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程
【摘 要】 利他精神是中西文化均推崇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却相对匮乏,大多数人缺乏利他精神。本文阐述了利他精神的含义及思想渊源,分析了校园利他精神缺失的原因,说明了利他精神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途径。利他精神的培育无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利他精神 利他行为 大学生 培育
引 言
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利他主义精神尤为被重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自古以来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无论思想家们认定人性本质是善或是恶,社会普遍存在的友爱、关怀与舍己为人的美德却是不争的事实。[1]但是,当今社会却存在需要谴责的诸多怪相,比如冷漠现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遭遇困难或不幸时能有他人的帮助,但是在别人遇到不幸时有些人却会装聋作哑,权当没看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反而空虚了。人际关系淡漠、见死不救等社会道德滑坡乃至人性迷失现象时常发生。
毋庸讳言的是,这些社会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功利主义和浮躁文化思想影响下,不少大学生形成了功利实用、自私冷漠、只知索取却不知回报的不良品德。因此,在大学生中积极弘扬利他精神、宣传利他美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心灵良方,它可以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事实上,利他主义研究应该成为生物学、经济学、伦理学、哲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从实践意义上看,它关乎国家道德文明建设以及公民素养的提升。[2]
一、利他精神的含义及传统渊源
“利他”一词由孔德首先提出的。这位伟大的社会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先驱,他利用“利他”一词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3]利他精神是指个体或群体所产生的利于他者的观念以及所实施的行为。或者说,所谓利他精神,就是考虑问题、做事情能够优先考虑他人,或者是较多地考虑他人的一种心理和精神。利他精神外化就表现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指个人所自觉自愿所做的对别人有好处,但是并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以帮助他人为目的,且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人我合一”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宣传着利他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仁学思想堪称最早最系统化的利他主义哲学。孔子曾经明确地把“仁”的内涵定义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论语·雍也》)按照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冯契先生的理解,孔子在这里对“仁”的解说主要包含有两层意蕴:一是人道原则。“仁者,二人也”,故“仁”表现在人我关系方面即要肯定别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友爱和利他精神,不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二是理性原则。即肯定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而且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亦即“能近取譬”。[4]孟子直接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但他更注重从仁义并举的角度理解这一利他主义的精神。在孟子看来,“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可见,孟子讲“仁”和孔子略有区别:孔子谈“仁”注重行为,孟子则把“仁”理解为内心态度,而这种“仁”的内心态度表现在外就是“义”。故孟子认为:“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孟子·尽心下》)可见,在儒家那里,“仁”“义”的本质在于利他主义。恰恰是因为这一利他精神,人超越了动物,脱离了弱肉强食的禽兽范畴而变成了人。
道家推崇“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必然强调对他人存在之自然性的肯定。这也即是说,在道家看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种自然的存在,都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人应该像大地那样厚德载物,包容我之外的一切自然存在。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悟道之人效法自然,以他人的自然为自己的自然,没有个人的偏执之心,无私无我,所以完全能够以他人及天下百姓之意愿为自己的意愿。而且,老子从这样的立场出发甚至主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老子》第四十九章)的利他主义情怀。
佛家宣扬“我佛慈悲”的教义,主张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金刚经·离相寂灭品》)佛陀认为慈悲以布施为基本表现方式。慈悲、布施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与相互关爱。[5]可见,它宣扬的同样是一种为他人的利益与幸福做贡献的利他精神。因此,是否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便成为佛教伦理的善或恶的道德评价标准。这体现着佛教中利他主义的济世情怀。
可见,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古代的儒道佛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均把利他精神视为人性中应该有的品性。它是人区别于动物,人终于成为人在德性层面的证明。
二、利他精神缺失的原因剖析
在当今中国,校园利他精神缺失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中道德失范的最经常的表现之一。[6]我们遗憾地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发展并不成正比。大学校园中因为利他精神缺失的冷漠现象仍不断发生,大学生中普遍缺乏对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精神的认同。
必须承认的是,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强,一些竞争意识、效益优先等概念使得大学生普遍具备了较强的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这是应该肯定的。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会因为道德认知、道德判断的偏差而走向利己主义,甚至唯利是图。比如,大学生竞争意识的不断加强会淡化合作意识,也会削弱集体意识,从而过分注重个人利益。于是,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的唯利是图、以个人利益为最大目的的不良竞争等便出现了。再加上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使得大学生做事往往讲回报,付出要有索取,以市场经济为借口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攫取,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的维护。
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生中出现的对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精神的不认同现象有错综复杂的根源,但是如果从价值观上来探讨,这一现象的发生与改革开放以来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大行其道是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
利己主义的价值观以“人性自私”的观点为基本立场。这种利己主义的追求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谋取和扩展个人私利,漠视或逃避对他人和社会所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二是以自我为目的,却把别人作为手段。[7]许多大学生重个人利益而轻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目前的大学校园,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被部分大学生所推崇。以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为人生价值观直接导致了集体主义、利他主义观念的淡化。他们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这种自私自利的观点甚至成为一些人的人生价值取舍的唯一标准,极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利他主义精神的传播。缺乏利他精神的学生,在人我关系问题上的是非观往往是本末倒置的,他们的价值观念非理性化地选择自我中心主义。于是,利他主义行为这一在传统社会被认为是一种道德行为,是社会奉行的价值取向之标准便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颠覆。也就是说,随着价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很多大学生并不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内心赞成奉献精神、助人为乐等利他精神,但在实践中保持的却是观望的态度,很难落实到具体行为中去,即知行不一致。
当然,造成这些现象除了价值观迷失的原因外,还有家庭因素和社会的环境因素。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长期是家庭呵护的中心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生活在一种被溺爱的环境中。优越的物质环境淡化了他们艰苦奋斗、先人后己的思想。再加上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社会思潮带来的个人主义、犬儒主义等西方文化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致使部分青少年合作意识、责任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和奉献意识相对淡薄。
可见,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利他主义道德说教的反叛而出现的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流行,以及各种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导致了当代大学生集体意识和利他精神的缺乏。
三、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途径
如何重新培育起当代大学生的利他精神显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认为从高校德育的层面看,首先要充分意识到利他精神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意义。
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意识到,利他主义不是道德说教,对大学生培植利他行为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利他行为包括助人为乐、与人合作、捐赠行为以及与人分享。“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的利他行为不仅会使受助者感受到人间大爱,也使得助人者懂得助人的快乐,并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利他行为,大学生能学会与他人的合作,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和集体的友爱,让校园环境充满正能量。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能够加强对身边人和事的关心和帮助,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一份欢笑,两个人分享,就会成为两份欢笑;一份苦难,两个人承担,苦难就会减少一半,这便是合作的魅力。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欢笑的增加和苦难的减少。只有生活在充满笑声的氛围下,才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这样大学生才会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会在生活的磨炼中不断成长。因此,利他精神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他们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承认利他精神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前提下,更应该积极地探讨各种具体的教育形式以提倡和弘扬利他精神。我们必须自觉地意识到利他精神的培植,“就是在思想道德的层面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可以使个体或群体自愿地产生利于他者的观念并付出行动”[8]。因此,加强培育大学生利他主义精神对于提高大学生素质、弘扬时代新风、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途径中,如下几种途径是较为重要的:
一是加强以感恩之心为核心的情感教育。要培育大学生的利他精神,首先要培育大学生的感恩之心。个体或群体对他者的关爱意识是他们实施利他行为的心理基础。当一个人对身边的事物具有感恩之心时才会产生关怀之情,进而产生利他之心,然后施行利他行为。因此,培育感恩之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利他精神。加强感恩之心的教育也就成了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基础。波士顿的犹太人死难纪念碑前有这样一段话:“当纳粹来抓共产党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贸易工会主义者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贸易工会主义者;……当他们来抓我时,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道理很简单:今天我们对他人遭灾袖手旁观,明天我们遭到横祸时,同样是“已经没有人替我们说话了”。这个碑文从侧面也反映出了缺乏同情心和关爱之心的社会弊端。
可见,我们要通过教育的形式使得广大群众了解到他们劳动所创造的成果,社会提供的环境以及自然界的资源形成了生存的基础,从而使得对他人乃至整个自然界都怀有感恩之情。这样,我们的大学生就会明亮自己的胸怀以驱逐麻木,从而由内而外地对他人以及社会产生关爱之心。如果感恩之心缺失,就会增加社会中的冷漠现象。拥有感恩之心便会产生关爱之情,从而对社会中的人和事更加关注。这是形成利他精神的情感基础。因此,当前社会要加强以感恩之心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利他精神。
二是推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利他精神中包含了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团结友善等品格因素,这不仅是一种优良品格,更是人类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份精神财富的重要性。现在社会上仍存在一些道德冷漠、自私自利的现象,一些人仍怀着道德旁观甚至有损他人利益的消极道德观念,更有甚者做出报复性的道德恶性事件。这样的人大部分是因为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于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是人们关于美丑、善恶和荣辱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关爱他人,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是最大的光荣。当一个人的荣辱观出现了问题,这个人就不会以关爱他人、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为荣,也不会以道德冷漠、自私自利和损害他人为辱。[9]
因此,我们的高校德育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责任,即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明辨是非、宣扬美善。要让人们懂得自私自利的观念是错误的,冷漠旁观的行为是要避免的,而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行为才是正确、美善的行为。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形成利他精神的最重要的道德支撑,推进确立以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则是培养大学生利他精神的重要手段。
三是宣传以道德模范为核心的榜样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利他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榜样的引领和带动。学习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过程,就是弘扬真善美的过程,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当社会中出现一些利他行为时,比如央视这些年报道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人们就会受其感染,进而去模仿,这样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得以提升。相反,如果社会出现冷漠现象和极少的利他事件时,人们的道德信念就会动摇,实施利他行为的动力会减弱,社会中的利他行为就会越来越少。可见,社会中道德榜样起着模仿和带头作用。近年来,大学生中也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楷模,如献身偏远山区教育的徐本禹、舍己救人的李春华、背妹妹上学的洪战辉等。这些大学生道德楷模的行为更容易被接受和模仿。学校德育工作要重视校园中的道德楷模现象,在学生之间树立楷模,用榜样的力量感染更多的同学,使得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利他精神,并实施利他行为。
当然,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开展道德模范的示范教育,要注重道德榜样的典型性,以及榜样是否“接地气”的问题。道德榜样一定要具有典型性。所谓的榜样典型性指的是榜样所做的利他行为是否为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案例,并且能自上而下地影响他人,使得他们效仿。如果这些行为脱离每个人的生活,就会成为说教,就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甚至还会引起一些负面的影响。“接地气”指的是榜样所做的利他行为是否能够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事实上,榜样是否“接地气”影响着大学生对榜样行为的接纳程度。
四是营造以正能量为核心的校园环境。弘扬利他主义精神,使其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需要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该针对大学生身心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道德认知、促进和他人的交流、多为他人考虑。校园文化要集中宣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利他行为的榜样作用。比如各类比赛活动、社团活动等。在诸如此类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培养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同时,还要开展一些团队合作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倡良性竞争,在集体环境中加强和他人的合作、竞争,促进共同进步。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将理解他人作为交往的基础,善于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此外,还要积极落实以各种要素为中心的教育保障机制。事实上,上述各种教育途径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保障机制的配合才能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利他精神的宣传教育得到保障。大学生参与各项事务的权利得到保障是利他精神得以传播和发扬的前提。首先,教育保障机制需要重视更新教育观念,即“以人为本”,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利他主义精神的产生主要是大学生产生对他人的关怀,也出自对自身生命与生活的关切和关怀,因此利他精神的教育过程要立足于对人性的尊重。其次,在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过程中,教育保障机制还要加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沟通,以及教育对象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交流。大学生产生利他精神并实施利他行为的过程就是大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自我、对社会,以及对自然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利他精神融入社会生活中。再次,整个社会的教育环境需要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合作精神、集体意识等利他观念的培养难以奏效的很大原因在于对大学生权利与自由的压制和怠慢,而要保障和满足这两个条件,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公正和关怀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10]
结束语
利他精神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未来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了解大学生的利他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和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引导以及对校园的德育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有鉴于此,本文阐述了利他精神的含义及思想渊源,分析了校园利他精神缺失的原因,说明了利他精神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具体途径,希望对大学生利他精神的培育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苏 程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浙江杭州310028
【注释】
[1]刘鹤玲,陈净.利他主义的科学诠释与文化传承[J].江汉论坛,2008(6):32‐35.
[2]任巧华.有关利他主义理论的研究述评[J].创新,2015(3):34‐38.
[3]彭茹静.利他主义行为的理论发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3,(7):221‐223.
[4]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92.
[5]张应杭,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75.
[6]万斌,张应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1.
[7]张应杭.审美的自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71.
[8]顾行超.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倡导和弘扬利他精神[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62.
[9]陈志强,张磊.论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几个途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4,26(4).
[10]陈志强,张磊.论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几个途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4,2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