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杭
【摘 要】 《老子》论道五千言,其核心命题是“道法自然”。它以自然现象类比于人事,构建了以自然地对待自然界(天人合一)、自然地对待他人(人我合一)和自然地对待自我(身心合一)为基本原则的自然哲学体系。这一法自然的基本立场为当今社会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社会)和人与自身的诸多矛盾冲突提供了充满睿智的价值观指引。
【关键词】 《老子》 道论 自然哲学 当代价值
一、问题的缘起
记得1983年师从冯契教授读研,对导师授课时提及的一个论点印象特别深刻。冯先生认为,毛泽东之所以能够较好地解决近代中国哲学发展进程中的古今、中西之争,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新文化建设纲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了解和领悟。的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而论,他不仅无法与作为北大教授的陈独秀和莫斯科回来以正统马克思理论家自诩的王明相比,甚至也无法与一大批去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故乡的诸如周恩来、刘少奇、张闻天相比,但是,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养甚至可以比肩于冯友兰、周谷城这样的学者。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一生酷爱读线装书的毛泽东能够圆满地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缘由。
正是有鉴于此,在冯先生看来,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及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是作为中西之辩的总结),同时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向近现代转型的逻辑必然(这是作为古今之辩的总结)。也许正因为受冯契先生的影响,我一直主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化”语境必然要内蕴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汲取、改造与创新。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这些年笔者以教育部基金项目资助为平台,陆陆续续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老子》道论的核心思想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对当今社会的若干智慧启迪和价值指引意义。
二、老子其人其书
以“道”为尊的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对宇宙人生问题的最高智慧之“道”的探讨,尤其隽永深邃,韵味无穷。在先秦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就曾涌现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诸子百家各引一端,崇其所好,对“道”的研究自成一统。这其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对“道”的探求尤其为后世所瞩目。
在百家争鸣中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最高存在原则以及“惟道是从”(《老子·二十一章》)的人生智慧原则。在老子看来,“道”作为宇宙万事万物包括人事在内的一切存在的最高最普遍的规律,是人所必须遵循的必然之则。以《老子》的文本而论,“道”的本质被理解为是自然。也因此,作为对“道”的一种自觉遵循,人的德性也应崇尚自然。《老子》一书阐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尊“道”崇“德”的过程。
关于老子的生平,历史文献记载十分简略。我们只知道老子是一位辞官而去的隐者。这也许是造成老子其人其书史料缺乏的重要原因。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他大约生活于春秋末年,与孔子同时而略年长于孔子。《史记》里记载他曾任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2]。据传,孔子在34岁时曾向他请教过有关周礼的问题。《史记》称老子“莫知其所终”。作者司马迁认为,因为老子晚年眼见周朝没落、社会动乱,于是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鼻祖,同时又被东汉时创立的道教奉作教主。通过神话传说、戏曲、文学作品,他的事迹在中国可以说是人所尽知。东晋的葛洪在其《神仙传》里有所谓“老子者……母怀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神仙传》卷一)的记载。这当然是被故意神化了的老子形象。
后世能见的老子的著述就是现传的《老子》(又名《道德经》[3])一书。但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却有许多待解之谜。按照《史记》的说法,“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4]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据此,倘若以《史记》作者的观点看来,现传《老子》一书为春秋时老聃本人所作。但近几十年来,对此说怀疑者颇多,因为《老子》中谈到的问题多半反映的是战国初期的情况,其中还评论了儒、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由此可知,这本书的形成当在儒、墨、法三家学说流行的时期,其上限应在战国初期,不可能在孔子之前。另外,这本书的有些内容和语句明显重复,显然是陆续编辑而成,不太可能出于一人之手。
于是,关于老子和《老子》这部书的关系,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老子》与春秋时期的老子没有关系,从书中的一些观点来看它只可能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编撰的;一些学者则认为《老子》正如《史记》所言最初应该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后来的道家弟子则加以补充发挥,最后集结成书。本文作者倾向于后者的立场。事实上,先秦的诸子典籍很少由个人执笔写成,它们往往是由后学弟子门徒不断增补、发展,结果若干年才成为后人见到的“定本”。[5]
由此,我们认为《老子》也许成书于战国初年,是老子本人或其弟子所撰。在儒、墨盛行之后,该书是由老子的后学整理而成,它基本上保留了老子思想的一些基本命题,但也掺杂了一些后人的观点和文句。《老子》一书传至今日,注释本很多,主要有以汉河上公《老子章句》、魏王弼《老子注》、明焦竑《老子翼》、高亨《老子正诂》、任继愈《老子新译》、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等对后世影响较大。可以肯定的是,《老子》一书千百年来辗转镌刻,当有讹夺,我们以前辈时贤的审订为基础,采纳通行本为依据,对《老子》一书的智慧进行阐发。
三、《老子》道论的核心命题是“道法自然”
《老子》一书不仅奠定了道家学派的基本思想原则,[6]而且对后来的思想史影响既深且广。虽说它只有五千多字,但其内容却博大精深,因而要概述其基本思想也许是困难的。著者以学界的诸多研究结论为基础,提出如下一个基本的观点:“道法自然”的思想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其经典表述见于如下一段语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里的关键词是“道法自然”四个字,而理解这四个字的关键是“自然”究竟指谓何物?汉代注释家河上公将“道法自然”解释为“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卷二《象元》第二十五)。郭沫若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曾经这样指出:老子“于‘道’之上又列出‘自然’来,所谓‘自然’当然是指天地中一切云行雨施的变化,让‘道’来取法乎它,是连‘道’也失掉了它的至上性了”[7]。王蒙由此而认为:“道法自然最好的解释是:道的法则乃是自然而然的运动。”[8]
据此,著者认为,《老子》“道法自然”命题里的“自然”就是指天地万物的自然存在及其运动。也是因此,《老子》的一个基本结论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对《老子》一书中的“法自然”思想其内容大致可以做如下几方面的概括:
其一是天道自然、人道无为的思想。我们知道,中国的先哲讨论宇宙人生问题,往往就宇宙论人生,就人生谈宇宙。因此贯穿于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根本性观念便是,人生的最高标准就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宇宙的根本也就是道德的根据和标准。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观念。《老子》一书中的“道”正是这样一个既是宇宙又是人生的根本存在。
在先秦,孔子和墨子着重讲人道,而《老子》所谓的“道”则主要指天道,即包括自然、社会与自我人生在内的宇宙万物的总法则、总秩序。传统所谓的“天”,乃是有人格意志的主宰之天。对此,孔子的立场基本上是承认天,只不过不太讲天命而已,墨子则承认“天志”、强调“明鬼”。相对而言,《老子》否定墨子所谓“天志”,并且比孔子表现出了更为鲜明的无神论倾向。《老子》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道”的性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五章》)这即是说,天地本来无所谓仁慈,只是听任万物自己生灭,就像人们束草为狗以祭祀,祭祀完成以后就将其丢掉,根本没有爱憎的情感存在于其中。而“道”的根本性质是“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不为”,说明“道”作为万物的本原而产生,推动、长成万物;所谓“无为”,是讲“道”作为万物的总法则,是以“自然”为规律,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一章》)。
由此,钱穆先生曾经这样评价道:“以自然界现象,比类之于人事,则《庄》《老》之自然。”[9]既然宇宙万物都以“道”为本原和准则,而“道”的根本性质是“自然”、“无为”,人就应该效法天地,以无为无欲为基本生活准则。这就是一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过程。也是因此,《老子》强调:“不行而知,不见而名(明),不为而成。”(《老子·四十七章》)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老子》所谓“无为”、“自然”,并非教人完全地消极无为,他只是反对刻意地作为。
其二是贵柔守弱、崇尚不争的思想。这是《老子》主张遵从自然之道的规律在处世方面自然延伸出的基本德性。这个德性要求可以用“不争”两个字总括。在《老子》一书中所谓“不争”,包括了不争功名、不争地位、不争利益以及不同敌人争战等多方面内涵。《老子》形象地以水为例说明“不争”的品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这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几乎就是“道”的化身。《老子》认为具有最高道德的人,像水一样安于卑下,却又存心深沉。
而且,在道家那里水给人的启迪还在于能因为它不争而拥有一种超然博大的境界。其中的道理正如《老子》所说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关于“不争”,《老子》还从多方面加以说明,比如“柔弱”,《老子》称“柔弱胜刚强”,认为人不应逞强,否则会招致伤害,所谓“强梁者不得其死”、“勇于敢则杀”;比如“知足”,《老子》称“知足之足,常足矣”;比如“曲则全”,《老子》认为事物总有两重性,发展到顶点,就向其反面转化,为了避免不幸,最好是不走极端,要委曲求全;比如“不敢为天下先”“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等等。总之,《老子》以“无为”“自然”为天道、人道的最高原则,而它所谓的“圣人”就是“道”的最好体现。由此,《老子》在全书的最后以一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终结了对道的讨论。
其三是少私寡欲、涤除玄览的思想。这是《老子》从天道自然而延伸出的人生修养方面的学说。《老子》认为要达到圣人境界,其修养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为道”,这显然是相对儒家之修养理想而言的。《老子》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这就是说,通过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增长能力,结果却是对“道”的理解日益减少。由此,《老子》认为,“为道”的内容就是“损”,即去除儒、墨及常人所主张追求的那些不自然的东西。这个“为道”的基本内涵是遵循自然法则。
根据这一“为道”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出了两种具体的修养方法:
一是“少私寡欲”。以道家的立场看,私心乃人的自然天性,但是人却不可有太多的私心,因为“他者”的私心同样需要我们认同和尊重,故要少私;欲望也是人的自然天性,但是生命有一个最自然的特性就是它非常短暂,因而世人不可以什么欲望都去追求,故要寡欲。可见,少私寡欲恰恰是符合生命的自然本性的。
正是由此,《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这就是说,外部种种事物通过感官引起人的欲望,结果是损害了人的素朴本性。因此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就要“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老子·五十二章》),即闭目塞听,防止欲望发作使本性受外物损害。显然,这是一种禁欲主义的观点。不过这种禁欲主张与儒家的禁欲论不同,儒家提出的寡欲,只是教人去除一切违背道德原则——“礼”的欲念;与基督教、佛教所谓禁欲也不同,因为《老子》这里讲“少私寡欲”恰恰是所以能“成私”“贵生”“长生久视”的手段。
二是“涤除玄览”。所谓“涤除”是一个比喻,《老子》将人心看成为一面镜子,认为要达到对“道”的认识,首先要做到打扫干净这面镜子,使其不染灰尘。所谓“玄览”,则是《老子》主张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它曾如此描述过这个过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事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老子·十六章》)这即是说:尽量使心灵虚寂,要切实坚守清静。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从而观察它的循环往复。事物尽管变化纷纭,最后又各自回到它的出发点。回到出发点,叫作“静”,这就叫作“复命”,“复命”就叫作“常”,认识“常”就叫作“明”。可见,“玄览”就是要使内心清除杂念,从而深入静观。不难看出,《老子》所主张的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观方法,这种方法既排斥感官认知,又否认思维作用,而是通过一种神秘的内心体验去达到对“道”的把握。《老子》之所以提出涤除、玄览这样的修养方法,归根到底还是基于其法自然的哲学立场。
四、《老子》道论的当代价值
林语堂先生在给美国人介绍中国传统哲学时,曾这样说过:儒家的圣者孔子教人成为仁者,而道家的圣者老子则让人成为智者。事实上,从《老子》一书中我们看到的老子完全是“聪慧”“博学”“才智”的同义词。[10]林语堂的这一概括是精辟的。倘若要做一形象描述的话,我们也许可说,从孔子的《论语》中感受到的是仁者的谆谆教诲,从《老子》一书中感受到的则是智者的睿语慧言。
其实,我们只要把《老子》一书中阐述的思想置于整个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来考察,就可以发现其关于“道”的智慧[11]的确是非常博大精深的:
其一,在天道观层面上,以《老子》一书为代表的道家所创立的以自然为本的宇宙本体论,通过对由来久远、具有神秘性的传统“天道”观念所做的哲学净化工作,排除了中国早期宗教所崇拜的神鬼天帝的权威,把哲学本体的“道”(即自然),提升到“象帝之先”(《老子·四章》)的位置。也就是说,《老子》是从哲理的高度,对自然、宇宙和人生所作的自然主义的探讨。尽管其结论有许多只是朴素的猜测,但其重要性在于排除了神或上帝的预设和启示。这是先秦哲学在天道观上的最高成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天道和人道的统一,人的哲学与自然哲学的统一。[12]
其二,在社会观层面,《老子》以自然为立场所主张的无为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理性批判。面对着社会由于争夺倾轧所造成的腐败堕落,《老子》愤世嫉俗,尖锐批评和抨击现有秩序,蔑视和诋毁当时统治者提倡的仁义道德。《老子》的这种批判固然不无偏激之处,但却是异常深刻的。我们知道春秋战国人们所置身的是一个氏族社会的远古传统和至德之世迅速崩毁,无辜者横遭杀戮,权谋狯诈盛行的时代。但是,以《老子》一书为代表的道家一派却始终是清醒的,他们立足于现实社会中,并提出了大异于儒、墨、法各家的救世方案,这即是自然无为之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主张一切都听任于自然这一最高法则。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道家不是一味地放弃人事,它只是通过否定的办法,从“负”或“反”的方面,达到“正”与“合”的目的,这也即是《老子》所谓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由此,我们可以断言,道家的社会历史观同样表达了对社会人事的智慧关怀,只是它采用了与儒家、墨家、法家不同的方式而已。
其三,在人生处世层面上,《老子》也采取了与儒家不同的独特方式,但均具有相似的人生目的。儒家用直接表达的方式,从人生出发,最后仍落实到人生上;道家则用否定的表达方式,从法自然的立场出发,通过否定儒、墨、法所推崇的人生,最后也落实到现实人生上。比如儒家的目标在于追求一个充满“浩然之气”的刚健有为的人生;道家则从相反的立场出发,主张达到一种淳朴、无为、守柔、不争的和谐人生。《老子》一书极力推崇贵柔守弱的立场,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立场。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老子以及后来的庄子并非真出世者,在他们的思想和理论中不但没有对彼岸的执着,相反,却十分注意保持和维护整体生命的和谐稳定,强调“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并要求自然而然地对待现世人生,反对任何形式的矫揉造作、刻意和虚伪。
重要的还在于,《老子》这些关于“道”的智慧不仅属于思想史,更属于现当代。我们知道,19世纪、20世纪的人类曾过分地迷信科学的力量。但人类在进入21世纪后已愈来愈清楚地明白:科学的发展本身并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这些难题本身还需要文化的发展来给予解决。有学者曾这样概括过这些难题:一是由于人与自然的失衡而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根本上危及人类的生存;二是由于西方原子结构论和笛卡尔、牛顿力学思维方式的局限而造成当代科学发展的危机;三是由于极端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膨胀,造成人际关系失衡,人格为物欲、金钱所扭曲,人际关系冷漠、疏远;四是由于东方经济的起飞以及它对西方管理模式的挑战,迫切需要建构东方式管理思想体系,以推动经济发展;五是由于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而造成价值体系瓦解、心理障碍、道德滑坡和社会无序,人为物欲所异化。[13]
面对这一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老子》关于“道”的智慧给出了很好的价值理性指引。“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道家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天人合一、人我合一、情理合一等基本原则,无疑从最高的价值观上给现代人指出了清明的出路。它告诫现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这是一种不刻意、不勉强、更不可妄为的生存智慧。
《老子》关于“道”的智慧不仅从最高的价值观上给现代人走出困顿指出了清明的出路,它也还体现在解决这一困顿的思维路径的具体启迪方面。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维模式对于保护当代生态平衡;“无为而治”“有无相生”和“正言若反”的求异思维对于克服西方管理过分机械的弊病,从而建构东方式的(即中国特色)管理模式;“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逆向谋略之于竞争时代逞强好胜的现代人如何学会云淡风轻;以及“淡泊名利”和“忘我”境界的生命取向,对于协调人际关系以及解决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等问题,都有极为重要的智慧启迪。
可见,今天的社会固然已远离“隐士”的时代,但置身于激烈竞争之现时代的我们却依然可以从中汲取《老子》的诸多智慧。这些以“自然”为核心延伸出的“无为”“为而不争”“恬淡为上”“少私寡欲”为基本理念的智慧对于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信仰模式的有效确立显然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张应杭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中心教授
浙江杭州310028
【注释】
[1]本文是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3YJA720025)阶段成果。
[2]所谓“守藏室”,是指周朝藏书的地方,“史”是官名,“守藏室之史”,依今天来理解就是掌管国家图书的官吏。
[3]《老子》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此经在道教那里是最基本的经典。有必要一提的是,《老子》过去流传的版本,均以《道经》为上篇,《德经》为下篇。1973年,考古学者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掘出了《老子》帛书甲乙本,这是至今见到的《老子》一书的最早版本。在此版本中,却是《德经》为先,《道经》在后。
[4]即守关的令尹。楚国时任令尹为子西,也叫公子申,为楚平王庶子,是一位有德君子。楚平王死时,时任令尹子常打算立子西为王,不料子西坚决推辞。于是,子常立秦女所生太子壬为楚王,这就是楚昭王。这也就是说,老子正是遇到令尹子西这样一位人品道德极好的人,才为后世留下了洋洋五千言的《老子》。
[5]比如,据任继愈先生考证,《周易》的形成至少经过5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墨经》与墨子的时代也有100多年的间隔;《管子》包含了从春秋到汉初的思想;《孙子》也是长期累积成书的。甚至很少受到怀疑的《论语》其实也肯定夹杂着汉儒所增补的材料。(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简编[M].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5.)
[6]《老子》一书围绕“道”和“德”的关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道家的思想,故西汉的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中开始称这一学派为“道德家”。在《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艺文志》里正式称为道家,并被列为“九流”之一。
[7]郭沫若.青铜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40.
[8]王蒙.老子的帮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04.
[9]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3.
[10]林语堂.中国哲人的智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90.
[11]在先秦哲学中,“道”显然是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比如冯契先生认为: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是“道”。这个“道”是世界的统一原理,也是宇宙的发展法则。(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21.)
[12]张应杭.“敬畏自然”究竟何所指谓?——基于道家哲学的一种解读[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6).
[13]葛荣晋.儒道智慧与现代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