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全面发展对外关系
一、独立自主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立场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独立自主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争取到的根本权利,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立场。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将独立自主原则这一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运用到外交领域,明确提出了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立场。我们党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并使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外交事件的发展,得到不断完善。邓小平关于独立自主的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在政治上表现为强调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外来干涉;在经济上表现为强调自力更生,对外开放而不依赖外援;在安全上表现为强调保持警惕,而从不信邪、不怕鬼;在国家关系上表现为主张平等、独立、不结盟;在政党关系上表现为主张自主、平等、互相尊重。在邓小平独立自主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改变了曾在20世纪70年代实施并起了重要作用的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战略,实行了全方位的协调外交。正是由于我国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立场,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我们才能在国际风云变幻的情况下,抵御外来压力和挑战,赢得外交上的成功。
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有利于广交朋友,防止受制于人,在世界上树立一个爱好和平、制约战争的形象,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对外开放是利用外部力量来促进本国的发展,它好像与我们一贯提倡的独立民主,自力更生不一致或有矛盾,其实在本质上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对外开放不久,邓小平就在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二大上反复指出:“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坚持对外开放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保证。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任何国家想背离世界经济联系,走孤立和封闭的发展道路都是行不通的。事实证明,只有加快和深入地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够坚持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才能够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发展,“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这就是说,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应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基本立足点。当今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仍是主权国家,在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甚至有所抬头的情况下,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有利于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也才能更好地坚持对外开放。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对外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30多年来,我国坚持自力更生、对外开放政策,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面发展对外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不但倡导,而且忠实地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指出:“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也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和任何国家发展关系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违背五项原则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30多年来,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125个增加到2011年的196个,总之,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面地发展对外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