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德法年鉴》被迫停刊后,马克思一直试图寻找一份能够发表自己政治见解的刊物。他的这一愿望不久就实现了,一份名为《前进报》的报纸为他提供了这一可能。《前进报》的主办人伯恩施泰因并不是激进的革命者,但他却是一位精明的商人。他办报主要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他最关心的是报纸的发行量和由此而带来的利润。由于《前进报》刊载了一系列内容激进的文章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订户猛增,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所以伯恩施泰因没有对报纸内容发生的变化进行干预,而是采取了默许甚至鼓励的态度,这对于该报向革命的方向转变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前进报》很快就吸引了更多的革命者和政论家的注意,其作者队伍越来越壮大。除马克思外,海尔维格、艾韦贝克、海涅、卢格、巴枯宁、毕尔格尔等人也先后加入了进来。
在西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后,马克思在深入观察和了解工人起义的基础上发表了《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揭示了这次起义发生的原因和起义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工人阶级的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因此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是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发生的原因所在。他认为这次起义显示了德国工人阶级政治上的成熟,他们不仅捣毁机器,还销毁了账簿和财产契据——把剥削阶级和私有财产制度作为打击对象。起义还显示出一定的计划性,工人群众表现得非常英勇顽强。这些事实说明,德国工人阶级已经认识到自己与私有财产制度的对立。马克思在文章中还指出,起义证明了无产阶级这个社会改造者所具有的巨大力量,社会主义必须通过推翻现政权和破坏旧关系的革命才能实现。由于马克思等人的参与,《前进报》的政治倾向越来越激进,其社会主义色彩也日益浓厚,因此在进步人士和广大民众中的影响迅速扩大。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的爆发和卢格等人对工人群众的污蔑,促使马克思越来越深入地研究关于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途径等重大理论问题。他彻底否定了认为可以依靠现存国家来实现社会的根本改造和消除贫困等错误思想,得出了贫困的根源是私有制。要想根除贫困,就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的思想。这一事实意味着,马克思已经向得出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重大结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前进报》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它的影响却在极为迅速地扩大,它的周围团结着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们在报上讨论有关无产阶级的状况和历史使命等重要的问题,积极宣传正在形成之中的共产主义观点,对于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它受到了反动势力和统治当局的粗暴攻击和迫害。许多反动刊物污蔑它是最坏、最危险的报纸,甚至叫嚣不能让它生存下去。1844年12月,法国政府公开宣布封闭《前进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