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本主义理论
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家,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关在书斋中不问世事的学者,他们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其次才是一个理论家。他们的理论也不是书斋中的学问,而是始终面向现实生活,即从现实生活出发来研究现实生活,并以这种研究来直接服务于他们所参与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物质实践这个概念主要形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恩格斯从根本上面对的是一种什么社会形态下的经济现象或事实?那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初步分析了马克思对社会建构,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建构的基础性范畴的认识。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存在状态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物质实践”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并对物质实践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索,并在《资本论》中,最终将其确立在经济生产领域即对商品的形成的考察上,而且通过对“物质实践”即劳动的二重性的分析,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哲学奠定在实践的观点之上,即形成了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在批判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运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即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去反思与考察世界历史,建构了自成体系的世界历史理论,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把自己的理论奠基在物质实践之上。从实质上说,实践观的思维方式是相对于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而言的,其根本特点在于它面向的是人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面向的是具体的社会生活中从事物质实践的现实的个人,以及这些个人在主体的生产和实践中与他人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反思与考察,始终是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出发的。他批判地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历史思想,不再以抽象的理性概念为历史的前提,也不再以抽象的自由精神发展为世界历史发展核心,而是以物质实践作为历史的基础,以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核心。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是以历史主体即现实的个人创造性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内容;对世界历史中的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则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认识和对历史发展的合理性上;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异化、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也是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实践的现实性而进行了现实的批判;对世界历史的未来趋势,则根源于劳动异化的积极扬弃与生产实践的自我完善,并由此揭示了世界历史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因此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奠基在现实的人的存在和发展之上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他们所经历的现实性去思考和看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也就是,他们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传统的生产方式的巨大超越,并根据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方式来解释现代世界社会的基本结构,并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的必然性来说明资本主义终结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内在矛盾在自身内部并无法被克服,并且会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变得尖锐起来。因此,马克思强调,虽然资本主义有较之以往更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但是依然会灭亡于自己的内部矛盾中。在《资本论》等后期著作中,马克思将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矛盾的视角限定在了经济生产的领域,从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以及剩余价值的理论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和隐藏在生产中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局限性并无法容纳由它开启世界性的生产方式,因此世界现代化运动将会否定资本主义自身,而走向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探讨了资本主义作为世界性的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主要动力、过程特征及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生产力、分工与交往的发展程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从观念与精神出发,而是从现实的物质实践出发的。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我们应该看到,在人类历史的初期,生产力水平尚不发达,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很低,人类生产活动和交往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被束缚在群体所生活的狭隘的地域以内,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也很少,这就是马克思所称的前资本主义社会时代。直到十七、十八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西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并产生了机器大工业和工厂,发展的社会生产力需要更丰富的原材料和更广大的市场,这时的社会生产力也已经发展到能够突破区域性民族历史的程度,开辟了生产的世界化的道路,而“一个民族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每一次社会大分工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分工空前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而陷入了对生产力的追逐之中,人也逐渐丧失了独立性,退化成了提高生产力的工具。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不仅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而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竞争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因为“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个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因此,“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也为创造新的生产力和广泛应用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开辟了道路。在早期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生产中,生产者隶属于专一的生产部门,每一个这样的特殊的生产部门都是通过经验积累和范围有限的传承来延续自己的技术秘诀和维持数量有限的生产者,劳动工具的改进也是十分缓慢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改变了这一切。正是在大规模协作生产的前提下,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组织起来,生产资料才能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才得以产生。“只是在大工业中,人才学会让自己过去的、已经对象化的劳动的产品大规模地、像自然力那样无偿地发生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和资本才是一切,人只有在物质财富和资本面前才能表征出自己存在的意义,物质财富和资本由此成了衡量社会万物包括人的实际尺度。因此,人不可避免地被物化了,人在这样的过程中被异化成了一种手段,物却成了社会生产的目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包括政治斗争都是围绕着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物质财富、获取经济利益而展开的,物质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决定和支配一切的地位。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在现实中表征为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而这种现实的个人正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得以确立的真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1)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所从事的是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们关注于当下人的现实的生存状态,而这些当下的人是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因此,他们关注的现实,不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而且他们关注的当下人的现实的生存状态,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现实的生存状态。(2)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实践的,与物质实践不可分离,物质实践表征为这种现实的个人的本质,而物质实践最充分、最突出的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中的经济生产和劳动,因而这种现实的个人必然不能脱离开资本主义社会,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不过,这种现实的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却被普遍弱化了,并且人的异化以资本主义生产的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资本主义社会,“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其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于资产阶级的内在需求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矛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经揭示了资产阶级的本质需求就在于对利润(剩余价值)的无限占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发现了商品价值可以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也认识到了劳动是价值的尺度。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价值是如何形成的,更不知道什么样的劳动才能形成价值。而马克思则将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确定了价值只是劳动的凝固,而且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的问题;并且通过对商品二重性的分析,马克思还发现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如何造成了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货币如何成为资本并在社会生产中产生剩余价值。古典经济学家们也发现了剩余价值存在的事实,不过,他们或者把剩余价值理解为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的价值,或者把剩余价值归为生产资料和机器的使用。而马克思则发现,虽然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活动,不过在资本流通的过程中,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可以作为商品买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正是以劳动力商品的买卖为基础,劳动力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仅生产自身的价值,而在多余的时间中生产出超过自身价值的部分即剩余价值,而且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揭示了劳动的二重化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根源,对剩余价值的强烈的占有欲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把人的尊严物化在了单纯的交换价值之上。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是完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第一步,紧接着是要卖掉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对于单个资本家,他或许可以比较轻松地卖掉自己的商品,但是对于资本家整体,问题就不那么简单。这是因为,由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强烈的占有欲导致的社会生产的一步步扩大,致使供给量往往大于需求量,二者不能相抵。
因此资本家为了更好地占有剩余价值,必须“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必须“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从而开拓世界市场;“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的内在需求却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内在动力,不过其最终还是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此外,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一旦追加的生产不能带来利润或只能带来微薄的利润,资本主义生产就会停顿,从而就会出现资本过剩、商品过剩和人口过剩。这时,对于失业的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来说,生产资料不是生产得太多了,而是生产得很不够。
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就是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适应机器大工业所创造的生产力,激化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致使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爆发。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所说:“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制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商业危机就够了。”而且资本主义商业危机使得工人的工作无法得到保障,加剧了工人日益恶化的处境。为了缓和国内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一方面被迫减轻对工人的压迫,另一方面极力开拓世界市场,以攫取新的利润。这就表明,阶级矛盾的激化是资产阶级为缓和国内政治危机而开创世界历史的基本动力。
再次,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即世界化的进程同样也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从事物质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系统地反思了这一过程及其基本特征。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马克思、恩格斯侧重从资本主义社会对世界历史的开创去说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显然,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科技与生产力水平是并不足以突破限制地域间交往的自然隔阂,而在此基础上,导致的只能是地域的封闭性和局限性。直到资本主义时代“产生了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使生产力扩大到一定程度,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人类才可以不再受制于地理阻隔,而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相互交往。因此,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所以在世界历史的开创阶段,资产阶级作为资本的追逐者充当了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发展,新的积累形式——集中也发展起来了。“假如必须等待积累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在这种集中的作用下,劳动过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协作形式日益发展,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和高效地利用,科学技术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生产活动,自然力日益被广泛地加以应用,新的生产力不断被创造出来,生产管理日益精细化,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世界市场之中。但是马克思同时指出“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同时也是它的这个历史任务和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经常的矛盾”。
马克思通过资产阶级对世界历史的开创揭示了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随着资产阶级对世界历史的开创,过去处在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的地方与民族,被各民族间的互相往来和基于社会生产的相互依赖关系所代替。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同样是文明世界化的过程,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因此,资本主义世界化不单单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同时也是对传统社会结构的改造与革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世界化进一步导致了世界各国社会结构的一体化,促使世界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并走向联合。马克思在肯定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形成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发现了其内在本性与矛盾同世界历史的本性和进一步发展是格格不入的。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中,所充当的只是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它只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为了建构世界历史,因而它不可能真正完成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完成需要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这个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到了广大的无产阶级肩上。无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本性而具有革命性、先进性与世界历史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必定要取代资产阶级而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也是世界历史的真正主体。无产阶级通过共产主义革命埋葬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也使人类进入了世界历史。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的个人发展角度去考察了人与自身的关系的转变。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发展作为世界历史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到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事实。”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世界化,越来越多的个人被纳入它的体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人的依赖关系转变为人对物的依赖性。在这种条件下,一方面,人的发展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人作为自由人从事交换活动;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却被物所规定和制约,物以一种新的限制方式束缚着人的个性。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在生产出个人同自己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生产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与全面性”,这也毕竟为个人实现独立个性创造了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束缚的根源在于建立在私有制上的社会制度,因此要真正实现个人的解放,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命运。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竞争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浪费。“资本主义生产对已经实现的、在商品中的对象化的劳动,是异常节约的。相反地,它对人、对活劳动的浪费,却大大超过任何别的生产方式,它不仅浪费血和肉,而且也浪费神经和大脑”。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迫使每一个企业实行节约,但是它的无政府状态的竞争制度却造成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最大的浪费,而且也产生了无数现在是必不可少的、但就其本身来说是多余的职能”。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发作的经济危机集中地体现了这种浪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而在此之前,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的丧钟,早已经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敲响过了。“正像以往小生产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必然造成消灭自身,即剥夺小私有者的条件一样,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自己造成使自己必然走向灭亡的物质条件”。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自由劳动者的协作的基础上和他们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上来重新建立”。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规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和联系的紧密性,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生产突破了民族的狭隘地域的限制,而具有了世界历史的意义。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会通过国际交往影响民族国家的生产方式。就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一切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内部冲突。由于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矛盾。”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每个国家内部的生产方式有内在的矛盾,而这种生产方式和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同样也存在矛盾,即外在的矛盾。在一定历史阶段中哪种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取决于两种矛盾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生产方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中,一方面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的分工,在广泛的交往中,落后国家不必一切都从头开始,而有了将先进的生产力借鉴和移植到本国的可能;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多元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世界单一化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在生产方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规律的支配下,落后国家才能够跨越资本主义。晚年的马克思在研究人类学时,提出东方社会理论时重点阐明了这一规律。
第二,世界历史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规律。世界历史虽然是由资产阶级开创的,但它必须由无产阶级去完成。资产阶级担负着准备物质前提的作用,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它不可能完成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任务。只有无产阶级通过共产主义革命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使现实的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