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唯物史观的经典论述

唯物史观的经典论述

时间:2023-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写于1859年1月,同年6月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一起问世。在《序言》中,马克思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后来,马克思之所以会转向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研究,主要是由于现实斗争的推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王英杰

(原著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原著简介

叙述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多年诚实研究”的最初成果

唯物史观的“周密的说明”

◇原文精要

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和内在关系

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进程趋势

◇原理悟用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想问题、做规划、谋发展一定要实事求是

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完整理解“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原著简介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写于1859年1月,同年6月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一起问世。1859年6月4日单独在伦敦德文报纸《人民报》上发表,发表时作了删节。

马克思在《序言》中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苦探索的历程,第一次以简明系统的形式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论述。因此,《序言》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和巨大的理论意义,是我们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文献。

1.叙述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在《序言》中,马克思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马克思一生在理论上的重大成就,与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持久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法律,但他“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做辅助学科来研究”。后来,马克思之所以会转向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研究,主要是由于现实斗争的推动。《序言》叙述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直接动因:

马克思在1842年至1843年《莱茵报》做主编工作期间,“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普鲁士政府为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掠夺农民而制定了“林木盗窃法”。马克思站在农民一边,在《莱茵报》上为农民辩护,以及之后不久的关于地产析分、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等问题的辩论,是马克思第一次接触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论辩。在这些辩论中,马克思当时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尖锐地抨击了普鲁士的社会政治制度,但他又深深感到自己在经济方面的知识的不足。

另外,马克思不满意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的肤浅言论,认为他们“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了对社会历史的“实际知识”。他们只是使自己的理论同旧世界对立起来,而不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引出新的理论,所以他们脱离实际,陷入空想,是“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可是,马克思过去主要研究的是哲学和历史,对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涉及到人们的财产关系问题,当时还没有深入钻研。所以,在科学上十分严谨的马克思认为,他“以往的研究不允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

这些情况深深地触动了马克思。过去,马克思曾经相信黑格尔关于国家是世界理性和普遍利益的代表的观点。而现在遇到的经济上的利益冲突,和这种冲突在政治上、理论上的表现,给马克思以很深刻的印象和启发。他意识到,私有利益和国家政策之间的联系,整个国家都是保护私有制的;而且他也认识到,经济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社会现实同原有的观念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使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国家的观点产生了怀疑。

为了解决使自己感到苦恼的疑问,1843年3月,在《莱茵报》被查封以后,马克思就转入了对国家问题的研究,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黑格尔的法哲学是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国家处于比市民社会更高的发展阶段,并决定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这一当时流行的概念,与表示国家的“政治社会”相区别,是指社会经济关系、财产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研究得出的结果与黑格尔的观点是相反的:“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的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就是说,国家和法是市民社会的反映,各种法的关系的根源在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而面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即对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解剖,就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这样,才能从理论上把握和认识市民社会的本质。

2.“多年诚实研究”的最初成果

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中断了这一研究工作。进入19世纪50年代后,欧洲处于政治反动时期,工人运动呈现暂时的低潮。这时马克思认为,完整地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并用这个科学理论武装工人阶级,指导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具有首要的紧迫意义。因此,他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理论研究工作中。这个研究工作的最初成果是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而后更辉煌的成果是写作了《资本论》。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是从1843年迁居巴黎后开始的。在那里,马克思仔细研究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来,由于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反动政府先后把他驱逐出巴黎和布鲁塞尔,使他流亡到英国伦敦。从这时起,直到生命结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就成了马克思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并始终坚持不懈。

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他以不怕下地狱的精神,“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1]。这本书原计划分六册出版:资本、土地所有权、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第一分册出版后,马克思没有按原来的计划继续写下去。因为,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第一分册刚出版,马克思就发现,他对以后几个分册中的基本思想的细节,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许多问题必须补充研究。于是,他重新阅读了大量资料,写下了23个笔记本的手稿。随着手稿的扩大,马克思产生了把准备好的著作写成三卷书的思想,这就是后来的《资本论》。马克思说,《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它的副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是在解决现实社会的深刻矛盾和它的理论表现的推动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他用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终于登上科学的高峰。马克思的这种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优良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3.唯物史观的“周密的说明”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列宁指出,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对“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周密的说明”。[2]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解剖,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结构及其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形态,在《序言》中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描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总画面,揭示了其中的内在逻辑,对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经典的表述。

马克思在《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简要表述了以下基本内容:人类社会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社会意识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构成的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构成该社会的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具体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进。

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理论上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们把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客观的动态系统加以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运动规律。马克思在《序言》中经典地论述了社会系统的结构及其运动的一般规律。

原文精要

马克思一生的挚友、同肩战斗的好兄弟——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的第三天发表了一篇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出马克思光辉的一生在理论方面有两大发现: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发现了剩余价值。《序言》对唯物史观作了“简要地表述”,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简要而精辟地说明。这足以看出,《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特殊分量和重要地位,它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文献。

马克思在这篇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简要表述了四个层面的基本内容:

1.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和内在关系

马克思在《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这里指明了两个概念:“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阶段性、与生产力的相适应性。生产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人们不能任意地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由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也就决定了生产关系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总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上竖立着政治制度、国家法律等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式要与之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上说,它不只是生产的关系,是包括生产、交换、消费、分配、所有制等关系在内的总和,所以“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又因为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一定社会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所以又称之为经济基础。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

马克思指明了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同时,以生产关系为中介,指明了三者的内在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更深地隐含着,政治法律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也要适应生产力。

2.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在《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句话的关键概念是“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它体现着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两重关系:既表现为以劳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生产力;又表现为以劳动关系、生产的结合方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产关系。所以,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两者统一于物质生产的具体过程中。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我们这里需要注意“制约”这个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最基本条件,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喝、穿、住等问题,而后才能从事政治、艺术、科学、宗教等等其他一些活动,所以说,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过程;然而,物质生产却不能“决定”整个生活,因为精神的生活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不是“决定”,而是“制约”,我们大体可称之为“规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基本规定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性质和面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基本规定了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建立什么样的政治统治,思想体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都会随之适应和改变。

既然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过程,那么,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注意:这里是“决定”而不是“制约”,“决定”是指“第一位的”“基础性的”“根源性的”的意思。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根源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着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这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所做的最本质的概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尽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也有重大的作用,但归根结底,物质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是区分历史唯物论和历史唯心论的分水岭。

马克思揭示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原理。

3.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马克思在《序言》中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如果说前面的论述是静态地看社会结构,那么,从这句话开始,马克思是动态地看社会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而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许正是由于它的相对稳定而逐渐变得保守,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建立起来以后,在一定时期内,它同生产力的状况是基本适应的。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成为生产力的形式。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下生产力的发展,变得陈旧,不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而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就要求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用革命的手段摧毁旧的阶级统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这一矛盾以及体现这一矛盾的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就是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手段。

比如,我们拿资本主义作为例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资本运作的生产关系取代土地经营的封建制,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是起过巨大作用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向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已经容纳不下这日益增长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了,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有一个自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那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的逻辑无法走出的迷圈。随着经济危机、帝国战争、社会动荡,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原先的促进形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时代就到来了,打碎旧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设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在《序言》中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社会的革命,首先是经济基础的变革;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也要发生变革;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性和保守性,上层建筑的变革并不一定与经济基础的变革同频同步,它的变革也许慢、也许快,但终究迟早是会发生变革的。

马克思在这里把社会变革分为两种:经济条件的变革和意识形态的变革,经济的变革是明显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来指明的,而意识心理的改变则是缓慢的,不易用科学指标来度量的。这两个方面的变革,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最终要适合经济条件、物质方面的变革要求。

在社会变革时期,物质的、精神的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各种冲突。对于这种冲突,我们不能以社会意识为根据来解释这种冲突,相反,社会意识的冲突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样才能找到社会冲突的根源,看清冲突的本质,了解人们在这种冲突中何以会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马克思进一步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出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不是社会意识,而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

马克思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4.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进程趋势

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论断。一定的社会形态,只要是还能容许生产力有发展的余地时,这种社会形态就决不会灭亡;新的生产关系在没有具备物质基础以前,也决不会出现。

马克思用了一个生物学的名词——“胎胞”,描述了像生命有机体一般的人类社会的新老更替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性。这一过程表现为由旧的、较低的向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的演进。

因为社会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所以人们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需要,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来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随意改变。因此,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社会革命任务,也只有当这些物质条件成熟或形成时,才有可能。

马克思在这里实质上提出了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问题。革命的客观条件是陈旧过时的制度发生危机,它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这个客观条件既包括经济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包括社会政治条件,首先是阶级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生产关系的状况)。革命的主观因素就是能够根据客观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善于提出革命的任务。不见得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发生冲突,就会爆发革命。群众只有被深刻的经济需要推动,才会起来革命。革命不能在条件不成熟时人为地制造出来。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会自动决定革命的成熟,因此也不能无所作为地坐等社会革命的到来。社会革命要求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统一。

马克思在《序言》中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这段话的核心概念是“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的概念概括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而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则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因此,社会形态是标志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性质阶段的范畴。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演进大体分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人类社会的等几个时代。

“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提出来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手稿中对亚细亚形态有较多的论述,指出在大多数基本的亚细亚形态里,公社集体占有土地,分给其成员耕种;专制君主作为最高的或唯一的土地所有者高居于所有公社之上,以贡赋的形式获取剩余产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也提到亚细亚生产方式,并在第二版中加进他作的一个注释:“仔细研究一下亚细亚的、尤其是印度的公社所有制形式,就会得到证明,从原始的公社所有制的不同形式中,怎样产生出它的解体的各种形式。”[4]可见,“亚细亚的”社会形态是指以印度为典型的原始公社所有制。

“古代的”,是指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典型的奴隶社会;“封建的”,是指封建社会;“现代资产阶级的”,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大体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更替演进。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进一步说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个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社会的对抗。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对抗的社会,而资本主义制度则是最后一个作为有着阶级对抗、制度剥削的社会形态。因为“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愈来愈尖锐,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是历史的必然,而资本主义所拥有的社会化的生产力,则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创造了物质条件;同时,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不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则为资本主义准备了掘墓人。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资本主义终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就是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的告终。

史前时期的社会终结,意味着真正的人类社会的到来。因为资本主义以前的(包括资本主义社会),这些阶级对抗的社会都是属于少数人的、由特定阶级统治的社会,而未来的人类社会才真正是人类的、属于全人类所有的社会。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5],也就是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对立,实现了人类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是使人类进入“人类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它是为实现“人类社会”而奋斗的阶级,无产阶级除了全人类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特殊的阶级利益,在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是社会化了的人类,代表着未来的“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是社会对抗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对抗社会的形态,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是对最后一个对抗社会的社会对抗。经此一役,将展开“最强大的革命远景”[6],预示着真正的人类社会的来临。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中,也许会存在着个人恩怨、人民内部矛盾,但不会再有整个整个阶级的社会对抗,阶级对抗的社会宣告终结。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终止。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着它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马克思概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一般进程,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总趋势。

总之,马克思在《序言》中的这段论述,严密而完整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最核心的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并以此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伟大远景。

原理悟用

马克思的《序言》问世百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对于指导社会实践起了重要作用。今天重读这篇《序言》仍有重大的意义,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及其最基本的原理,可以深刻认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更加能动地推动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马克思在《序言》中强调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决定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松,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社会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我们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口,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各级都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7]可见,我们不唯GDP,不等于不要GDP,转方式、调结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地发展,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上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稳定要保,但维护稳定不等于轻视发展;生态须治,但治理生态不等于放松发展;经济下行压力大、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这是实情,但也不能成为发展慢的借口和理由。“保持清醒头脑”,就是说这些关系都要考虑到、摆布好。解决当前的各种矛盾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发展。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金道理,不发展没道理。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想问题、做规划、谋发展一定要实事求是

《序言》指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顶层设计、决策部署时一定要根据实际、实情,要从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我们要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语,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马克思在《序言》中就明确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我们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最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不能忘记、忽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特点。要充分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避免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真正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实事求是贯彻到领导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

3.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序言》指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会成为社会发展前进的桎梏。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那么,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解决上层建筑、思想观念中的不适应问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邓小平同志说过:“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8]当前,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9]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面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同时,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4.完整理解“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序言》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而在此之前,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0](简称“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重要结论。正确认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对深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和总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不能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重大变化。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变化在总体上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这些变化也就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这个“胎胞”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从目前来看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纳了社会主义的因素在其中,这使其得以延缓暂存。资本主义能微调,但不等于它能整修。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直至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也是必然的、一定的趋势。我们既要看到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又要看到它的条件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共产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它的整体超越。共产主义最符合全人类的共同愿景,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常在常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2]《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注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6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7]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创新驱动》,新华网,2013年11月05日。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9]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把马哲作为看家本领》,新华网,2013年12月04日。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