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彻底批判黑格尔和修正费尔巴哈,将科学的实践唯物主义贯穿到人与自然关系中,构建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形成了科学的人化自然观。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自然观,开始建构他的人化自然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彻底批判黑格尔和修正费尔巴哈,将科学的实践唯物主义贯穿到人与自然关系中,构建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形成了科学的人化自然观。

一、理论探索

从中学时代开始马克思就对自然哲学就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指出在大自然强大威力下人与动物的异同。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最先提到了自然概念。后来,他在博士论文中考察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通过这种考察,马克思走上了探索自然之谜的路途。

在他的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他认为人与动物完全不同,人是比动物优越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对动物的活动范围进行了规定,而动物也并不想去超出这个范围,在自然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一直很安分;而自然对人的要求则是让人努力变得高尚,因为这是神对人的要求,神要求人找到一个“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

马克思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关注人和人性的发展,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初步涉及到人的“人化”,他写道:“人类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他强调人在社会中通过努力去不断地“人化”,因此,他在选择职业时,把“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尽管那时候马克思为人类的伟大事业做贡献的人生志向有点理想主义色彩,但他在讨论自然面前人与动物的区别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主观自由性,正是马克思对人化命题研究的萌芽之初。虽然这时他的思想还不很成熟,也没有高深的哲理,但却闪现着马克思智慧的火花。

经过大学的学习生活,青年马克思开始着手写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系统地考察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马克思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关于自然的观念,可以将它们看作是马克思自然观的萌芽。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伊壁鸠鲁的心灵绝对自由观,同时又突破伊壁鸠鲁的空想,成为一个现实的“普罗米修斯”。他对伊壁鸠鲁的“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作了极高的评价,传统观点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模仿,并无创新之处。但马克思将二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驳斥了前人对伊壁鸠鲁哲学的错误定位。他论证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方面的差别,认为伊壁鸠鲁用原子脱离直线作偏斜运动的思想是对德谟克利特机械论的突破,从自然的视角说明个人的意志自由、个性和独特性。自我意识不仅仅有其客观性,还包含着个体性和独立性,是自由的自我意识。并且,这种自我意识不是抽象的,而是感性的、经验的。原子的自由揭示了自我意识的自由,而自我意识的自由则进一步预示着人的自由。

尽管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原子脱离直线作偏斜运动思想的积极意义。但是马克思并不赞成那种将自由直接理解为脱离现实世界的心灵绝对自由观,而是认为不应该将人同外界自然绝对对立来实现自由。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是来自于自然界的,但是必须脱离自然界的桎梏,方能称为“人”,而且还必须与他人发生对象性关系才能算上真正的存在,“所以一个人,只有同他发生关系的另一个人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而他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再是自然的产物”。人之所以成为人,而不再是自然的产物,就必然要打破相对定在对他的支配。这种相对定在是作为自然本能的欲望和其他一切纯粹自然的力量,当人还受着这些自然力量支配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直接同一的关系,人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只有通过自我否定最终否定了同他物的一切关系,真正的人才得以实现。一句话,人是作为具有自由的自我意识的存在物而存在的,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是自由的。

在这个时期,马克思的世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依然深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影响的,在一定程度上过分强调精神自由活动在脱离自然人方面的作用。他此时首次将关注点集中到人同自然的关系中,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精神自由和独立,是不受外界的权威所支配的,但人又受自然的制约,所以他一直在探索的是怎样使自然意义的人提升到社会意义的人。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初步探讨了人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将意志自由与客观实在联系起来考察,不过他还是没有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束缚。当然,正是这段时期的探索为他后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化自然概念的提出以及之后人化自然观的形成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理论构建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自然观,开始建构他的人化自然思想。这一时期,马克思的主要代表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逐步地远离了唯心主义,看到了人与自然的现实的对象性关系,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想既有肯定也有批判。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自然界只是精神的外化,人的本质也是精神,是脱离了主体的抽象精神。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理解成是一个过程,“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对此进行了肯定,认为黑格尔已经看到了劳动的本质。同时,马克思也对黑格尔进行了批判,认为黑格尔虽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强调了劳动的作用,但黑格尔的自然观是唯心主义的,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那么他所承认的劳动就只能是一种抽象精神的劳动,而不是现实的人的劳动,这就脱离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的思想进行赞扬的同时,也进行了批判。费尔巴哈把自然作为自身的基础,马克思赞成费尔巴哈的这个观点,认为抽象思维和绝对观念都是无,只有自然才是自身的基础。费尔巴哈又从“感性确定性的东西”出发对黑格尔进行了批判,使主体由抽象的人,变为现实的个人。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是唯一一个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批判的人,认为“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同时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虽然承认自然的客观实在性,而且把自然界看作是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不依赖于任何精神,但是他却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自然的作用。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现实基础,并表达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些重要思想。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个存在物都有着自己的对象,而且每个存在物也都是其他物的对象。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那么它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因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可见,对象性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其生存和发展又是不能离开自然的,因此,自然界是人的对象性存在。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与人处于对象性关系中,是一个被人的本质力量实践的自然界,是“人化”了的自然界。自然界作为人的现实的对象,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客体而存在的。人的对象不是原始的自然,人的对象只能是“人化的自然”,只有作为人的劳动产物的人化自然,才是人的对象,对人来说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马克思认为在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上,人与动物是不同的,人能够把自身的生命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通过对象性活动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动物则只是一种受动的存在,不能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分开,“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且,从生命活动的本质上来看,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创造性的,是对自然界的改造。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作为类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性质的对象性关系。马克思从这种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出发,认为应该把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结合起来,在现实的社会历史中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强调了自然的先在性,自然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对于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要靠自然界来生活,把整个的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活资料来源。而且,人还要有精神活动,这就要有意识的对象,就需要把自然界作为其意识的对象,如果没有了自然界,就没有了人的意识对象,也就不会有人类的任何精神活动了。可见,自然界对人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人要想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就要以自然的存在为前提,而且还要受到自然的一定制约。在论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他强调,“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手稿》中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和先在性,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表达了从社会和生产劳动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先进思想。此时,马克思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已经初步建构起来了,但思想还是不够成熟的,还受到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为以后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的系统论述奠定了基础。

三、理论确立

《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形态》、《提纲》)这两部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最终实现了对人本主义自然观的超越,并最终确立了以实践为中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在《提纲》中,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旧唯物主义者只是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感性的自然事物,而没有联系人的实践活动从主体方面来理解感性的对象世界。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虽然脱离了唯心主义,认为自然是先在的,是基础,但他没有看到主客体统一的辩证关系,仅仅从直观的意义上去片面地理解自然,把人和自然理解为感性直观,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而且,费尔巴哈虽然以人为出发点,但是他所说的人还只是“自然人”,只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类的实践对自然所起到的作用,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只能是消极的、直观的,只是“自在的自然”,这割裂了自然与社会历史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应该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能动性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虽然也讲人与自然的统一,但他只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地看成自然与自身的关系,没有真正理解人与自然是在感性活动中的现实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费尔巴哈所没有理解的,在费尔巴哈那里,自然虽然也具有客观实在性,但那只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人也只是纯粹的自然人,并不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缺点就是,仅仅从直观的、客体的意义上去理解自然,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所有的旧唯物主义者,只把客观自然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没有什么关系的存在。在他们看来,人是人,自然是自然,人只是主体,自然只是客体,主体与客体是分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这样的简单。

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这种把主体和客体完全对立开的思维方式是不科学的,他们没有看到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一种能动性。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自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是可以统一的,那么,要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把人和自然放在人的实践中去理解。这是马克思第一次用实践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此时,他还没有对实践做出全面的论证,还有待于日后的进一步完善。

在《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构建起了他的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自然观。在马克思看来,人是通过实践活动去改变自然的,人按照自己的需要,通过实践把自然改造成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就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此,马克思认为,应该把自然对象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都不再是“感性直观”的结果,而是实践的结果,并且“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是由人的感性活动生成的同一过程。可见,在《提纲》中,马克思已经开始以实践为基础,去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了,对实践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

在《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相互制约的观点。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物质生产活动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在马克思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历史的前提又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和以前的旧哲学,把人类的历史和外在的自然独立开来,要么否定外在的自然界是历史的基础,要么只是把外在的自然界看成是一种附加的东西,没有看到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割裂了历史和自然的关系,使外在的自然和历史处于对立的位置上。马克思认为,对历史的正确的考虑应该从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同时他更看到了人的作用,认为只要存在着人,“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而且自然史和人类史还是密切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如果把二者分离开,孤立地研究自然,或者是孤立地研究历史,都是错误的。马克思还在实践原则的基础上,对人和他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实践的实质就是现实的人进行的感性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和自然界发生关系,同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又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需要,而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也就是说,人们只要去进行实践,就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了一种统一,使人的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形成了统一。那么,在这种以实践为中介的关系中,自然史和人类史就是统一的、相互制约的。自然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即制约着人类史的发展;而人类史的发展也制约着一定历史阶段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制约着自然史的发展。因此,人与自然通过实践而实现了统一,这样,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就确立起来了。

总之,在《形态》里,马克思把社会实践作为逻辑出发点,把自然界看作实践的对象,人与自然在以实践为中介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一个充满活力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四、理论完善

马克思自然观的完善主要体现在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哲学与经济学、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地阐释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及双方的互动关系。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划分,揭示了在各个不同社会形态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启发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这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进入到了一个完善、成熟的阶段。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不仅使人的外部肢体得到了发展,而且劳动又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使人的语言、意识等得到了发展,这样,通过人的劳动,人类社会由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起来。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在现实中、在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劳动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产生使用价值的活动,它使自然物适于满足人类欲望……故与人类的生活形态无关,得在人类生活各种社会形态上共通适用”。马克思指出,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因为自身的需要,对外部自然所做出的改造,他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不以人类的活动形式为转移的,这种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就是人化的自然界。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人要在自然界中生存,就要通过劳动与自然进行交互作用,通过与自然的这种交互作用,实现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这样才能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如果没有了人的劳动,人就无法对自然进行现实的改造,人的需要也就无法得到满足,而如果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人也就无法在自然中生存下去,就不会有人的存在,也就不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和自然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劳动必然存在于一切社会中。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不仅使人和自然得以现实的存在,而且,还不断地改变着自然,改变着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之后的产物,人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就要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就要通过劳动。人在劳动中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改变,从而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举例说,用木头做桌子,木头的形状就改变了。可是桌子还是木头,还是一个普通的可以感觉的物。马克思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人的自然化的思想。人的自然化是指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按着自然界事物运动的规律运用自身的自然力去作用于自然物,同时改变了自身的自然,从而增强了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这样阐述:“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

马克思根据人与人的关系、根据人的发展的不同情况,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划分。马克思认为,作为具体概念的人化自然,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阶段,表现为三种人类社会形态。

第一种社会形态是: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就是这样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实践活动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和相互孤立的地点上发展,人的生产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对自然有着很深的恐惧,对自然的力量也满是崇拜。第二种社会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这种社会形态。这种形态下发生的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表现了人多方面的需求和能力全面的伸张及由此而来的生存的物性的压抑。马克思认为,这种社会形态超越了“人的依赖关系”,只有在这种社会中,才能“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在这种社会中,人是广泛地利用自然和支配自然的,自然对人来说是有利用价值的,是可以为人带来财富的。但这一阶段,人还不是真正自由的,还是要依赖于物的,还没有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认为,要达到这一点就要进入到第三种社会形态。

第三种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共产主义社会正是这种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要想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地发展,就要使人转变对自然的态度,不再仅仅把自然看成是一种为人类带来财富的存在,要平等地对待自然。这就需要抛弃资本主义社会的那种过度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方式,建立起没有剥削的、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样才能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可见,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人通过劳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以人的生存及其发展作为研究的方向,揭露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本质,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以交换价值为基础,通过劳动使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进而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盲目生产对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破坏,提出要合理地调节二者间的物质变换,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摧毁资本主义的制度,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可见,在实践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这对人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