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了从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建朝开始至昭烈帝李柷天佑四年(907年)共二百九十年的史事。
《旧唐书》原名《唐书》。由于后来宋祁、欧阳修编撰了《新唐书》,所以《唐书》改称为《旧唐书》。
《旧唐书》为官修。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宰相刘昫为监修,张昭远、贾纬等用了四年编定完成。
因唐史馆有实录和编写的国史,《旧唐书》本纪前部分史料充实,但自武宗李炎朝始,史料缺乏,全靠编撰者采集收录,以致列传多有缺漏、重叠,内容芜杂,唐玄宗李隆基后,又缺《历志》、《经籍志》。
因《旧唐书》史料多系原始档案,如周边各民族称“唐王朝”为“汉家”(后《新唐书》始改为“唐家”),列传中对突厥、回纥、吐蕃等民族的记载;对科技医学领域内的重要人物如科学家李淳风、医学家孙思邈等人,对诗人、学者李白、杜甫、韩愈以及佛学大师玄奘等人的生平事迹,亦都有记载。
后因《新唐书》出自大文人之手,《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束之高阁。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才被重新刊印。
毛泽东认为,《旧唐书》比《新唐书》写得好。
《旧唐书》是毛泽东读得遍数较多的一部史书。毛泽东读《旧唐书》时写了很多批注。
毛泽东对唐初和盛唐的几个皇帝颇有兴趣,他们的本纪,以及和这些本纪有关的列传,都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李渊因人成事,“遇事无断制”
毛泽东读《唐高祖本纪》,史家评论唐高祖“优柔失断,浸润得行”,说他一意孤行、专制独裁。如杀害首创反隋起事的功臣刘文静,信任吹牛拍马、阿谀奉承的佞臣裴寂,致使诸子间不和引起仇杀。后来突厥骑兵南侵,逼至长安附近便桥,京都危急,幸亏有儿子李世民,否则大唐江山就要灭亡了。毛泽东读此段很有感触,写批语道:“遇事无断制。”(《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7页)
毛泽东读《旧唐书》卷六十九的《盛彦师传》、《刘世让传》,对李渊冤杀盛彦师、刘世让两人大为愤懑。盛彦师是李渊起事时的追随者,立有大功,后又设伏斩杀出逃的李密;出任安抚大使时,被山东起兵反隋领袖徐圆朗所俘,不屈。徐圆朗对他很客气,要他写信劝说守城的将士投降,他却写了一封反对投降的书信,徐圆朗尊重他有气节,仍盛情款待他。徐圆朗败亡后,盛彦师归来,李渊却认为他做俘虏不死,必有变节行为,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彦师竟以罪赐死”。毛泽东在此作了批语:“盛彦师名将,冤死。”(《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0页)
刘世让是隋朝的官员,在太原时就归顺了李渊,后出征薛举被俘,坚决不降,归来后得到李渊的赞扬。后来为对付突厥南侵,奉命赴崞城(今山西原平)。突厥害怕他,故意散布突厥可汗和他通谋的谣言。李渊听了不作任何调查和分析,就处死了刘世让,还抄没他全家。毛泽东在此段作了批语:“刘世让冤死。”(《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0页)
“李世民的工作方法有四”
毛泽东对唐朝第二代君主唐太宗李世民也颇有兴趣。李世民有他父亲李渊的遗风,刚愎自用,制造冤案。《旧唐书》卷六十九《李君羡传》中写左武卫将军李君羡,小名“五娘子”,李渊因听信谣言,说李君羡“与妖人道信,潜相谋结,将为不轨”,“遂下诏诛之”。毛泽东在此段写有批语:“李君羡冤死。”(《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1页)
但毛泽东对李世民的治国方略还是赞赏的。《旧唐书·李百药传》称,李世民有“四道”,勤劳于朝政“必退思进省,凝神动虑”,“每旦视朝,听受无倦”,“罢朝之后,引进名臣,讨论是非”,“命才学之士,赐以清闲,高谈典籍,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毛泽东读后,作了批语:“李世民的工作方法有四。”(《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1页)
毛泽东对李渊、李世民的家族荣衰也颇感兴趣。《旧唐书》卷五十八《平阳公主传》中写李渊之女平阳公主出丧,经李渊批准,仪仗队破格配备鼓吹(军乐队)。毛泽东对曾经参加过反隋并立有军功的平阳公主也写了批语:“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8页)
《旧唐书》卷六十四《李元昌传》,写李世民的异母弟弟汉王李元昌,附托太子李承乾,介入到李世民与诸子的内讧中,引起毛泽东的注意,对此作了批语:“李元昌与李承乾谋反。”(《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8页)
毛泽东对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的若干大臣亦作有批注。大臣许敬宗、李义府阿谀奉承,诬陷他人。许敬宗“自掌知国史,记事阿世”,李义府“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毛泽东读《许敬宗传》、《李义府传》,分别写了批语:“老而不死,年八十一”,“笑里藏刀李义府。”(《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3页)
《论语》有“老而不死是为贼”之语。许敬宗八十一岁病死,故有此评。李义府善做两面人,“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故毛泽东以“笑里藏刀”来说他用心狠毒。
毛泽东对当时官场的若干人物也有点评。他读《魏玄同传》中写“玄同素与裴炎结交,能保始终,时人呼为耐久朋”。毛泽东写有批语:“魏玄同,裴炎党也。”
毛泽东对《朱敬则传》中劝谏武则天改革朝政,改法制、立章程的朱敬则大加赞扬,并引用贾谊《过秦论》中的语句作批语:“贾谊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朱敬则曾采录魏晋以来王朝成败的《十代兴亡论》和汉魏文人论秦之失的《五等论》,毛泽东对他很是称赞,写批语:“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年七十五。”
初唐时期的苏定方,北征突厥、贺鲁,屡战屡胜,身先士卒,勇冠三军,毛泽东读《旧唐书》卷八十三《苏定方传》,对苏定方颇为欣赏,在此传前面写有批语:“苏定方,名将亦大将,年七十六。”
毛泽东对唐玄宗李隆基前期的大臣刘幽求亦有点评。史书记载,刘幽求有才干,得意时趾高气扬,失意后垂头丧气。毛泽东在读《旧唐书·刘幽求传》时,写有批语:“刘幽求能伸而不能屈,年六十一,以恚死。”
李隆基的另一个大臣是书法收藏家钟绍京。毛泽东在读《旧唐书·钟绍京传》时特别写了批语:“钟绍京,书法家,年八十余。”
刘蕡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好友。刘蕡死时李商隐曾作诗凭吊他。毛泽东在读《旧唐书·刘蕡传》时,对刘蕡贤良策所提及的朝政改革新思维,颇为赞赏,写有批语:“超特奇。”(上述对唐朝诸位大臣的评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4—228页)
同时,毛泽东还写了七绝诗《刘蕡》: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毛泽东诗词集》,第200页)
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