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独存“明粮仓”
明粮仓,位于张掖城区北街东关粮库内,称为东仓,又名永丰仓,俗名大仓,是明清王朝经略西北的粮食基地和后勤保障机关,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粮仓。
自汉代设张掖郡,实行屯田戍边政策以来,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传入河西,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张掖逐步由游牧区变成了相对发达的农业区,粮仓应运而生。明粮仓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都督宋晟建;明孝宗弘治十六年,都御史刘璋建预备仓于内;清乾隆十八年、二十八年、四十一年,前知张掖县杜荫、王廷赞、陶士麟历次详修增建;乾隆四十四年,知县陈澍又添建于旧察院址。
明粮仓
明代在甘州建永丰仓,与当时经营河西的基本国策——屯田有关。介于河西“夹以一线,孤悬两千里,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的重要战略地位,明王朝实行以战促耕、以战保耕的战略,把从他地转输河西的粮草数额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方面让驻军开展“军屯”,另一方面激励移民实边,所征粮食用以充实军饷,保障军队实力。这一做法一直沿续到清代。年羹尧、岳钟琪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判乱时,以甘州作为大本营和军需供应地,还使用过这一粮仓。
东大仓总名曰“广储仓”,内有廒房12座。清乾隆年间系行都司衙署改建。清光绪年间,知县喻炎炳重建廒房22座,分别叫:广禄、广恒、广泰、广府、广积、广寿、广丰、广成、广胜、广庆、广增、广多、广兴、广隆、广雷、广满、广德、广顺、广华、广荣、广苍,占地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其中廒房占地面积为4600多平方米,可储存粮食770万公斤。
现存坐东面西的仓房9间,抬梁式土木结构,门边为青砖砌筑。每间仓房面阔5间17.8米,进深3间11.3米。廒房建造为土木结构,设计科学,建造精巧,坚固耐用,通风抗震,具有防潮、防鼠、防虫害、防霉变的性能。廒房底部垫土夯实,墙体用土夯打至一米处,铺设厚木板,木板下面有横梁,支柱支撑。辐射的木板为廒房的地面,木板以下为通风洞,可以进入通风洞清扫、灭鼠,墙上留有百叶窗。廒房土墙总高度六米左右,墙体为梯形状,全部用土夯实打成。房顶屋架为人字形梁,由大梁、檩子、椽子同角开铆套制而成,廒房门是闸板式门,关闭时用木板一块一块的闸封,开门时取下木板即可。
如今粮仓内陈列明、清时期仓廪内使用的升、斗、囤、秤、石磙、石磨、石碾、犁、耧等计量工具和生产工具数百件,印证了古代的张掖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河西粮仓。
这座仓库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霜雨雪和战争烽火,依然保存着原初的面貌,是研究明清历史、文化、军事、建筑的重要遗址,现已经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