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书道有关的附属品

与书道有关的附属品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与书道有关的附属品日本的书道来自中国,自然其书写工具也是来源于中国。到了8世纪,唐代的毛笔传入日本。到了公元610年高丽的造纸术传入日本。目前日本的纸生产分手工制纸与机械制纸两种。书画的落款是表示书法书写完结的一种形式。在日本书画中落款没有统一的规定,既可写本名、字、雅号,也可写年月、干支、场所、赠者姓名等。裱装技术传入日本后,极大地带动了日本裱装技术的发展。
与书道有关的附属品_漂洋过海去日本

第五节 与书道有关的附属品

日本的书道来自中国,自然其书写工具也是来源于中国。在中国,秦代的蒙恬首先发明了笔,汉代又发明了纸。到了8世纪,唐代的毛笔传入日本。中国书圣王羲之讲究“弱纸强笔,强纸弱笔”。在日本尊圆的枟入木抄枠业有“打纸卯毛,只纸鹿毛,檀纸冬毛,杉原夏毛,绫亦夏毛,布木笔”的说法。而毛笔的种类也分很多,就形而论有长锋、中锋、雀头、鸡爪、短锋、柳叶之分,就质地而论又有羊、兔、鹿、猫、狸、马、鼬之分。既有使用一种毛制的笔,也有使用两种以上的毛制作的毛笔。笔尖为毛笔的生命,讲究尖、齐、圆、健四要素。所以“弘法不选笔”实际上是错误的说法,而必须根据书写的文字及纸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毛笔。目前日本最古老的毛笔,是正仓院内收藏的17支完整的雀头笔。

“文房四宝”中的墨,也是中国的发明。中国的古墨十分有名,它开始的形式为墨丸、墨粉,后将煤、胶掺入其中制成比较坚固的墨块。明代的程君房、清代的乾隆御制墨都是珍品中的珍品。在日本,制墨法是奈良时代由朝鲜人新罗传入的,其中日本平安时期红州藤代、近江武佐墨最受欢迎。自江户时代之后,奈良的制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后有了松烟墨、油烟墨之分。在书法中的用墨最好使用纯油烟墨,青墨为松烟墨,除此之外还有朱墨、茶墨。现在在日本还有很多人收藏“墨”,刚做成的生墨没有什么价值,一般收藏30~80年以上的沉墨为书法佳品,因此墨是越沉越佳。中国墨讲究多用薄胶,墨的黏着力较差,用起来十分圆润;而日本墨则讲究少用厚胶,墨的黏着力较强,用起来十分豪快。

直到平安时代,日本仍在使用陶制的风字砚、圆润砚。到了平安末期,砚才从中国传入日本,同时日本国内也开始生产石砚。当时制砚石料多选自爱知县的凤来石、山梨县的雨田石、宫城县的玄昌石、山口县的赤间石、京都的鸣泷石等材料。除了用石料制砚以外,日本人还使用泥、陶、瓦等材料制砚。

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日本人在书写时使用的主要是麻纸。到了公元610年高丽的造纸术传入日本。后经日本造纸工匠钻研琢磨,制造出了坚韧、优雅的和纸。有名的和纸产地有美浓、伊势、三河等。平安时代随着各项民间工艺事业的发展,造纸业生产也得到促进。那时造纸的原料主要有摺(一种桑科落叶亚乔木,其皮为造纸材料)、雁皮(一种瑞香科)。在京都设立的有官立的抄纸场,名为“纸屋院”。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日本纸的种类不断增多。当时日本已经能够制造出带花纹的色纸和写经用的铅色纸,其中用金泥、银泥在上面写经的效果是极佳的。到了江户时代,随着町人文化的兴起,纸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越前、土佐、出云、伯劈均成为日本国内著名的纸产地。发展到现在,日本纸的种类已达50多种。

目前日本的纸生产分手工制纸与机械制纸两种。手工纸以雁皮、摺、三桠(黄瑞香)的树皮为原料。由手工制作的日本和纸包括半纸、美浓纸、奉书纸、鸟子等。而机制纸则以木材、马尼拉麻的纸浆为原料,它们有坚固的泉贷纸、纸浆半纸等。日本人的书道用纸一般以半纸、画仙纸为主。雁皮纸、鸟子、懔纸、麻纸则属于高级书写纸被视为珍品,一般的情况下不会轻易使用。

除“文房四宝”外,日本的印章材料也多种多样,有石、木、牙、角、水晶、陶器、金属等多种。其实,在古代日本人几乎没有在书画上落款的习惯。到了镰仓时代,才有了书写后落款的习惯。如果是自己作的诗,落款时只写名或号,如果是抄录别人的作品则写某某书。普通的场合要用三颗印,即关防印、姓名印、号印。

文字上日本主要是篆书,但更多的日本人愿意在提高纸面的整体美方面多下工夫,却不太拘泥特定的书法形式。书画的落款是表示书法书写完结的一种形式。在日本书画中落款没有统一的规定,既可写本名、字、雅号,也可写年月、干支、场所、赠者姓名等。但日本人比较讲究用“号”落款,也有的人习惯只用印落款。

当字画写好后,为了更好地保存、鉴赏字画,必须要进行一次加工,就是将字画裱糊。将字画裱糊之后,可以装成卷轴,也可制成帖、额、屏风等收藏。在中国,宋代时的裱装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裱装技术传入日本后,极大地带动了日本裱装技术的发展。日本室町时期,社会上茶道大兴,茶室用挂轴字画的需求剧增,进一步促进裱装技术的提高发展。目前日本的装裱品种不少,有“行裱”、“真裱”、“明朝装”、“大和装”、“袋装”等,并且在裱装时通常会使用豪华的绢织物,工艺也十分讲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