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评价边际效用价值论

如何评价边际效用价值论

时间:2023-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了消灭剥削的合理性,引起了剥削阶级的极大恐慌和愤恨。奇怪的是,社会主义的一些经济学家,竟然也相信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胡说八道,也要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然攻击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但如果他的经济学说还是深入探讨了由价值决定的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并有所发现,就不能说他的学说是庸俗的。一种是商品价值由生产的劳动量决定,这是正确的。

四、目前较有影响的资产阶级经济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了消灭剥削的合理性,引起了剥削阶级的极大恐慌和愤恨。他们不但攻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大肆屠杀相信马克思主义求翻身求解放的人。

资产阶级及其辩护士捡起已被马克思生前批判过的庸俗经济学家的庸俗理论,修修补补,形成各种各样的理论,为剥削阶级的剥削行为辩护。奇怪的是,社会主义的一些经济学家,竟然也相信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胡说八道,也要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刻不容缓。

庸俗,就是肤浅的,一般的,不高明的。人们谈起庸俗,常带有鄙视、轻蔑之意。庸俗政治经济学就是从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目的出发的政治经济学,不是科学,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肤浅的解释,马克思说它是“现象观念的单纯的现象复写”(34)。马克思说,庸俗经济学家“实际上只是用政治经济学的语言翻译了受资本主义生产束缚的资本主义生产承担者的观念、动机等等,在这些观念和动机中,资本主义生产仅仅在其外观上反映出来。他们把这些观念、动机翻译成学理主义的语言,但是他们是从社会的统治部分即资本家的立场出发的,因此他们的论述不是素朴的和客观的,而是辩护论的。对必然在这种生产方式的承担者那里产生的庸俗观念的褊狭的和学理主义的表述,同诸如重农学派、亚当·斯密、李嘉图这样的政治经济学家渴求理解现象的内部联系的愿望,是极不相同的。”(35)庸俗经济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只就表象说表象,不探讨表象下掩盖的实质、规律和联系。二是为某个利益集团辩护,无理也要说成有理,不实事求是。比如,剥削明明造成社会不公,酿成多少人间悲剧,但有人却说剥削有功。剥削有功理论的主要支撑就是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

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然攻击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但如果他的经济学说还是深入探讨了由价值决定的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并有所发现,就不能说他的学说是庸俗的。

目前,经济学说层出不穷,但我认为涉及基础价值理论需要我们关注的经济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自然共同创造价值论。最早由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公元1767—1832年)提出。萨伊在世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没有诞生,因此我们不能说萨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生产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反而是萨伊在学习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中,发展了的亚当·斯密学说中的庸俗部分。但现在的许多经济学家却拿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创造价值论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目的是要论证剥削有功,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私有制张目。他们甚至拿我们现阶段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政策来证明三要素创造价值的正确性,为剥削有理制造理论根据。把这样的经济学家称为庸俗经济学家也不为过。

在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学说中,有两种价值决定论。一种是商品价值由生产的劳动量决定,这是正确的。但由于分析价值的困难,他又犯糊涂,又说价值由购买的劳动量决定。购买的劳动量就是工资。这样一来,价值又变为由工资决定。工资是生产费用,按照逻辑,价值又是由生产费用决定。亚当·斯密还认为,利润和地租也是生产费用,那么,价值就成为由工资、地租和利润决定。说来说去,还是价值由价值决定。这就是亚当·斯密劳动价值学说中的庸俗成分。

萨伊认为商品的效用是商品价值的基础,效用是由劳动、资本、自然这三种生产要素创造的,所以,价值就是由生产三要素创造的。后来,萨伊的这个思想被发展为两大理论: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

关于生产要素价值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第三卷中已经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批判了“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个三位一体的公式,批判了那种认为工资就是劳动的报酬,是由劳动创造的,利润是由资本带来的,地租是由土地创造的,土地就是自然,所以地租是由自然创造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活劳动就是劳动力,劳动就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这个过程由劳动时间计量,因此,活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由劳动时间来计量,工资是活劳动的报酬。资本是被用作剥削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可流动可变形的生产资料、生产材料,它不会创造价值。土地是自然界本身,自然事物不会创造价值。

可是,生产要素价值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使我们某些熟读马克思《资本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陷入了困惑。原因是现实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拒绝外国资本,经济发展将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就招商引资;如果我们不重视资源保护,马上就会受到自然惩罚;因为劳动力太多,就不了业,反而酿成许多社会问题,于是我们强制只生一胎。社会不是按照书本发展的。我们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实行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策。于是乎,有人又捡起了生产要素价值论肯定当前政策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也有人不敢突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分离论。

人们之所以不敢突破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由于如果承认自然也创造价值,要承担政治风险:马克思生前已经在批判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罗雪尔(公元1817年—1894年)认为自然本身有价值时说过:“罗雪尔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价值”(36)。如果承认自然物和物化劳动、资本也创造价值,也就意味着物质财富统治人、资本统治人是合理的,也就没有什么人的解放了,建立社会主义就是错误的。

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虽然价值不是使用价值,但二者应该是统一的;即使自然会创造价值,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绝不是由自然界决定的,而是由人的劳动决定的。自然是自然变化,自然事物是自然变化的结果,说自然也创造价值,并不意味着物统治人的必然性,也并不意味着资本也创造价值,不意味着资本统治人是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总是要发展的,关键是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时是遵循了科学原则,还是置科学于不顾辩护。

2.效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认为,效用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没有用的东西没有价值,商品的价值由消费者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决定。由于人们对商品的主观感受都是不相同的,商品价值的大小怎么决定?于是有人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它的核心论点是把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与稀少性结合起来用以说明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由最后一个商品决定,最后一个即是“边际”,所以叫边际效用价值决定论。

从效用价值论到边际效用价值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19世纪以前,有些学者认为,只有有效用的商品才有价值。到了19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威廉·福斯特·劳埃德(公元1795年—1825年)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某些基本思想,认为价值是指人的心理感受,它会在被满足的欲望和未被满足的欲望之间的边际上表现出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公元1810年—1858年)第一个系统阐述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两个规律。一是效用递减规律:如果连续不断地满足同一种享受,那么这一种享受的量就会不断递减,直至最终达到饱和。二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人们要使享受最大化,必须满足每一种享受的力量在其满足不中断时,保持相等原则。他因此被称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19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初,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公元1840年—1921年)于1871年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原理》,奠定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与门格尔一同完善边际效用理论体系的还有英国数理学派的杰文斯(公元1835年—1882年)和瓦尔拉斯(公元1834年—1910年)等人。弗里德里希·维塞尔(公元1851年—1926年)第一个使用“边际效用”这个词。欧根·庞巴维克(公元1851年—1914年)把人对物的有用性的主观评价决定价值、物的有用性和稀少性结合起来,完整、系统地论证了边际效用决定商品价值原理,并大肆攻击马克思,影响很大。

边际效用价值论用人对有用事物的主观感受确定商品价值量,当然很荒谬。不同的人购买不同的商品,购买的是它们的使用价值,也就是效用,是用价值购买效用,不是效用决定价值。另外,商品最后一个的“边际”怎么确定?

因为人们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各不相同,商品的价值量无法确定,因此,庞巴维克又解释说,他说的边际效用是指市场边际交换者的主观评价。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市场最后一个交换者怎么确定?二是这种价格就是价值吗?如果这种价格就是价值,那么,这种价格显然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市场是客观的,所以价值又是由客观决定的,这与价值由主观决定相矛盾。庞巴维克一会儿说价值是价格,一会儿说价值由主观决定,一会儿又说价值由客观决定。

边际效用价值论虽然有很大的缺陷,但它还是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在庞巴维克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如凯恩斯、萨缪尔森等采用边际效用价值论杂合其他理论解释价值问题。也因为这个学说解释了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特别是天然事物没有价值的一些问题,所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也受到了某些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称赞。例如伯恩斯施坦(公元1850年—1932年)就曾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抽象掉了商品的效用,庞巴维克抽象掉了商品由劳动创造这一事实,因此应该把他们二人的学说结合起来,互补缺陷。(37)我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可以解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水与金刚石的价值饽论”难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水是生活必需品,对人的价值极高,但价格极低。钻石(金刚石)是奢侈品,对人的价值并不高,但价格很高。这是一种矛盾现象。经济学家称其为“价值之谜”。用边际效用价值论来解释这种现象,“价值之谜就不是谜了”。因为“尽管水是必需品,效用大,但其数量极多,边际效用几乎是零,如果不是在沙漠这类缺水的地方,水的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是正常的。钻石虽然效用不大,但数量极少,边际效用高,钻石供给小,总远远少于需求,价格高当然正常”(38)

边际效用价值论给我们的启发是:既然可以用价值购买事物的效用,那么,效用与价值之间就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如果效用来自于劳动产品,这种联系可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来解释。如果效用不是来自劳动产品,这种联系怎么解释?马克思说过,不是劳动的天然有用事物,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另外,人们对有用事物的需要是有度的,就是有一个边际,边际之外的有用事物真的没有价值吗?

3.均衡价值论。均衡价值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公元1842年—1924年)创立的,后来又被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公元1866年—1945年)发展为一般均衡价值论。均衡价值论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基础上的。马歇尔先用边际效用论说明需求价格均衡,再用边际效用论说明生产价格均衡,最后得出需求、生产综合均衡价格,这就是价值。

关于需求价格均衡,马歇尔认为,市场对商品的需要多而商品的供给少时,商品的价格就高。反之则价格低。当需求和供给均衡时,这时的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市场的商品供需为什么会均衡呢?这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边际效用量怎么衡量?需求者购买的第一件商品的量就是边际效用量,这时的商品数量少,边际效用大,价格也就高。以后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边际效用递减,价格也随之下降。商品的数量与价格成反比。

本来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按照上述说法,价值由价格决定,也就是价格由价格决定。因此,上述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关于生产的均衡价格,马歇尔说,商品价格由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费用决定。什么是商品的边际生产费用呢?商品的边际生产费用就是刚刚满足市场需求的生产总额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费用。资本家为了获得利润,总是在加大商品生产量的同时减少生产成本。所以,在商品价格高时,资本家生产的商品数量多,费用减少。反之在商品价格低时,商品生产数量少,费用增加。这样一来,商品生产量总是在市场价格的调节下处于均衡状态。

上述论点使人们产生三个疑问:一是资本家怎么减少成本?二是刚刚满足市场需求的边际生产总额怎么确定?三是市场上有那么多的商品,相互影响,一种商品往往是另一种或几种商品的原料,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许多种商品的生产费用,怎样才能做到商品的生产费用均衡?

马歇尔说,资本家减少成本,是靠节约。他说的生产费用均衡,是假设生产一种商品的费用,不受其他商品的影响。关于边际商品量,他也没办法确定。

实际上,他绕了那么大个弯子,还是什么也没说。商品的生产费用既然由生产要素费用决定,生产要素是通过市场买来的,生产要素有市场价格,生产费用就是由市场价格决定。也就是说,商品的生产价格由市场价格决定。简单地说,就是商品的价格由价格决定。

马歇尔论证了需求价格均衡和生产价格均衡,然后说当需求均衡与生产均衡相平衡时,这时的商品产量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也稳定,这种稳定的价格就是价值。(39)

后来,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认为边际效用不可捉摸,马歇尔的均衡价值论没有说明价值是什么,只是说明了价格。而人类有史以来都是用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货币可使一切财货的价值都用价格来计量,那么,不如干脆用价格代替价值,岂不省事?所以,卡塞尔在否定了价值之后,他把马歇尔假设的一种商品的价格均衡价值论发展为全部商品都处于均衡状态的一般均衡价值论。也就是说,不管商品相互影响也好,不相互影响也好,都会出现一个均衡的状态,这时的价格就是价值。这纯粹是一种不用费力的设想。(40)

综上所述,均衡价值论是把价格当成了价值,描述了市场价格变化的某些现象,最终也没有说明价值是什么,价值也不可被计量。虽然设计了一大堆公式,但也难以掩盖其肤浅。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很多经济学家还是赞赏马歇尔的均衡价值论。如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公元1883年—1946年)就很赞赏这种理论,不过他主张用国家干预的办法,使商品的供求达到均衡状态。在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大危机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对经济进行国家干预,实行国家宏观调控,这就是罗斯福新政。实际上,国家对商品生产实行宏观调控就是对商品的计划性生产,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趋势,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只不过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在私有制条件下的宏观计划,社会主义实行的是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全面计划。在资本主义发生大危机生产倒退了20年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却高速发展,其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显然,罗斯福新政受到了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抛弃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不成功的计划经济所取得的宝贵经验。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展为在混合所有制条件下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调控,难道不是社会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吗?

4.创新价值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公元1883年—1950年)提出了创新价值论。他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活动是破坏经济均衡而又在新的基础上引起新的均衡的力量,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的自动化机器可以创造价值。二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必然引起生产组织的新变化,即引发制度创造,从而使资本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三是科学技术创新是由资本家的活动和资本的投入实现的,是资本家领导、组织了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因此,利润就是对资本家领导、组织这种创新活动的报酬。

在这里,熊彼特说了两个价值来源:一是自动化机器的创造,这实际是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现实具体化。二是资本家的活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的源泉。这样一来,就否定了广大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际上,熊彼特并没有说明价值是什么。他没有论述机器人为什么会创造价值,机器人与人的关系是什么;在生产中,到底人是机器的主人还是机器是人的主人。按照他的逻辑,机器应该是人的主人,这显然是荒谬的。至于资本家的活动和资本的投入促进了科技创新,因而由科技创新引起的利润增加应该归资本家所有,显然也说不过去。科学技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资本家给予资本支持,但资本家不能因此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不过,熊彼特的创新价值论对我们研究价值问题很有启发:科技创新活动确实可以引起社会的发展,这是为什么?科技创新的劳动在人类的总体劳动中处于什么地位?机器人的劳动是不是劳动,它只是转移自身的价值吗?资本家的活动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条件,资本家的活动算不算劳动?如果算,资本家的劳动创造价值吗?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种监督的劳动可以使工人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种比正常条件下生产的剩余价值多出的剩余价值应该是资本家的劳动报酬,这种报酬是剥削得来的还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如果是剥削得来的,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监督劳动报酬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监督劳动报酬性质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差别是什么?官吏的管理劳动创造不创造价值?官吏的管理劳动与资本家的劳动性质是不是一样的?

至今人们还没有对管理劳动如何创造价值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系统论述。

5.其他各种经济流派。现在的经济流派很多,不少流派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对我们有启发的经济价值理论有:

垄断价值论。垄断价值论者认为,拥有垄断权力者可以垄断商品的生产和商品的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这时,其他的商品垄断者会与之竞争,与垄断权力相抗衡的力量如消费者、劳动者会联合起来对之反击,如进行罢工、组织消费者协会等与之对抗。结果会使市场价格保持在均衡状态,这个处于均衡状态的价格就是价值,也是垄断获得的最大利润。

这种说法其实是均衡价值论的另一种说法,它没有说明价值是如何产生的,且把价格、价值相混淆。但它对我们的启发是:利用权力可以造成垄断,这种垄断是造成社会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权力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美国的社会经济存在着“二元体系”,即“市场体系”和“计划体系”。大公司规模大,拥有生产者主权,可以用计划原则代替市场竞争,可以挤垮必须受市场支配的众多中小企业。所以,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里,两大体系之间的矛盾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这个学说虽然涉及了权力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但没有说明权力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系。

凯恩斯把生产三要素创造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论、均衡价值论综合起来,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学说,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若干年就要发生一次大的经济危机的状态有减轻、减少作用。实际上,这不是关于价值的学说,而是价值学说与权力如何结合起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一方面说明价值学说对于经济发展不是可有可无的,另一方面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生产必须要有计划的有力证明。国家干预下的宏观调控就是计划。凯恩斯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但经济发展的规律逼迫他不得不按马克思主义办事,他设计的是适合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计划。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我们却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了教条,把人们的生活也计划了,这样就限制了人的自由创造和自由全面发展,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当代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在20世纪60年代担任过美国总统经济委员会委员,还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所以他的经济理论对美国经济发展影响很大。虽然他并没有提出新的价值理论,但由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他的理论被很多国家的经济学家所认可,包括我国的许多经济学家。

考查萨缪尔森的理论,他是把要素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结合起来,解决资本主义生产遇到的现实问题。如他认为可以通过财政赤字增加投资,使不充分就业达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导致消费的增加,又会影响下一轮投资。国家的宏观调控需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市场供需均衡,形成均衡价格。他认为,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就是价值。所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多余的,与其费大精力考查虚构的价值,不如直接考查价格。也就是说,没有必要研究价值,只要研究价格就可以了。(41)

萨缪尔森的财政赤字促进充分就业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尽管萨缪尔森和他所代表的资本家们不知道这种表象背后的实质,但他们是实用主义者,一切有利于剥削的手段他们都会运用的。他的这种理论为资本家利用价值进行国内剥削和世界性剥削提供了一种手段和便利。不过,像萨缪尔森这样的经济学家连抽象劳动才是同质的劳动都不知道,连价值和价格都分不清,就攻击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这说明他带有阶级的偏见。当前,只研究经济现象以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的实用主义的风气大盛,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因此抛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则是没有远见的表现。要想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的长远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各种经济表象背后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