论宣讲风格培育的基础在于理论宣讲者的政治素质,即对科学理论的真信、真学、真懂、真用。理论武装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识真理、追求真理,坚定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只有宣讲员自己坚信党的创新理论是真理,讲课才能理直气壮、底气十足,否则讲出来的东西就会言不由衷,更谈不上什么宣讲风格了。方永刚理论宣讲风格的形成就来自于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真信和真懂,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国防大学副校长许志功说过:“我常用这样的话激励自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根,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根扎得越来越深,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马克思主义的根被动摇了,这个历史责任我们担当不起。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我经常鞭策自己:对马克思主义要真信,不言不由衷;要真学,不言不及义;要真用,不言行不一。”同样,方永刚也把对党的创新理论怀有的崇高信仰,化为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多次说过,“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推脱不掉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为我的学生和听众讲好每一堂课。永远保持一个理论工作者的冲锋姿态。”
作为理论工作者,不仅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而且要带头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以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明显成效,增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效果。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展现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要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表里如一、以身作则,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像方永刚表达的那样,“我对创新理论的信仰是一种充满幸福的体验,所以我传播、我快乐”。唯如此,才能在宣讲实践中自觉形成自己的宣讲风格,达到运用自如的境地。
第二,多种知识的积累。古人称赞一个人学识渊博,常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来比喻。这种渊博正如歌德所说,“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积累知识在于勤,学问渊博在于恒。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不能急于求成。清代思想家王国维倡导的治学三境界很受人推崇,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要认准目标、执着追求,只有在刻苦学习和钻研的基础上,才能够功到自然成。
当今世界是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党员干部要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这也是对理论工作者的要求,是理论宣讲风格培育的前提和关键。所谓多种知识的积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渊博。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有广博知识的人。首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理论工作者是从事专业教学活动的,只有专业知识达到精深,讲起课来才能居高临下、运筹帷幄。其次,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既要学有所专,又要广泛涉猎,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同时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按照这一要求去努力,自然会奠定宣讲风格的基础。二是理论功底厚重。群众欢迎信息量大的讲座,而深厚的理论功底正是教学信息量大的前提。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本身要求宣讲员要做到以理服人,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厚度和思想深度,要求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只有真正掌握了党的创新理论博大精深的内容,把握住其精神实质,才能融会贯通并创造性地解读党的创新理论。而从干部群众角度看也是如此,他们喜欢听宣讲员对某一问题深入、精辟、独到的见解。只有把道理讲透彻了,群众才会心服口服。理论功底的提高取决于钻研和积累。三是知识驾驭熟练。驾驭知识就是获取、运用和传播知识的能力,它包括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理论结合实际阐明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能力等。首先,要有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在知识爆炸时代,信息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即把随手可得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当今世界,各种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各种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交错、真伪难辨。整理分析各种信息,并发现信息背后蕴藏的独特价值,将是在竞争中取胜最重要的手段。必须善于敏锐捕捉新知识、新信息,形成学科交叉的优势,要善于甄别、筛选和综合运用各种新知识、新信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新知识新信息的价值。其次,要有运用和传播知识的能力。我们的头脑不仅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更应该是加工知识的车间。作为理论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善于运用和传播知识,不能“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只有把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宣讲艺术结合起来,知识才会成为财富。在《毛泽东的语言技巧》中,提到毛泽东运用典故特点是格外的灵活。他能在深入理解典故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及不同内容和角度的需要,极其自如地运用典故,这就体现出他对知识驾驭的炉火纯青。
第三,宣讲实践的锻炼。理论宣讲风格的形成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而且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特别重视努力在宣讲实践中学习,在宣讲实践中磨练。宣讲实践锻炼对于宣讲风格的形成举足轻重,“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就是要求理论工作者在宣讲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宣讲质量。
在实践中培养宣讲风格,一是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了解群众需要。调查研究是宣讲富有针对性的前提条件,也是宣讲风格的支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善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群众、了解基层,就人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一番调研,了解到群众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找出共性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调查研究还要了解不同人群的兴趣需求,方永刚每次宣讲之前,都首先了解听众的年龄、文化、职业构成,以便根据宣讲对象的不同分别找到与听众的“共同语言”,因此他的演讲风格因人而异。对东北老百姓讲课要像唠嗑,给军人宣讲要像作战前动员。二是注重在宣讲实践中积累、总结经验。宣讲风格的形成与宣讲经验直接相关。宣讲经验是指宣讲员在长期的宣讲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关教与学的感性或理性认知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行为方式。一般说来,宣讲年限长的宣讲员,宣讲经验比年限短的宣讲员相对丰富些。宣讲风格的形成与宣讲教学经验丰富程度有关。但是,有了丰富的宣讲经验,并不一定就能形成自己的宣讲风格,因为宣讲风格是宣讲艺术成熟的标志,仅靠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论工作者在宣讲实践中体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宣讲个性和对宣讲艺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宣讲风格。只有在宣讲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创新,注重反思宣讲,及时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宣讲风格。三是学习他人的经验不断升华自己。总结和学习前人和他人的宣讲经验是做好宣讲工作的起点,要形成自己的宣讲风格首先要高瞻远瞩认清他人所走的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观摩,不断探索,在宣讲实践锻炼中总结和提高,尤其是向长期从事宣讲工作的老同志学习,他们身上蕴藏着许多宝贵的经验。有专家认为,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步成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宣讲风格,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摹仿、学习、借鉴阶段;独立、创造、反思、再创造阶段;宣讲风格形成阶段。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要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灵活运用,重视自己独特的创造,形成个性化色彩,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成为一个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独特宣讲风格的大家。
研究和运用理论宣讲风格,目的在于提高理论宣讲的艺术,增强理论宣讲的效果。在理论宣讲中必须注重宣讲风格的养成和运用,使理论宣讲更具色彩和形象。理论宣讲风格的形成是个长期实践、长期积累的过程,切不可满足于一知半解,为单纯追求风格表现而“哗众取宠”,只有脚踏实地,日积月累,才能成为独树一帜的理论宣讲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