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理论特征

时间:2023-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它的实践性。通过现实的自然界的阐述,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现实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破坏自然的现状与对旧自然观的批判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批判性。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实践活动在人化自然观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展示了人化自然观的实践特性。

马克思通过对以往自然观,尤其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与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扬弃和改造,从而创立了崭新的自然观,在自然观上完成了哲学主题的革命性转变。同时,马克思又是在批判社会制度和社会变革的语境下来把握人与自然内在关系。这样使马克思的自然观具有了与以往自然观不同的新特征。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有其鲜明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在深刻洞察人化自然的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将辩证法运用于人对自然的关系的考察,使他的人化自然观具有深刻的辩证性。通过现实的自然界的阐述,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现实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破坏自然的现状与对旧自然观的批判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批判性。对马克思人化自然这些理论特征的探讨可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认识。

第一节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重要理论特征。从实践出发考察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超越旧自然观的关键所在,对实践活动的研究和考察是贯穿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一条主线。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就成为人类所关注的问题,从而也成为整个西方哲学界研究的重点。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哲学家都把自然看作是理念的产物,“这个关于自然的问题,说到底也是唯一困扰着贝克莱、休谟、康德和黑格尔这些伟大的心灵哲学家的问题” 。费尔巴哈批判了这种自然观尤其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他认为,人自身就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人与自然的基础,对自然界所作的一切解释,总是已经以自然界作为前提。费尔巴哈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然而,他把自然界和人都看作非历史、非实践的存在物,从总体上看,费尔巴哈的自然观仍然是抽象的。人类在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把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而这种自然界才是人类真正现实自然界。黑格尔把自然和人的现实活动相联系并体现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自然界看成是绝对理念的异化物,看成与人无关的自然界,马克思认为,这种抽象的和人为分割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毫无意义可言。哲学要关注的问题应当是纳入人的实践活动的人化自然。马克思正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自然界,从而与那些把自然抽象理解为与人相分离的旧自然观区别开来。

施密特对马克思视野中的自然进行了论述,他说,“自然之所以引起马克思的关切,比什么都重要的是它首先是人类实践的要素”。施密特认为,马克思重视自然的原因是由于它是人类实践的要素,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自然,这是毫无意义的。与此同时,马克思批判了德国哲学家关于自然科学是由于理性批判而发展的结果,强调自然科学的社会实践性,他认为正是由于工商业及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繁荣。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活动进入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之中,日益影响着人类实践活动,推动人类历史向前进,工业就是自然科学和人现实历史的关系,两者统一于人类历史的进程之中。总之,马克思从实践的视角去考察和理解自然,全面而深刻地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本真关系,彰显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特征。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性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实践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立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实践是感性世界和人化自然观的基础,现存的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如果没有实践活动就不会存在感性世界。马克思在阐述实践对于人化自然观的形成的重要作用时,批判了费尔巴哈没有将自然界当成实践去理解,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自然界,改变自然界,然后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的变化只能透过实践关系来理解。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论中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一思想:“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还指出:劳动这一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前提,人化自然也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只有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的自然界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实践特性。

二、人化自然所具有的实践性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始终是人的实践的产物,虽然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但是马克思批判那种离开人而谈论自然界的观点,现实的自然只能是人类长期活动而形成的自然,这些自然是打上人类烙印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而费尔巴哈恰恰没有看到这一点,费尔巴哈眼中的自然界是尚未在人的统治下的自然界,他的“可靠的感性”没有意识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也是费尔巴哈无法取得进步的原因。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界以及人自身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把自然界对象化。马克思说,“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只有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总而言之,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从实践出发去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既从实践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分化与对立,又从实践去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真正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部奥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实践活动在人化自然观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展示了人化自然观的实践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