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保持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保持先进性

时间:2023-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特征应该而且已经蕴涵于马克思主义的诸多特征之中,但在理论上还缺乏研究、论证和概括。在实践上,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事实上已经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思想条件或者理论前提。这三点认识意味着,从物质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而从意识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意识。

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特征应该而且已经蕴涵于马克思主义的诸多特征之中,但在理论上还缺乏研究、论证和概括。在实践上,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事实上已经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思想条件或者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先进?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有哪些表现?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特征?为什么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这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先进性建设在理论上、逻辑上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全面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重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源泉和表现

一般地讲,“先进”的字面意义,“先”为先后之先,表达对象所处位置,“进”乃动静之态,表达对象的前进上升运动。两字合起来,表达事物在运动中发展,相对于同类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显然,“先进性”既指事物不停地前进上升,又指它具有与其他同类事物的比较优势。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当然是指马克思主义总是在发展中保持自己与其他思想理论或意识形态的比较优势,处于领先地位。既然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是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较的产物,那么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既相对于其他意识形态,也相对于自己的历史演变。“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37]马克思主义要始终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必须在实践检验中辩证否定、兼收并蓄,在实践基础上发展创新,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一降临人世,就是以先进的意识形态身份出现的。因为它是当时社会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及其社会存在的最高水平的观念形态。无产阶级在社会存在领域的先进性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客观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38]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产业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开创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主体,无可置疑地是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当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已经把早期的产业无产阶级“改造”成了与知识、信息、智能技术及其设备相结合的,汇集大量先进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也无可置疑地是当代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无论在无产阶级革命年代,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年代,工人阶级都始终代表和追求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直到今天,工人阶级也仍然是整个社会最进步、最能担当人类彻底解放的重任并把社会推向愈益美好的明天的社会集团。

当然,无产阶级或者工人阶级是全社会最进步的阶级,这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说它在社会物质生产领域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并不意味着它在意识上天生就先进。工人阶级在社会存在中的先进性如何反映在其阶级意识之中,这是工人阶级在同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剥削阶级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一实践过程的必然产物。换句话说,工人阶级虽然在社会存在的比较中天生就是先进的,但其先进的阶级意识却是后天形成的。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它最能感受到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亦即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它最能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出并发动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因而是社会进步最深刻、最直接的源泉。它在变革社会、争取解放的运动中,反复实践,反复认识,逐步提高对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的认识,使自己的斗争由自发到自觉、由幼稚到成熟,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提供了理论源泉,也为马克思主义“生而先进”提供了现实可能。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实践中,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又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新鲜经验和理论素材,又为马克思主义保持先进性奠定了现实基础。

承载工人阶级先进意识形态的主体是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从分散走向集中、从盲目走向自觉、从自在走向自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工人阶级愈益自觉、成熟的运动孕育着愈益科学、正确的理论,使其阶级意识愈益进步,其理论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获得的科学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又回到工人运动之中,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工人阶级能够用先进的理论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并形成自己具有先进性的核心组织。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就是这样产生的,它是马克思、恩格斯用刚刚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改造当时较为成熟的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产物。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共产主义者同盟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工人组织。它在实践上“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上“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39]。如此显示出这样的逻辑关系:由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进部队——马克思主义政党。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40]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的先进战士的集合体,就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或先锋队。所以列宁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41]“是阶级的先进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42]。进一步梳理这一逻辑关系,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三点认识:一是马克思主义源于工人阶级进步意识,从根基上讲它不是外部移入的;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不仅相对于全社会的意识形态,而且相对于工人阶级的全部阶级意识;三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同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是同一个范畴,是同一政治组织的灵魂和生命、思想和实践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三点认识意味着,从物质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而从意识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意识。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其实就是先进意识同先进部队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物质形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因马克思主义而先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也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政党承载着发展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重任,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既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性为条件,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根本动力。由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或先锋队,它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既“始终代表整个运动(工人运动——引者注)的利益”,又“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43],因而马克思主义政党引领时代潮流的社会实践,既以马克思主义“先天先进”为思想前提,又是“后天”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切实可靠的客观源泉。也就是说,无论工人阶级先进性作用的发挥,还是其先进意识的熔铸,都只能以其先进组织为载体。事实上,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持续发展,都是以那些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创建的崭新事业为源泉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已经明确地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统一和反复中实现的。仅凭工人阶级自发运动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当然更谈不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源泉就会枯竭,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并最终丧失自己的先进性。

除了先进的阶级基础和先进的政党基础,马克思主义先进性还有更为广阔的人类实践及其文化背景,这也是工人运动不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先进性必须以先进政党为载体的重要原因。不断前进上升的全部人类实践不断地凝练“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们所蕴含的先进文化素材,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更为广阔的源泉。在所有优秀文化抑或先进文化中,虽然马克思主义也在其中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最先进的,但那是它善于兼收并蓄、去粗取精、辩证改造、批判继承其他各种优秀文化的结果。而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海纳百川式的先进文化创建工作,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实现工人阶级乃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进行的理论创新活动。马克思主义政党既立足于工人阶级,又全面地超越工人阶级;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进步力量的先锋队。因而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够超越自在状态无产阶级的狭隘眼界,在理论上达到对全部人类优秀文化的概括总结,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居于人类文化的领先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不否认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作用,从来不排斥自己所处时代不断产生的优秀文化因素,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广泛地包容、吸收和改造所有先进文化素材,让它们服务于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作用,由此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既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总是处于时代潮头的领先地位。

超越自在状态无产阶级的狭隘眼界、广泛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是马克思主义生而先进并始终保持先进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先进于空想社会主义,那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超越了自在状态无产阶级的狭隘眼界,对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革命性改造,从而奠定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理论基础。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活动中,不仅超越阶级的眼界,而且超越学科的限界;不仅超越政治、经济和哲学学科的限界广泛涉猎所有社会科学,而且超越社会科学界限广泛涉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尽可能宽广地包容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才使自己达到高屋建瓴地概括、统摄所有优秀文化的最高层次。

所谓马克思主义“生而先进”,不仅表现为工人阶级生而具有的先进性为其提供的现实可能性,而且表现为对当时人类已经达到的最高文化成果的全面超越。如果说前一个表现只是马克思主义“生而先进”的可能,那么后一个表现则是由可能变成了现实。马克思主义后一个先进性表现,又不仅表现为对工人阶级相对于其他阶级的进步意识形态——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超越,而且表现为对包括资产阶级进步意识形态——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总而言之表现为对当时体现“时代精神”的全部文化的全面超越。如果不改造德国古典哲学,就没有唯物史观的产生;如果不改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就没有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变成了科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人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超越,就是它的理论观点及其所蕴涵的思想方法相对于其他学说的比较优势,尤其表现为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优于其他学说,比如它的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及其能动反映论和唯物史观等等,它们既是先进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正是由于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具备了保持先进性的优秀素质,使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能够始终保持自己进一步发展的势头,总是与时俱进地使自己处于全部人类文化的领先地位,而且使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达到对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正确认识,并进而达到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达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的正确认识。因而除了世界观、方法论的先进性表现,人们还看到了它对资本主义乃至所有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压迫制度的科学批判,并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提出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并正确地指出了到达理想境界的现实可能及其实现途径。于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进而表现为朝着共产主义理想目标改造现存社会及其每一个成员。在所有社会理想中,共产主义是最先进的,除了马克思主义,再没有什么“主义”有如此崇高的社会理想。

通过社会主义达到共产主义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凡是顺应规律并走在运动的前头,就是先进的部队和先进的理论。如此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还是不够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表现,不仅在于它的“合规律性”,而且在于它的“合目的性”,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更深刻的理解恰恰在于后者。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不仅在于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且更在于它“为了谁”的目的性。延绵整个阶级社会的私有制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更加剧了两极分化和贫富对立,少数人居于统治地位而大多数人遭受剥削压迫,其中无产阶级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如此社会存在使无产阶级最有造反精神,最能代表受苦受难的大多数人,这是无产阶级生而先进的重要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列宁也曾指出工人阶级是“全体被剥削劳动群众唯一的和天然的代表”[45]。为“绝大多数人”,或者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是为剥削人、压迫人的“少数人”,无疑是革命还是反动、进步还是落后的价值标准。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工人阶级所代表的绝大多数人的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疑是其先进性最本质的表现。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利益立场的观念形态,作为指导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人谋求解放的思想理论,当然也是其先进性最本质的表现。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是彻底解放全人类,使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全面地发展,解放大多数人只是达到解放所有人的过程和条件。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合目的性”具有任何学说难以企及的高尚境界,它最终是为所有人的。

(二)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由上所述,从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物质基础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先进阶级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意识,是先进阶级乃至所有进步人群的先锋队的精神灵魂;从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理论表现上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具有显著优势的理论品质、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蕴涵“时代精神精华”、反映时代潮流和历史规律的理论体系,是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追求全人类彻底解放、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的意识形态。据此我们可以逻辑地得出一个结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因为马克思主义“生而先进”,似乎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是不证自明的。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候,是把马克思主义先进性融入建党实践去论述的,这在《共产党宣言》中随处可见,尤其是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讲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话比比皆是。其中涉及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话主要有:“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46]毫无疑问,我们完全没有理由认为讲共产党人先进性同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无关,恰恰相反,讲共产党人先进性逻辑地蕴涵马克思主义先进性。在这一部分的字里行间,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肯定,而且还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含义。首先,“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使共产党人领导工人运动处于掌握运动规律的自由自觉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其次,“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47],在历史进程中代表前进的方向始终起推动作用,是先进性的又一重要表现。再次,“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48],这是先进性在利益立场上的重要表现。最后,“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49],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代表运动的未来”,指引前进方向,最终达到理想目标,这无疑也是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和论述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先进性,后来列宁作了精到的概括,他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5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概括显然也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无论马克思、恩格斯还是之后的继承者,最先都是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论述中去论证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除了《共产党宣言》外,恩格斯还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51]毫无疑问,“新的科学的观点”具有同其他观点的比较优势,应该是“先进性”的同义语。直接用“先进”一词描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在列宁的著述中看到,他曾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52]“先进理论”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重要概括。毛泽东在论述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先进性时,也曾使用“最有觉悟”“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等语词,尤其是他强调党的思想建设,指出“如果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去克服进入党内的其他阶级的“旧有思想”,就难以“严格地保持自己的无产阶级先进部队的纯洁性”[53]。后来邓小平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对党的先进性的作用,他指出:“我们这个党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力量,是无产阶级的、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的、有革命纪律的先进队伍。”[54]正是基于“先进理论”的概括,中国共产党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先进性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依据和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先进性,而坚持党的先进性最首要的就是用“先进理论”作指南。江泽民指出:“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拒绝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党性,就没有资格存身于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行列。”[55]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活动中,胡锦涛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重要地位,他指出:“这种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坚持把实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本质要求,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组织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作为根本力量源泉等主要方面。”[56]他还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可见,从列宁的“先进理论”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特征越来越清晰明确起来。

除了论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在论述马克思主义诸多特征时指向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逻辑地蕴涵先进性。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工人阶级所代表的先进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是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人谋求解放、追求社会进步的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具有这样的阶级性的理论必然是先进的。其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逻辑地蕴涵先进性。马克思主义革命性既表现在其理论演变的自我革新上,又表现在它对现存世界的革旧鼎新上。前者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具有优于其他理论的基本素质,具有持续进步的比较优势,因而也具有保持先进的理论品格。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彻底革命性,它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它始终处于理论前沿,使其始终保持先进性。而就后者而言,虽然历史上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曾一度具有变革旧世界的社会功能,但马克思主义对旧世界的变革功能具有空前的彻底性,它的先进性不仅表现在从物质的经济的根源上彻底地消灭剥削和压迫,而且表现在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奋斗不止的不断革命和彻底革命的精神。再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逻辑地蕴涵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既相对于资产阶级带有严重的阶级局限和阶级偏见的意识形态而言,也相对于早期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和自己历史使命的盲目性和不成熟认识而言。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马克思、恩格斯革命性地改造德国古典哲学而创立唯物史观、革命性地改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创立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的时候,必然逻辑地肯定马克思主义比它的三个直接理论来源更优秀、更先进。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逻辑地蕴涵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既指其实践观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基础、首要和核心地位,使马克思主义因而具有本质上不同于其他学说的显著特征,又指它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中,更强调后者,更注重“批判的武器”向“武器的批判”、亦即革命的理论向革命的实践的转化,是一种革命的、战斗的、亦即实践着的唯物主义。由于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具有超越任何理论的哲学基础;由于坚持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总是能够同具体实践相结合,既指导实践又在实践检验中获得发展。它能够指导实践的功能意味着它走在实践的前面,它不断依据实践产生新的认识意味着它具有保持先进性的基本素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时代性逻辑地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也是其学科性质的重要表现,包括马克思主义先进性在内的诸多特征从学科上无非体现为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既是真理体系,又是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是其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其科学性的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其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核心理念。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所蕴含的先进性,说到底就是它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体系,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理论价值和优越先进的实践功能。当然,真理的东西或者科学的东西并非一定是先进的,除了由于真理自身发展的原因只有赋予时代内涵的真理才是先进的外,在社会历史领域,只有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方向相联系的真理才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先进性,就是同它的价值学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是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追求全人类解放的价值学说,这种学科性质不仅是社会进步要求的集中体现,而且决定着它去探索真理、走向科学,其先进性不仅在于它“为绝大多数人”和“为全人类”这样的价值立场,而且在于它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现实可能性,是科学的真理体系。

(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其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由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先进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本身实践及其素质的历史变动性,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同其实践相互推动的历史过程性,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所依持的广阔文化背景的持续变动性和愈益进步性,乃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实践所反映和代表的利益外延和所改造的对象世界范围的持续扩大的趋势,以及马克思主义彻底革命性的推动和科学性、真理性的持续发展,如此等等,都无不表明,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持续发展中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保持先进性的核心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实践性蕴涵先进性,就是因为实践性不仅驱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始终保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方面,先进的理论总能走在实践的前面,把握实践的方向,引领实践前行;另一方面,实践的检验和实践的发展又总能推动理论发展创新,面对发展了的实践是发展了的理论,它依然有资格处于指导实践的先进地位。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实践的广度和进程保持着动态的统一。正是因为与人类最广阔、最具时代意义的实践保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才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意识、先进理论,而且是全人类思想文化的先进部分。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与时俱进的目的是理论的发展创新,只有发展了的理论才最能切合当前实际。切合当前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最切实的意义,那些超越现实的理论虽然貌似先进,但它们无一不因脱离实际而被淘汰。这也意味着“先进性”不是空洞的和抽象的,它必须用实践的成效去检验。可见,与时俱进其实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要求,就像只有命中十环中心才能称得上“精准”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对于具体时代的具体实践,只有既不落后又不超越、既不“右”也不“左”,即对当前实践具有“恰到好处”又卓有成效的指导作用,才真正具有先进性。

不言而喻,只有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才能与时俱进,因而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保持先进性的灵魂。胡锦涛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57]“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就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就是发展的理论,也就是具有时代气息、保持先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但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现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创新的卓越成果。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纯粹的理论思维,必须以实践创新为基础。所以“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既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路径和必然要求,又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南,为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又必须以自己的创新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一个不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的政党不是先进的政党,同样,一个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政党也不是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既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做指南又不断以自己的创新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党,它既及时地把不断获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列入党章所规定的指导思想,又坚决反对停留于原有理论水平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步步推向新的阶段。虽然在理论前行的道路上不无波折,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总是呈现持续发展的趋势。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毛泽东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以来,就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取得事业上步步胜利的同时,又不断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它的形成和发展,使中国共产党有了最切合中国实际、最能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自己的理论,因而党的七大首次将它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着眼于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出“解放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愈益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眼于党的先进性建设作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经典概括,在时隔52年后再一次把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并以“保持先进性”为核心理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切实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继续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并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强调指出保持先进性的“关键是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实践,把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58]。与此同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创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又把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写入党章,十八大将这一理论成果列为党的指导思想,既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又以新的理论形态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特征。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先进性,究其根由,是长期贯彻和深化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结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着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些都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先进性的思想基础和科学方法。毛泽东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产物,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开创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新局面。江泽民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时俱进”,把理论创新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高度,从更深层次上拓展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先进性奠定了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胡锦涛抓住“与时俱进”的关键,突出强调“开拓创新”,使党的思想路线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先进性的科学功能更为鲜明和突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这是它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精髓”地位的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这条思想路线。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源于先进阶级先进组织引领时代潮流的社会实践,是先进阶级先进组织的先进意识在本阶级乃至全人类思想文化领域优势地位的集中概括,“时代精神的精华”“先进文化的核心”,以及代表绝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眼前的和长远的根本利益是其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先进性蕴涵于马克思主义诸多特征之中,马克思主义诸多特征共同铸成了自己先进性理论素质和品格,使其学说主张既合规律又合目的,是先进的真理体系和高尚的价值原则的完美结合。同马克思主义其他特征相比,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更为基本、更彰显本质的重大特征。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是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基础工程和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在实事求是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保持和发展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和经验总结。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1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7]《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0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9]《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脚注①。

[10]《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83页。

[1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12]指19世纪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项自然科学成果——引者注。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14]《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1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1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6页。

[2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

[23]《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25]《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26]《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27]《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页。

[28]《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9页。

[29]《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30]《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页。

[31]《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33]《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34]《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37]《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不断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日报》2005年1月26日第一版。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82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40]《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41]《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页。

[42]《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306页。

[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45]《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47]这一句在1888年英文版中是:“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部分,推动所有其他部分前进的部分。”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306页。

[50]《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0页。

[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页。

[5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5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93页。

[5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6页。

[55]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页。

[5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7月1日。

[5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58]曾庆红:《在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