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内容

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内容

时间:2023-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以摧毁“孔家店”,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古今中西之争的主要特征。在中国社会曲折的现代化进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种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一种持久的文化象征意义。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内容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旧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进一步加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了能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在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使资本主义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到了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辛亥革命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没有民主共和意识,因此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只有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经济、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提出了高举“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从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立足不稳,复古倒退势力猖狂的教训中敏锐地意识到,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必须开展一场猛烈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启蒙运动不可。为此他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李大钊指出,道德是“随着社会的需要,因时因地而有变动。一代圣贤的经训格言,断断不是万世不变的法则”。陈独秀指出,孔子三纲之说所谓忠、孝、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这与西方尊重独立自主之人格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不能不对孔教“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鲁迅在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以摧毁“孔家店”,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古今中西之争的主要特征。对于“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有人说是“彻底否定孔子”,是“全面反传统”,是“全盘西化”等。我们认为,对此要作历史的分析。当时为彻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击溃复辟逆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正确的。

在中国社会曲折的现代化进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种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一种持久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既是中国社会告别古代走向现代的一个历史标记,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不断回顾的精神资源和思想动力。

五四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历史中我们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以前,无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是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不仅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而且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还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新文化运动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最重要的成果,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但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虽然要求彻底反对封建主义,而他们所使用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却基本上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民主主义理论,因而既不能彻底批判封建主义的文化思想体系,也不能给中国人民指出一条争取解放的正确道路。早期新文化运动中人们所热烈追求的新思想,实际包括三个部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帝国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潮;社会主义思潮。当时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还无法分辨什么是真正的新文化,这是历史的局限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