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当:天然去雕饰的宗教胜地
北武当地处东大山的一段山坳,离张掖市区二十多公里,山头有一块石碑显示:“康熙三十七年建”。
北武当
有一山门,保留着天然木质结构,没有彩饰,上书三个古朴遒劲的大字“北武当”。站在山门前向上望,一个一个风格迥异的庙宇沿山势层层向上修筑,能望到的最高处山顶上也有庙宇。庙宇、道观不是统一建造,大都是信徒还愿自建的。当地人说是“羊驮砖头”,修庙的人赶一群羊,每个羊驮几块砖头,一路撒草料,羊便循着草料一路吃着上了山,就这样日积月累运上去的。木头则全靠人力抬上去。别以为那就是山外之山了,上了那个山顶,还有更高处的庙宇。
走进山门,里面的布局几乎无章可循,像一个人随心所欲下了一盘棋,摆布的好无章法。同时,佛、道、儒相混,有的小庙里供奉着佛祖、观音、弥勒、力士,有的供奉着玉皇大帝、太乙真人,还有一个文昌庙里供奉着孔子......没有统一的主题,有点像张掖民间对宗教兼容并蓄、混为一体的味道。这里纯粹是民俗的宗教。从建筑面貌看,基本是现代人新建,庙宇的主人大都是附近农民,谁建庙谁收香火钱。供奉的坐像是随庙主自己的愿望而定,彩绘的壁画也大都是佛教故事、道家经典,一切民间传播的宗教形式都呈现于这里,像是宗教的大杂烩、大盘点。
光秃秃的山坳,只有庙宇间却一片绿荫,柳树、沙枣树、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拾级而上,就会发现有一缕指头粗的泉水从山石中渗出来,当地人称之为“神泉”,传说喝这水可消灾祛难。千百年来,因为这一缕山泉,北武当香火代传。神泉之上,看到一块古碑,记录着北武当建造的年代。碑从中断为三段,是文革中被毁坏的,有信徒埋进地里才免遭失传的厄运。山上的古庙也是毁于“文革”当中,原来的庙宇相当壮观。
香客、游人极少,山里显得格外清静。若是农历的初一、十五,香客、游人会多一些。附近山中还有不少带有传奇色彩的景致,关煞洞、牛魔王洞、石棺材、马拉骆驼石景、唐僧的晾经台等。
驻峰回首,整个张掖城尽收眼底,氤氲的绿色、高低错落的楼厦、斑驳陆离的色彩,集中窝在祁连、合黎两山及周围的戈壁、大漠之间。纵目远眺,一带绿洲绣在河西大地上,全然一片好风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