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创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为各国寻求解放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进步发展,各国无产阶级在具体的实践中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发展,不断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实践和发展
一、帝国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这种不平衡更加严重。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地要引起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极端尖锐化,引起帝国主义国家的激烈倾轧、斗争,以至于空前的大战。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列宁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立者、苏联缔造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列宁的理论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1918年列宁遭到暗杀,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列宁的身体从此开始恶化。1924年1月21日,列宁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他是第一个社会主义统一国家的缔造者,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创始者,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情报机关的组织创立者,第一个真正全球意义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的创建者。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创造性地运用,解决了俄国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帝国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他领导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俄国社会主义建设。
1915年列宁开始全面研究帝国主义的问题,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阅读和整理了有关帝国主义问题的大量材料。其中1916年7月《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部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帝国主义的问题。他明确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的阶段,争夺势力范围成为现代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是作为一般资本主义基本特性的发展和直接继续而成长起来的。但是,资本主义只有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才变成帝国主义。这时候,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已经变成垄断,大生产排挤了小生产,又兴起了最大的生产来代替一般大生产,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并且还产生了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等垄断组织,以及同这些垄断组织融合起来的十来个支配着亿万资金的银行资本。同时,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反而产生了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如果要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这样的定义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财政资本是与工业资本垄断同盟的资本融合起来的少数垄断性的最大银行的银行资本;另一方面,世界的分割,就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强国占据的殖民地统治过渡到垄断地占有已经瓜分完了的世界领土的殖民帝国。帝国主义有如下五个主要特征:其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经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以致形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其二,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融而为一,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其三,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四,分割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其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帝国主义是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的资本主义,在这个阶段上,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业已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已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全球领土瓜分完毕。
帝国主义时代垄断的统治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基本矛盾的加剧使资本主义其他矛盾,如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同殖民地附属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
第一,帝国主义国家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在帝国主义国家中,金融资本统治着这些国家。金融资本的统治最终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这使得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日益显露出来,使资本主义托拉斯和辛迪加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更加厉害,使工人阶级更加奋起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使群众更加趋向于无产阶级革命,并把这种革命看作唯一能解放自己的出路。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革命斗争日益尖锐,内部无产阶级革命战争爆发的因素日益增长。
第二,在帝国主义时代,各个资本主义强国间的冲突更加尖锐。世界领土的瓜分与殖民地争夺的过程既已完毕,新起的帝国主义强国就必然要求重新分割领土和势力范围等,这自然要侵犯老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一方面,老的帝国主义国家独占了它所统治的势力范围内的和殖民地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而兴起的新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占有更多的地方,于是在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就发生了殊死的斗争,这样便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严重地紧张起来,因而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第三,帝国主义国家对于殖民地及落后国家加紧了剥削和压迫,其势力范围和殖民地遍及全世界。少数“先进国”的金融资本加紧剥削与压迫全世界。
广大的人民群众,一方面使单个民族经济变成整个世界经济锁链中的一环,另一方面使全世界划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剥削压迫广大殖民地、落后国家的少数资本主义“先进国”,一边是奋起反对帝国主义压迫而力求解放的广大殖民地人民与落后国家。所以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斗争日益加剧,殖民地反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的力量日益增长。
列宁由此得出结论: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殖民地、被压迫国家的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起义,以及资本主义本国内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一定要爆发的。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将和东方殖民地革命联合成为整个的世界革命战线,一起来反对世界帝国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1914年德国和英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各自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相互勾结,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德、意、奥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首的英、法、俄三国协约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俄国此时则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一环。19世纪末,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是俄国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因此,它成为了一切矛盾的集合点。
十月革命之前的俄国仍然保留着农奴制的残余,仍有77%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3,是一个大地主土地占有制的国家。地主用“公役制”、“对分制”等形式奴役农民,有时农民遇上歉收,便死于饥饿与瘟疫。农奴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俄国的工人大多是农奴出身,虽然他们进入工厂,但是工厂主仍把他们视为农奴。他们处境极端恶劣,19世纪80年代,大多数工厂的工作时间是12小时以上。其中俄国是欧洲各国中工作时间最长而工资最低的国家之一。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生活和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种种剥削和压迫使工人不堪忍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不断出现反抗资本家的运动。
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不断向中亚和巴尔干地区扩张,使130多个民族和部族成为它奴役的对象。非俄罗斯民族的人民长期处于无权地位,他们在经济上受剥削,在政治上受压迫,不容许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一方面,沙皇专制统治用武力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另一方面,强制推行俄罗斯化的政治和文化,把俄国变成各民族的监狱。因此,各少数民族同俄罗斯民族统治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
20世纪初,由于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且经济落后,便逐渐成为西方帝国主义掠夺的对象。大量的外资流入俄国采矿、冶金、机器制造等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外资利用俄国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广大的廉价劳动力来获取利润。另外,俄国在同日本、德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利益矛盾。
当时俄国国内国际矛盾冲突激烈,已经具备了革命的前提条件,同时,进行革命的实际力量也在不断壮大。1865年大工厂及铁路工人为70多万人,1890年增至143万人。据列宁估计,到19世纪末,俄国的产业工人大约有1000万人。由于俄国的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和沙皇专制制度的双重压迫,因此他们比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具有更强的革命性。
关于无产阶级的发生、社会主义的建立,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即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明确的表述:“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当然,马克思、恩格斯所讲到的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论”并不是某一天某一时刻同时发生革命,而是在某一历史阶段或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从而形成革命的高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出现了新情况,列宁没有拘泥于原有的理论结论,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分析了帝国主义时期的矛盾,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一国首先胜利的新结论。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提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列宁所提出的“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是指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由一国或数国首先开始,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世界性的革命,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这样,列宁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激发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动性和首创精神,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前景。
列宁在对国际状况和俄国国内革命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在提出“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当时俄国国内的机会主义者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如考茨基、苏汉诺夫等人坚持认为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更高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而当时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是帝国主义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所以,俄国还没有成长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俄国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他们坚决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
而在列宁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俄国人民深受沙皇、资产阶级、地主、外国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已经到了没法忍受的地步。又加之国内工人阶级与广大人民建立了密切的联盟,革命的各方面条件都日趋成熟,有了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农民战争支持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他认为俄国虽然生产力是落后的,但为什么不可以倒过来,先武装夺取政权,之后再发展生产力呢?俄国可以根据国情,采用不同于西欧国家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在工农政权的领导下发展社会生产力。用革命的手段先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创造前提条件,如驱逐地主、驱逐资本家等,之后再一心一意搞建设,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这一思想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典范。列宁认为,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普遍的真理。但是由于各个国家所处的时代及国内具体情况不同,必然会采取不同的形式,革命的顺序也不会是千篇一律的。所以,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原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的特殊性,而且会以此为前提。列宁根据这一点进一步指出,在东方那些人口大国,社会情况极其复杂,社会主义革命将具有更多的特色。列宁的这一理论对后来的社会主义者具有深远的意义。
列宁在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其内容,并进一步将理论付诸实践,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从11月6日夜间到11月7日上午,20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各个战略要地。11月7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下午5时至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晚6时20分缴械投降。晚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但遭到拒绝。晚上9点45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总攻的信号。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越过了街垒,迅猛冲向冬宫,在冬宫的楼梯间里和楼梯上,革命士兵和工人赤卫队员同士官生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到11月8日凌晨1时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冬宫终于被攻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当夜,列宁即主持召开了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首先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归转工人、农民、士兵代表苏维埃。11月8日,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下设各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职能。震撼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成立。
十月革命使一个原先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一次伟大实践。
十月革命使俄国彻底摆脱了封建农奴制残余的束缚,结束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解决了俄国社会发展最尖锐、最突出的矛盾。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人们不再是从书本上论证或设计社会主义社会,而可以从实践中去创造新生活,建设新社会。
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体系中开了第一个缺口,开拓了社会主义基地,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新世界格局,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十月革命鼓舞了各民族的人民解放运动,给世界被奴役的民族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斗争的方向,鼓舞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同各种机会主义做斗争的结果。它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验证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为了巩固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斯大林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在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获得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建设,1918年3月,经过多次谈判和争论,俄国与德国签订了《不列斯特和约》。这是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战争,集中力量巩固胜利成果的妥协。虽然俄国受到了割地赔款的巨大损失,但却获得了和平喘息的时机,为巩固革命政权、整顿国民经济、发展红军队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18年6月,苏维埃俄国在经济方面采取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苏维埃政府颁布大工业全部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私营铁路和商船也先后实行了国有化。截至1918年9月,国有化企业的数目已达3000多个,大工业几乎全部实行了国有化。后来在国内战争期间,中小企业也实行了国有化。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苏维埃政府开始接管国家银行,并对私人银行实行工人监督。12月27日,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宣布所有银行为国家财产,私人银行一律并入国家银行。1918年2月11日,苏维埃政府又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没收外国资本,取缔外国银行。由于工业企业和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国家经济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成分开始形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开始建立。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西方资本丧失了在俄国投资的工矿企业、巨额贷款、庞大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因此,西方帝国主义必然要对俄国革命加以干涉。从1918年下半年,帝国主义发动了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同时俄国国内爆发了内战,反革命势力也猖獗起来,成立自卫政府,举行武装叛乱。面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从1918年夏至1921年春,俄国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如国内贸易国有化,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之所以要实行这一临时性的政策是因为当时内忧外患,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等主要资源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的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拯救国家,拯救军队,拯救工农政权,当时必须这样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它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粉碎协约国的武装进攻,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但是,直接用国家命令的办法,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
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的繁重任务。这时,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在战争条件下,出于战争的需要,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可以忍受。战争结束之后,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21年春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和军队士兵叛乱。列宁深刻地认识到不改变政策,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1921年3月列宁召开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转向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缴纳的粮食税,在中等年景为24000万普特,比余粮收集额低大约50%,目的旨在减轻农民负担。对贫穷户和困难户,粮食税少征或免征。每年的粮食税额在春耕前公布,秋后增产不增税。粮食税只是农民余粮的一部分,农民纳税后的剩余农产品可以拿到市场上交换。粮食税实行后,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工农关系因此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民的情绪稳定了,遍及全国的农民暴动逐渐平息。
在流通领域,恢复贸易自由,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粮食税,允许农民在纳完粮食税后用剩余的粮食去换取工业品和其他生活用品,这就必然会走向商品交换与贸易自由。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发展经济。
在所有制关系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改变国内战争期间对企业普遍实行国有化的做法,将部分国有化了的中小企业归还原来的企业主,由私人经营,鼓励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者发展私营经济。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是一种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和调节的资本主义。通过租让制、租借制、合作社和代购代销等形式把小生产组织起来,发展成为社会化大生产。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肯定了商品和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重视商品交换,发展商品经济。列宁的这一发现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突破;同时,也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要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服务,从而更好地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总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改善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
列宁晚年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主要包括: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等。
列宁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能够正视国情,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实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思想遗产。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及苏联解体
列宁逝世之后,联共的领导集团内部在理论、政治、组织上存在严重的分歧,并展开激烈的斗争。最后,以斯大林为首的中央多数派逐渐取得优势地位,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成了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唯一选择。
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施维里。“斯大林”是他后来为了躲避沙皇宪兵的追捕所用的一个化名,俄文原意为“钢铁”,后来这个化名成了他的常用名。1879年12月21日,斯大林生于格鲁吉亚的哥里城,他的父亲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1894年,斯大林进入梯弗里斯东正教中学读书,其间开始研读马克思的作品,并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斯大林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梯弗里斯组织。1900年他开始参加地下政治活动,在高加索一些工业中心组织罢工、示威。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化为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两派,他站在布尔什维克这一边。
1904年12月,斯大林领导巴库工人大罢工,后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监禁。1912年2月斯大林被选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主编党的机关报《真理报》。他协助列宁组织和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参加了以列宁为首的第一届人民委员会。1918年至1920年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斯大林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和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1922年至1952年10月斯大林连续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在1922年12月第一次全苏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作了关于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报告。他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1928年,他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工业化建设,通过几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这个落后的国家迅速改变了面貌。1934年底开始,大权在握的斯大林发动了一系列的清洗运动,处决了许多曾支持他掌权的老党员。1936年12月5日在第八次苏维埃非常代表大会上,斯大林批准了在他领导下起草的第一部苏联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成为同盟国最成功的统帅,1941年冬季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期间,斯大林始终留在首都组织大反功。在他的卓越指挥下,苏军先后赢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使当时的德军形势急转直下,他领导苏联人民最终战胜了纳粹德国。1952年10月联共十九大将中央政治局改组为苏共中央主席团时,他当选为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
斯大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理论做了回答,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被贯彻到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并加以巩固,形成了苏联模式。下面我们就具体看一下,在追求、探索社会主义这一真理的过程中,斯大林所带来的经验和启示。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主要包括:他继承并发展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能够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和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消灭剥削、实现公有制;国家所有制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高形式;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总特征是“资本主义总危机”。按照这种认识,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抓住世界范围内的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这一有利时机,争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苏联要同中国和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一起形成统一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相对立;1933年斯大林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认为阶级斗争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尖锐,所以只有最大限度地加强阶级斗争,才能达到消灭阶级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治党治国;斯大林认为暴力是向无产阶级过渡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他主张用暴力消灭现存的敌人和残余,消灭“潜在”的对手和敌人;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通常从轻工业开始,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则必须从发展重工业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规律;斯大林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党指挥一切、包办一切。
斯大林按照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行社会实践,最终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主要表现为:在经济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建立高度集权的国家统制经济体制,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以国家发布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生活;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一党制和国家体制,国家安全部门具有凌驾于党政权力机关之上的特殊权力;在文化上、思想上高度垄断,使学术问题政治化,依靠行政手段对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干预和管理。苏联模式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进程,但其本身也存在种种的弊端和矛盾。如计划与市场的矛盾、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协调发展的矛盾、社会主义民主和高度集权的矛盾等。
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集权专制的斯大林模式归根到底还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失误。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是他混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有重大失误,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过多地强调国家阶级的职能,忽视国家的社会职能,强调国家的暴力职能,忽视国家的民主职能等。
总的来说,斯大林是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在列宁病重和逝世之后,担任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达31年之久,他领导苏联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帝国主义封锁和包围的严酷环境中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继列宁之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又一位奠基人。他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的宝贵材料。
苏联在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比同期西方发达国家整整落后一个时代,又加之苏联模式拒绝改革、固步自封,使苏联逐渐走向了僵化。并且苏联模式不顾时代和其他后起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推行“霸权主义”,强行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干涉和控制,最终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使苏联社会主义走向解体。
回顾苏联74年兴衰史,我们可以知道,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丰富理论相结合。列宁和斯大林前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苏联社会就发展;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苏联社会就停滞;戈尔巴乔夫背离马克思主义,从而葬送了苏联社会主义。因此,在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同时,既要坚持老祖宗的不能丢,同时又要灵活运用,实事求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