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解决问题
——共产主义是扬弃异化的途径
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内涵”的揭示
异化的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许多学者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性的存在,有人就有异化,这个矛盾只能逐步地解决,但不会真正地解决。但马克思的观点不同,他持一个乐观主义者的态度。马克思认为为什么会发生异化的现象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在异化劳动中,工人生产出与自己利益根本对立的资本家,产生了私有制。可见,异化现象的产生是与社会制度有关,是私人占有制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人把对财富的这种追求和占有,作为人生的目的,作为人的价值目标。按照这样的结构来推行整个社会的价值构架,最后形成了一种社会结构和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克思说是私有制造成了这样一种存在,私有制是整个异化的总根源。要使社会从私有财产中解放出来,只有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因此,马克思从生产劳动和生产关系的分析中,从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中揭示出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简单地说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一)共产主义是人本质异化的扬弃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制的否定,是私有制发展
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包含了以往私有制社会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财富,因而是积极的扬弃。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与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是不同的。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在前面进行批判的,认为它们没有彻底摆脱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影响,因而无法对私有财产及其本质形成正确的认识,自然无法寻求解决现实之路,所以都是空想。
马克思说: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对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也就是彻底消灭私有财产,即消灭私有制。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和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含有了辩证的因素。共产主义在扬弃私有财产时,并非像某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全盘否定了私有财产,而是在承认了私有财产积极作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批判和继承的。在扬弃自我异化时,对异化劳动的社会形式进行了否定,而对于劳动和财富本身则进行了积极的肯定。因此,要彻底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摆脱人的本质的被占有与束缚,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未来社会中更合理的社会形态扬弃的不仅是私有财产,资本主义本身也在自身的范围内不断扬弃自身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不断地调整自己,自我不断地更新与创造。因此,扬弃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进行自身扬弃的运动。在当今社会生活高度异化的时代,私有财产的主宰者是在不断改变财产的存在形式,合理地调节私有制自身内在的矛盾。因此,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是一个艰辛、漫长的历史过程。
(二)共产主义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不是一个具体的制度,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的最好的依据——是不是为了人,是不是把人是本质放在首位。
私有财产表现为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失去现实性,就是异己的现实。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是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因为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别人的感觉和享受也成为我自己的占有。除了直接的器官以外,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因此,人的眼睛和原始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
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说来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对象则成了他自身。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扬弃异化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有在扬弃异化的社会才失去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并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面而存在,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
(三)共产主义的目标就是向社会向现实的人的一种复归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这是当时的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形成的一个总概念,也是他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私有财产被积极扬弃的前提下,才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是为了人而生产的。为了自己和他人而进行生产,通过互相为了对方的生产而证明自身存在的意义。任何个人的产品作为这个人个性的对象化,既体现了他自己的存在,又体现了别人的存在。在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生活中,人的本质就是在他们的这种相互生产中形成的,即在社会中形成的。“因此,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这是马克思的重要结论,即人们通过生产劳动,不仅生产劳动产品,而且生产着人本身和社会。人就是社会。所以,社会性才是人的本质。扬弃私有财产就是恢复人的社会本质。在这里,“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这就是说,不仅活动和享受的内容实际上都是社会创造的,社会中的人们相互创造的,而且,由于消除了劳动和产品的异化性质,消除了私有制条件下彼此孤立的、隔绝的、敌对的个人行为后,使活动和享受的存在方式也成为社会性的了。要实现向社会的人的复归,必须使个人的生存活动与共同的社会活动统一起来,建立一种同劳动的社会本质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这就是共产主义的公有制。
因此,只有扬弃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这种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而且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有继承性和扬弃性的,不是人们原来属性绝对的重复,而是发展、前进的;不是个别的采纳,而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全部物质的和精神财富的继承。
(四)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共产主义向人自身的一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成果的复归。
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私有制批判的一种最后的结论,因此,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就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扬弃。在这样的意义上,共产主义就实现了很多的统一:一个是人和自然的统一,自然的性质和人的自然属性之间的统一;还有一个是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统一、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思维和时代的统一。
他说,“不难看到,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他特别强调科学和工业的发展对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指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前提。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就可以理解了。“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马克思所谓的“自然”,不是指自在的自然(自然和人没有发生关系那部分),虽然它是存在的,但是没有和人发生关系,就有似于无;而人所谓的“自然”,人关照的自然,人看自然,实际上就是从自然中看人。比如自然原本陌生的那部分,成为人将认识的对象,那么它对于人的意义来说,我能不能掌握这种自然本身的结构和规律,如果掌握了就说明人的认识能力和对象之间达成了一种匹配的关系。因此,是那个东西确证了人本身的一种力量和创造性。那么马克思所说的唯物主义,是和人结合在一起的,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合一的,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的哲学。可见,马克思的解释不仅与平均共产主义和无政府共产主义有区别,而且提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问题,而这正是新马克思主义者所论证的一个新课题。
因此,马克思认为的共产主义不是倒退到原始状态中去,而是建立在以实验科学和大工业的物质基础和人类文明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一种人类自身辩证运动的发展。而且,异化不仅仅是消极的、否定的,而且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经而不可逾越的阶段,从而在私有制基础上和异化形式中得到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工业和科学为共产主义创立了物质和精神的条件。
(五)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马克思还指出,共产主义是迄今为止存在的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等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历史之谜的解答。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在这里的“历史之谜”是指,上述种种的矛盾关系,按其本性说是本该是和谐统一的。只是由于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破坏了这种和谐统一。所以马克思当时是把上述种种矛盾看作是私有制社会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历史之谜”。
由于异化劳动的出现,人类社会随之产生了私有财产,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的带有异化性质的、特殊的矛盾。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存在与本质之间、对象化与自我确证之间、自由与必然之间、个体与类之间都被印上了异化的烙印。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彻底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所造成的一系列矛盾得以真正的解决。也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们才能正确地把握历史规律,自觉地创造历史,人类历史才真正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所以,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就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在这里,马克思阐明了关于认识论的重要思想,指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而“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因此,马克思说的自然主义是指自然、人化的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的统一(即平衡),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从而,自然界真正成为人的对象和基础,自然界通过自己的产物——人把自己发展到一个高级的阶段,人和自然界同时都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综上所述,共产主义是对私有制和异化的扬弃,是人和人、人和物、人和自然之间的友爱与和谐关系的真正恢复,是这种矛盾的真正解决,从而也是历史之谜的解答。但是,这里需要说明,在《手稿》中,马克思并不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目标社会形式。他说:“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形式。”那么,共产主义是什么呢?“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可见,马克思在这里边没有我们所想的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论证和结论,因此这种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种制度,甚至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形态,它实际上是一种运动,一种过程,一种境界。
二、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起源的社会背景是社会的不平等和阶级压迫,以及群众的苦难。而阶级的对抗只有从劳动和资本的方面加以考察才有意义。但是,“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因此,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异化劳动,所以要消灭私有财产、解放全人类必须消灭异化劳动。共产主义就是消灭私有、扬弃异化的学说。由于资本主义大生产使社会矛盾极大地突显出来,使废除私有财产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而被重新提起。虽然,在马克思之前的那些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这种社会矛盾进行揭露和批判,但却揭示不了这些矛盾的本质和意义,因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因此,马克思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对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一)对共产主义各种流派的批判
社会主义最初的存在形式并没有彻底否认私有财产,只是从私有财产的客体方面来考察。因此,认为只要消灭了资本就可以扬弃异化。另一种社会主义认为,劳动的特殊方式,即划一的、分散的,因而是不自由的工业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有害性的和它同人相异化的存在根源。
如对蒲鲁东改良主义的批判。蒲鲁东为了克服资本主义的不平等,提出“财产就是盗窃”,主张“工资平等”,企图用“提高工资”来消灭工资的不平等,马克思指出这种改良主义完全是空想。因为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同一的,因为用劳动产品、劳动对象来偿付劳动本身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异化的必然的后果,因为在工资中,劳动本身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所以,“强制提高工资…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的报酬,而且既不会使劳动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即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的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是维持工人奴隶般的生活的最低费用。而要改变工人的生活状态,只是依靠工资的提高和平等,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如果不改变现行制度,像蒲鲁东那样,只是用口号、用呼吁来改变工人的生存状态——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得到真正的解放,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如对傅立叶和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傅立叶和重农学派一样,把农业劳动看成唯一的有生产性的劳动,认为农业劳动是最好的劳动,认为回到农业劳动就可以扬弃异化,而圣西门则相反,认识到工业劳动对扬弃异化的作用,把工业劳动看成劳动的本质,但他不彻底否定资本家的统治,幻想在保留资本家统治的条件下扬弃异化。虽然二人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他们都对同一个问题——劳动进行了批判,“劳动的特殊方式,即划一的、分散的,因而是不自由的劳动,”认为不自由的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弊病和它同人相对立的根源。但是,他们把不自由的劳动视为劳动的一种特殊方式,而没有看到它实质就是异化劳动。傅立叶和圣西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只是批判私有制,但并不主张完全消灭私有制,认为只要改变了劳动的组织方式,就可以去掉私有财产的有害性,就可以在保存私有财产的条件下,解决平等和社会幸福的问题。
(二)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平均主义)的批判
所谓粗陋的共产主义,是19世纪共产主义思想的一个派别,出现在封建社会晚期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主要宣扬平均主义的社会平等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这种粗陋的共产主义给予批判,认为这种共产主义不顾历史发展的实际和人类文明成果,一味强调平等的平均主义思想,是一种反动的共产主义,是“用普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私有财产”,逆社会生产力发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思潮。马克思虽然在手稿中没有明确指认哪种共产主义,但从他所批判的具体观点看,一般认为,这样的共产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平均主义;一种是提倡公妻制的人道派。恩格斯曾说过:“平均主义派和大革命时代的巴贝夫派一样,都是一些相当粗暴的人。他们想把世界变成工人的公社,把文明中间一切精致的东西——科学、美术等,都当作有害的东西,当作贵族式的奢侈品来消灭掉。这是一种偏见,是他们完全不懂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必然结果。人道派主要是以攻击婚姻和家庭以及其他制度见称。”
马克思首先分析批判了粗陋的、平均主义的共产主义。马克思说道:“物质的财产对它(指粗陋的共产主义——引者)的统治那么厉害,以致它想把不能被所有人作为私有财产占有的一切都消灭;它想用强制的方法抹杀天赋才能,等等”。可见,这种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追求财产的平均化,接着马克思又尖锐地指出“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种忌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化的顶点。它具有一个特定的、有限的尺度。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恰恰证明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绝不是真正的占有。”粗陋共产主义的这种抹杀才能、否定个性、否定文明的主张,使它的空想性与反动性展现得一览无余。这种平均主义的共产主义不仅不能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是历史的进步,反而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倒退。
粗陋共产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公妻制。马克思对这种荒诞无稽的主张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拿妇女当作共同淫乐的牺牲品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退化”。马克思在这里,批判了把妇女作为私有财产进行分配,指出这是人类的一种退化。并进一步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而这种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同时,可以从这种关系中判断人的整个教养程度。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就是这种人和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而马克思所强调的共产主义,是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只有在这种制度下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最后,马克思指出“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积极的扬弃,即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想把自己设定为积极的共同体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即科学共产主义是空想共产主义的扬弃和发展;对私有财产的态度——保留还是彻底消灭,是辨别是否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关键。马克思通过对粗陋共产主义的批判分析,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论证奠定基础。
(三)对政治性质上共产主义的评述。
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划分有两种:一种是民主的或专制的;另外一种是废除国家的。这两种形式的共产主义都已经把自己理解为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理解为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是它没有弄清楚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也不理解需要的人的本性,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它虽然已经理解私有财产概念,但是还不理解它的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