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小学教育为主

以小学教育为主

时间:2023-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制方面,以陕甘宁边区最有代表性。陕甘宁边区根据战时教育的特点,缩短了小学教育的修业年限: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招收7~12岁的学龄儿童,前3年为初级小学,后2年为高级小学,合称为完全小学。以陕甘宁边区为例,边区教育厅为最高领导机关,在分区专员公署和县设第三科,在区政府设教育助理员,在乡政府设文化主任。

抗战时期,各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府需要组织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以促进经济建设,发展民主政治。因此,不仅要教育广大成年男女,同时也要教育广大的儿童,使他们成为“民族的未来的主人和战士”,[67]而这个任务主要由普通教育承担,尤以小学教育为主。

(一)培养目标和教育制度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根据国防教育的需要,在《陕甘宁边区小学法》中提出小学的培养目标是:“依照国防教育方针及实施方法以发展儿童的身心,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及抗战建国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随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1941年2月,边区政府又公布了《小学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边区小学教育,应依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以促进儿童的民族觉悟,养成儿童的民主作风,启发儿童的科学思想,发展儿童的审美观念,提高儿童的劳动兴趣,锻炼儿童的健壮体格,增进儿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培养儿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68]这个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虽是陕甘宁边区制定的,但体现中央的精神,各根据地大体都贯彻了这一目标。

在学制方面,以陕甘宁边区最有代表性。陕甘宁边区根据战时教育的特点,缩短了小学教育的修业年限: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招收7~12岁的学龄儿童,前3年为初级小学,后2年为高级小学,合称为完全小学。[69]在中心地域设立中心小学,在县政府所在地或交通便利地集镇设立完全小学。各小学大多在春季开学,为了适应边区农业生产的情况,自1942年起将小学寒暑假制度改为年假、麦假、秋假,三种假期加起来共两个半月。当然,各抗日根据地的小学学制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如《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1940年12月)规定,小学招收8岁以上16岁以下之儿童,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级4年,高级2年,但为了适应战时环境,暂定为“二二二”制,即初级、中级和高级小学各2年。[70]而晋冀鲁豫和晋察冀的小学则为“四二”制,初级小学定为4年,入学年龄为7~10岁,高级小学定为2年,入学年龄为10~14岁,男女都收。[71]

在行政领导方面,各抗日根据地设有自己的教育管理系统。以陕甘宁边区为例,边区教育厅为最高领导机关,在分区专员公署和县设第三科,在区政府设教育助理员,在乡政府设文化主任。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均有定期的会议,并建立上对下的指示、巡视、检查和下对上的报告制度,加强对小学教育的组织管理。为了加强领导与管理,1944年完小由各县直接领导,初小归各县区领导,县府必须按期向分区汇报,按期视察学校,按期召开教员联席会,检查工作,交换经验,奖励模范学校、教员和教育英雄。[72]

在小学的设立方面,陕甘宁边区规定:各县完全小学以县为名,若办有两处以上,须加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师范学校和中学校附设之小学为师范附属小学或中学校附属小学;初级小学办理完善,经教育厅审查合格者,得确定为模范小学。1940年3月,《中央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规定,必须尽可能地恢复与重新建立各地小学校,达到每村有一个初级小学校,每乡(或每村)有一个中心小学或模范初级小学,每个中心区有一个两级小学或完全小学,以建立广泛的小学网。[73]

政府办学一直是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办学模式,1944年陕甘宁边区在总结了政府办小学的经验教训之后,认为边区的小学教育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不适合群众需要的地方。表现在办学模式方面,就是只知道政府来办学校,而不知道真正发动群众的力量,根据群众的意志,来办群众自己的学校,抄袭旧的一套制度、课程,学校很难普遍设立,一个乡甚至一个区以上才有一所学校。多数学生都要离家住校,这样不仅不能参加家庭生产,而且还要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再者,因为学校的活动家庭不得而知,年限又长,大多数家长觉得儿童一进了学校,就变成了“公家人”,不愿意或不能送儿童入学,大大限制了边区教育的普及。个别地方虽然也有民办小学,但那里的政府常常给以限制,或者听其自流,不加以指导。鉴于以上原因,边区政府决定把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小学交给地方群众自己办,政府则在物质上予以补助,在方针上加以指导,大胆开创了“民办公助”的办学模式。这一办学模式的具体内容是:

1.民办小学的形式与这一方针的执行步骤,一般应按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强求一律。一般普小,人民如要求改为民办,而群众确有能力接办时,应即改为民办,逐渐达到自中心小学以下,均归民办。

2.关于民办小学的学制、教育内容等,应尊重群众的意见,按群众自己的需要,学制的长短,上课时间(是整天或半天,一年上几个月的课)均不求一律。校址选择、经费、教员待遇等等,完全可以让群众决定。

3.民办不能和公助分离,不能听其自流,更要加强领导。在开始民办时,县一级更要多加注意,要有人经常负责督促、检查、协助,随时解决群众的困难,纠正可能的偏向;但直接的切实的领导要逐渐责成区长、乡长。[74]其实质是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可按照群众自己的意志和需要办学,创设大小不同的学校,政府则予以具体的指导和多方面的帮助。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小学办学模式,这就是为了解决前方将士与后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而办起来的一些子弟学校。这是在当时战争环境中的一种特殊模式。孩子们在这个“集体育儿,养教并举”的特殊的办学模式中,过着极其简朴的“军事共产主义”式的供给制生活。如保育院小学、八路军干部子弟学校、延属分区干部子弟小学等。

(二)课程设置

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在一般情况下,课程都包括政治常识课和基础知识课两部分内容。政治常识教育主要包括统一战线教育和抗战教育,以及防空、防毒、反奸、反特等内容,旨在使学生关心抗战,并对抗战的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后者在初小包括国语、算术、常识、劳动、体育、唱歌、图画等,在高小包括国语、算术、自然、史地、政治、体育、唱歌、图画等。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变化的需要,各根据地也相应改革教学内容。如陕甘宁边区1938年初提出,小学课程“首先应注意到统一战线和抗战政治教育,使学生对抗战形势和抗战的工作有简单的了解……其次就是防空、防毒、反汉奸、反土匪等,因为这是目前抗战环境所迫切需要的常识”[75]。1939年8月,《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小学课程以政治、军事为中心”,努力适应抗战救国需要。1944年2月1日由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经过修正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中对小学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分配作出如下规定(见表9-3):

表9-3 陕甘宁边区小学课程及教学时间[76]

alt

在晋察冀边区,1938年2月,边区边委会规定:小学一、二年级设国难讲话、国语、算术、工作、唱游5科;三、四年级增设常识,并把原工作科分为劳作、美术两科;五、六年级将常识分为社会、自然两科,唱游分成体育、音乐两科。[77]

1942年10月1日公布的《晋冀鲁豫边区小学暂行规程》中规定小学教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数见下表:

表9-4 晋冀鲁豫边区小学课程及教学时间[78]

alt

在抗日根据地的小学课程设置中,以抗战为中心的政治思想教育、常识教育和社会工作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如,陕甘宁边区把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列入正式课程,在课外进行。其中,社会活动主要包括进行抗战民主宣传和做小先生领导识字组、夜校、半日校等。晋察冀边区把国难讲话列入正式课程,向学生讲授国难知识,指导学生举行课外救亡活动,以养成学生热爱国家、复兴民族的意识。国语、社会、唱游等课目中,都包含着众多的常识及政治思想内容。如国语课,教师着重讲解抗日英雄、平型关大战的光辉事迹以及揭发敌人残暴凶顽,动员群众参加后方勤务的课文。

需要指出的是,抗战后期推行了小学民办公助的办学方针以后,为了纠正过去在课程设置上严重脱离实际情况、不符合群众需要的倾向,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课程科目可同意群众的要求,废除暂时不急需的科目,如群众只要教识字、写字、珠算,不教其他东西也可以允许。[79]如延市完小,从1943年下半年起,四年级以上学生添教记账法、写信、写路条、写契约、珠算,并提倡学生写字,注意劳动,鼓励学生回家后帮助家庭工作、有礼貌、孝敬父母。[80]

(三)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陕甘宁边区小学法》中规定:完全小学采用单式编制,但遇有特殊情形(如教室少、学生或教员不够)得用完全复式编制;初级小学一般应采复式编制,但学生多,教员多,教室多时得用单式编制。晋察冀边区在整理小学办法中也规定,高级小学有两个年级,如果经常到校学生总数在50人以下的,一律合并为一班,进行复式教学,只设教员1人。除此之外,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抗日根据地还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半日制、早午制、夜校、巡回教学、分组教学等。苏中四分区反“清乡”开始后,各地小学实行分散教育。学校教育由集中到分散,由市镇转到乡下,由正规到游击,由平稳到战斗。学校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到各小组去上课,教师不在时,就由小组长督促学生自己学习。上课时由学生轮流放哨,敌人来了就隐藏起来,在情况更严重的时候,学生不带课本,由教师讲,学生抄。学校不限于一个地方,事前不宣布,到清晨上课时,由教师在选定地点高高竖起一支标志,学生们望见这个标志就会来上课。据统计苏中四分区东南地区,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培养的小学生共有1900多人,坚持在这种艰苦斗争环境下的教师共有475人。[81]

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学方法,是根据小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来加以确定的。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法,而提倡启发式教学法,提倡讨论式。1941年,《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中指出:“小学教学,应以启发式为主,以讲话讨论为辅。”[82]第二,强调教学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1944年,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关于边区教育方针的决议草案中指出:“在教育方法上,必须把握和贯彻‘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因为只有从事物和实践的过程,才能使学生更真切和深刻的理解所学的东西。”[83]如在自然课上学习了火药的制造方法后,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自己制造火药。星期天大家就在校园里比赛放火药,看谁造的火药最灵。

(四)师资建设

师资的培养是各抗日根据地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1939年3月,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中指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只要是愿意抗日的比较忠实的比较能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都应该多方吸收……”[84]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各抗日根据地广泛地吸收大量知识分子加入到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中来。当时的小学教师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来自党政机关和爱国团体中从事过教育工作或适合做教育工作的干部、来自国统区的进步知识分子、当地识字人充任和旧式私塾先生经改造后担任等。教师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文化水平高、能力强,有的识字有限、不会珠算,有的甚至连基本的阿拉伯数字记位法都不懂,以至于在填写教员调查表时,把自己的岁数写成“305”岁,闹了大笑话,被称为“文盲教员”[85]。针对教师的不同情况,各抗日根据地除加强师范学校的教育之外,普遍利用麦假、秋假和寒暑假举办各种讲习班、训练班、座谈会等,对小学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如:《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凡在职及将任职之小学教职员,于教育厅举行训练时,应按时前往受训。”[86]再如,1943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公布的《晋察冀边区小学教师服务暂行规程》中规定:“为提高小学教师质量,各署、县得利用假期举办教师训练班、讲习会、座谈会。小学教师应按时受训或出席,以提高自己。”[87]训练目的一般是针对现任小学教师工作上的需要,提高其业务知识、技能和政治水平,转变其不正确的工作观点和作风,使他们能更好地完成小学教师的工作任务。根据所在根据地情况的不同,训练内容也有所不同。巩固区以业务学习为主,政治学习为辅;游击区以政治教育为主,业务学习为辅。[88]

小学教师的任职条件。抗日根据地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法》规定:“各县小学教员,由县三科遴选合格人员充任,附属小学教员由主管学校校长聘请合格人员充任,呈报教育厅备案。”《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小学教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撤职:“1.有汉奸行为及阴谋破坏边区者;2.有政治道德堕落,曾叛卖革命者;3.行为不检,或有不良嗜好,经纠正无效者;4.消极怠工,经纠正无效者;5.思想腐败,能力太差,无法继续工作者。”实行小学民办公助后,边区规定,“可以让群众聘请他们最信任的人当教师,只要是好人,年纪大些也无妨,政府则应以指导和帮助,如群众要求我们代聘教师,我们可以介绍人给他们”[89]

小学教师的待遇。陕甘宁边区曾先后颁发了《奖励小学教员暂行办法》(1939年8月15日)和《小学教员待遇保障办法》(1941年3月3日)。除物质保障和奖励之外,各根据地还制定了对教师的精神奖励措施,如登报表扬、颁给奖章及奖状、派遣学习等。另外,很多根据地都将6月6日确定为教师节,每年过节都开会庆贺,并表彰奖励模范、优秀教师。

(五)小学教育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小学教育,在抗战建国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无论是原来文化基础好的地区还是文化基础差的地区,都有较大发展。以陕甘宁边区为例,1937年,有小学545所,学生人数10393人;而1945年,小学数目已达到1395所,学生人数更是激增到34004人(见表9-5)。

据冀晋区1945年的统计,全区(缺榆次、阳高、忻县)29个县,共有初小5322处,完小133处,高级班36处,干训高小2处;学龄儿童378842人,入学儿童240635人,占72.8%。高小学生9003人。根据13个县的统计,共有行政村3279个,有初小2435处,占74%强,男生占男学龄儿童的80%,女生占女学龄儿童的70%,有的高小女生比男生还多。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率得到很大提高,如阜平3779个学生中,贫苦农民子女占53%,曲阳972人中,贫苦农民子女占36%。另外,有初级教员6215人,其中女教员475人;高级教员359人,女教员29人。[90]

表9-5 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发展情况[91]

al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