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价值

墨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价值

时间:2023-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墨家的思想道德教育精神在近代享有很高评价。墨家的教育创造精神在百家中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墨家思想道德教育在当时势头很好,大有压倒儒学、独霸天下之势,不仅有其思想个性,更有其教育能力、教育精神,得到后人的不少称赞。

第五节 墨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价值

墨家思想道德教育代表了平民意识,所传播的是小生产者的追求;墨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求仕,而是利天下;墨家劳心苦志,振世之急,富有献身精神,这些在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上是很可贵的,这是他们受到社会普遍欢迎而成为显学的重要原因。

墨家热心于对社会底层教育关注。墨家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前提是,“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墨子·鲁问》)。这决定了墨家教育空间的选择与教育目标的定位,因此墨家执著于把社会底层作为自己的教育活动天地,致力于平民层的思想解放。虽然在那个时代是无法实现的一种社会理想,但在其教育活动中,他们对社会下层农与工肆之人的意愿的强烈表述与社会呼唤,他们抑制统治者的贪婪与狂妄的意志,他们到平民百姓中寻找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等,直到近代还为有识之士所赞赏。谭嗣同流露“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梁启超表示,今日欲救中国,“厥惟学墨”;鲁迅说“墨子是中国的脊梁”;孙中山也认为要“吸取墨家之精华”。墨家的思想道德教育精神在近代享有很高评价。今天我们在施行思想道德教育、推动社会文明活动过程中,仍然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

墨家富有教育创新精神。墨家以承载思想上开创新时代的使命的责任自觉,表现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思想锐气与教育创意,是很可贵的,无论在教育对象的认识上,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在教育目标的定位上,在教育方法的运行上,他们都勇于独树一帜,具有创造性,这是墨家思想风行于那个时代并成为“显学”的重要原因。他们有一个可贵的教育理念,道德即创造,他们批评儒家那种只传承不创造的“述而不作”的保守心态,认为人应有创造精神,应有所作为,“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耕柱》),这是对孔子述而不作思想的批评,认为思想道德意识都只有通过创造才能丰富与发展。司马谈说,“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墨家的教育创造精神在百家中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墨家富有教育个性魅力。墨家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侠风,这是近代学者所公认的,康有为讲侠即墨也,孔墨之学即儒侠之教;鲁迅也讲“墨子之徒为侠”,墨子的门徒多有侠士之风;梁启超评儒墨时引用了《史记》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两句,也揭示了墨的侠义气质特征,因此历史上素有“墨侠”之称,这是对墨家教育个性的最好概括。这不仅表现在墨家思想个性上,高举尚“义”旗帜,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赴汤蹈火,贵义轻生,死不旋踵;也表现在教育风格上,“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匡扶正义,言出行随,有诺必诚,勇于为教育理想献身,以自身的力量去实现教育目标;更表现在墨家思想的历史传承中,墨家思想与其教育精神在历代侠风中保存下来,在民间流传不息,反映了墨家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侠义风格的时空魅力。

墨家思想道德教育在当时势头很好,大有压倒儒学、独霸天下之势,不仅有其思想个性,更有其教育能力、教育精神,得到后人的不少称赞。但秦汉后墨家思想道德教育走向衰微,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与儒学思想相冲突。儒家思想是以维护政治权威与思想权威为己任的,这与墨家思想的以平民为本位思想不免要发生碰撞,孟子曾猛烈抨击墨子,“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并号召抵制墨家思想,“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在儒家思想的压抑下,墨家的维护平民利益的思想意识的式微是难以幸免的。二是与建立和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相牴牾。在秦汉的竭力营建统治者的权威与统治思想的权威的政治背景下,代表小生产者的平等意识的墨家思想只能是一种空想。墨子没有意识到建立政治权威、思想权威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此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期,墨家思想不免有些不合时宜。三是墨家思想自身的原因。墨家是一个宗教式的教育集团。墨子是一个有神论者,肯定天意鬼神的作用,主张尊天事鬼,“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墨子·天志》),虽然墨家以为“顺天意为义政,反天意为力政”,期望借天、鬼权威以维护人心向善,但这种以鬼神为尊的思潮是与时代潮流相悖逆,不为人们所欢迎的。墨家思想道德教育虽以民生关注为核心,但以物质上“足用为止”,忽视对精神富有的追求;虽有对平民的苦的关注,却只有对平民的苦的说教;虽勤于节俭的倡导,却忽视消费的价值;其思想道德教育中有功利性追求的偏颇;只注意到社会、人生的病态需要疗救,却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目标并不清晰,难怪荀子批评他,“墨子蔽于用而不文”(《荀子·解蔽》),可谓一言中的。

【注释】

(1)《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

(2)常:尚;荡口:空言妄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